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考場作文邏輯嚴密的兩個管用方法

什麼樣的文章最容易得高分?

不管答案是什麼,有一條是肯定的,如果你的文章體現了充分的邏輯力量,一定會距離高分很近。

今天這幾十分鐘,就要講一講,如何在論證顯出邏輯,也就是,想教教大家,如何秀思想的肌肉。

“秀肌肉”是個比喻,正經一點説,也就是讓文章顯出深刻有力量的樣子。

不管力氣大小,關鍵是要顯出很有力的感覺。文章擺在那裏,就是顯示出思維的流動,展現邏輯的張力,呈現出力與美來。

高考語文,考場作文邏輯嚴密的兩個管用方法

“邏輯”這一詞語,按説得解釋一下好。但是這文章以實用為主,如概念之考證與闡釋,這般結構上有必要,功能上體現不多的部分,從略。

本文以講解為主,舉例示範,乃至分析,一定不會少。就是想讓抽象的邏輯,以嚴密而流動的方式顯現。好讓大家看得清,抓得住,用得好,分數考得高。

請同學們注意,傳統的高考議論文(如果“議論文”這種文體概念被廣泛接受,而不不被認為是“偽文體”的話)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其思維形式自然也離不開概念、判斷、推理。

即使這幾年,開始轉向為任務驅動下的應用文體寫作,逐漸要求考慮情境,開始因為情境需要而強調以情動人。

高考語文,考場作文邏輯嚴密的兩個管用方法

但是,其核心與根柢,也依然要有説服力的。

説服的力量,固然來自於言語的條理分明。但是如何達到,卻要靠綜合的手段。

一些體現邏輯的比較常見的方法,比如段落層次要分明,文中每一個分論點務要顯眼等,你們都知道也會注意的,本文也會省略。

主要講一些對拿分很重要,卻可能被大家忽視,或之前不太重視的兩個方面中的幾個方法。

一篇作文中,關聯詞語的重要性,比你平時以為的要重要得多。

各位平時不乏會使用一些關聯詞語,但多數情況,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運用的。

有時用得很好,有時候文章效果差些,邏輯不是很強,也不知道差在那裏。

其實有不少時候,不是你對問題認識得不清楚,就是沒説明白而已。平時口語交際,藉助場景表情等因素,可以實現無障礙溝通,效果不會打折扣。

但考場作文就不同了。

相同的論點,如果意思表達不清楚,或者層次不清晰,閲卷老師儘管知道你想表達什麼,卻不會很善良地用他們的理解,來填補你思維上的坑。

考試就是殘酷的,而且本該如此。因為只有經歷過淬鍊,才能擔得起未來的責任。那些不講原則的善意,其實是在損害更多人所共享的公平。

最保準的解決之道,就是提升你自己。那我們就從比較容易把握的關鍵詞入手。

關鍵詞的重要性,首先體現在整體性的謀篇與佈局上。如去年浙江一考生《強文化自信,享參差多態》一文之片段:

標註出來的兩個詞語,“一方面”“另一方面”,小學的時候,大家就都學過,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習和高考前的學習,是兩個不同的層次。

最初的學習是要用得對,接下來是要用得熟練效果好。如今,在高考作文當