中學語文課本里有一篇課文非常的著名,這篇課文就是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桃花源裏的人們過着與世隔絕的生活,“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裏“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這裏的居民生活在幸福的狀態之中,所謂“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明代繪畫作品對於“桃花源”的嚮往
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認為“桃花源”其實就是魏晉時期的塢堡,桃花源的真實地點應該在弘農郡的山谷之中,而不是在武陵郡。
弘農郡在黃河南岸,地處長安與洛陽之間,其大致範圍相當於今天河南省的三門峽市、南陽市的西部一帶以及陝西省的商洛市,而武陵郡的範圍則大致相當於今天湖北省、湖南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重慶市的大部分地區。
中國地形圖
為什麼在魏晉時期,中國的北方地區包括淮河流域會出現大量的塢堡呢?
塢堡也叫塢壁,一般分佈在有險可守的山谷之中,是一種民間自建的軍事防禦性建築,既可以阻止北方遊牧民族騎兵的騷擾,又可以防止盜賊的寇抄。
春秋戰國至西漢時期,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温暖期,這個温暖期持續了將近700多年的時間,秦漢時期的氣温比現在要高1至1.5℃左右,當時的關中地區分佈有大量的竹林,黃河流域有梅樹生長,然而,到了東漢時期,氣温開始急劇下降,東漢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寒冷期,這一寒冷期持續了將近600多年的時間,直到唐代初年,氣候才逐漸開始轉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平均氣温比現在要低1至2℃,這一時期,在黃河流域,自然狀態下的石榴樹在冬季是無法存活的,人工培育的石榴樹,必須在農曆十一月到來之前,用蒲藁緊緊裹住樹枝才可存活,而現在在我國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石榴樹在野外是可以過冬的,魏晉時期的物候比現在要推遲10天至15天左右的時間,這在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中是可以得到驗證的。
魏晉時期的農民
魏晉時期的氣候冷到什麼程度呢?我們都知道今天遼東灣一帶的海域在冬季是不結冰的,大連、旅順都是不凍港,但是,在東晉鹹康年間(335年至342年)的冬季,遼東灣出現了大規模的結冰現象,慕容皝想要從海路進攻慕容仁,慕容皝的手下都認為“海道危阻”、“宜從陸路”,但是慕容皝認為“舊海水無凌,自仁反以來,凍合者三矣”,慕容皝遂率領大軍從昌黎(今遼寧省錦州市義縣)循大淩河至海口,徒步走過已經結冰的遼東灣海面,到達蓋州(今遼寧省蓋州市),在平郭一帶大敗慕容仁的軍隊,慕容仁沒有想到慕容皝會渡海而來,倉促應戰,最後兵敗被禽,慕容皝斬殺慕容仁而還。
氣候從温暖轉向寒冷的劇烈變化,必然會導致一些自然災害的發生,北方遊牧區的畜牧業與中原農耕區的種植業都會受到影響,對於北方遊牧區來説,氣候轉冷以後,秋冬季節的霜雪天氣增多了,且草木枯黃的時間會提前,畜牧業產量就會減少,這樣一來,他們就會有不斷往南遷徙的意願,北方遊牧民族在往南遷徙的過程中,會對中原農耕區產生巨大的壓力,這是東漢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遊牧民族向南遷徙的一個氣候背景。
地球
全球氣候變冷,同樣也會影響中原農耕區的農業生產,會導致旱災、蝗災的發生,而一旦農作物發生大規模減產現象,就會出現饑荒,甚至爆發農民起義,魏晉時期,陝西、四川、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出現的流民起義,就是因饑荒而導致的,其中以李特、李雄起義、張昌起義的規模最為龐大。
其實,在當時整個地球都出現了氣候轉冷的現象,對於這次全球氣候變冷事件的成因,人類至今沒有找到準確的答案,可以説是一次神秘的天災。
流民起義其實也是一種移民現象,當黃河流域出現災荒以後,北方地區的農民會向雨水、光熱資源比較豐富的南方地區遷徙,因此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中原漢人大規模移民到江南地區的一個高潮,為了安置遷徙到長江流域的北方人口,東晉、宋、齊、梁、陳先後在南方地區設置僑州、郡、縣,所謂僑州、郡、縣,就是以北方原籍州、郡、縣的名稱設置的州、郡、縣,根據僑州、郡、縣的户口數來推斷,當時移民到南方地區的北方移民及其後裔的數量應該在200萬左右,這一人口數量已經非常高了,因為當時我國北方地區的總人口數大約在1900多萬左右,並且,在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動盪年代裏,北方地區還損失了大量的人口,可見當時從北方地區遷徙到南方地區的人口的比重有多高。
我國南方地區的稻田
魏晉時期,北方地區出現的自然災害與頻繁的戰爭,對於各族人民來説都是一場災難,漢人能走的基本走了,他們大都遷徙到了長江流域,也有部分遷徙到了淮河流域和嶺南地區,但並不是所有的漢人都可以背井離鄉,遷徙到長江流域,不能走的漢人,一般據險自守,躲在塢堡之中,在塢堡內部屯田聚居,這些漢人一般都是以宗族、鄉黨為基礎,聚集在塢堡之中生活,那個時候的北方地區,到處都是塢堡,比如在洛水一帶有檀山塢、金門塢、雲中塢、百穀塢、合水塢等等,塢堡一般在靠近河流、泉水的地方,有穩定的水源,可以用來灌溉,同時,這些地方又必須有險可守,可以阻擋騎兵和盜賊的騷擾,因此,塢堡一般是在山頂平原或者山谷之中,《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可以説是一處典型的塢堡。
那個時候,不僅北方地區到處都是塢堡,南方地區的淮河流域也存在一些塢堡,因為淮河流域的一些地方往往是南朝(宋、齊、梁、陳)與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反覆爭奪之地,這裏的漢人為了躲避轉亂,同樣需要糾合宗族、鄉黨,聚居在塢堡之內,守望相助,屯田聚居。
魏晉時期的漢人士大夫及其他們的侍從
塢堡在經濟上自給自足,在軍事上又可自保,躲避了戰亂,人們在這裏安居樂業,休養生息,因此,魏晉時期的塢堡,甚至比城市還要重要,北朝的農業與塢堡有着密切的關聯,北魏前期的地方基層組織形式是宗主督護制,宗主督護制是承認了塢堡的合法性,任命塢堡的首領為宗主,讓他們督護百姓,並協助朝廷徵收賦税。
北魏太和十年(486年),孝文帝接受給事中李衝的建議,改宗主督護製為三長制,三長即為鄰長、里長、黨長,五家為鄰,有一鄰長,五鄰為裏,有一里長,五里為黨,有一黨長,當然,三長制是伴隨着均田制的推行而推行的。當北魏統一北方以後,大規模的戰亂基本消失了,社會經濟逐步走向繁榮,於是原來居住在塢堡內的百姓紛紛走出塢堡,重新成為朝廷的編户齊民。
塢堡在某種程度上來説,保護了漢人老百姓,由於東晉十六時期,中原漢人大量南遷,而不能遷徙的漢人,則屯聚在塢堡之內,所以,使得北方地區的漢族人口在經歷了五胡十六國時期的戰亂以後,依然保持有絕對的優勢,人口數量、農業經濟、儒家文化皆在塢堡之內得到了保護,那麼,這樣一來,在北魏統一北方以後,就為鮮卑、匈奴等北方遊牧民族的漢化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如果沒有塢堡這樣的基層組織形式的存在,絕大多數的漢人都遷徙到了長江流域,那麼,也許長江以北的漢族在人口數量上就無法保持有絕對的優勢,北魏漢化的時間也會大大的延遲,那麼,這樣一來,在南北朝時期,長江以北可能不會有漢族這個名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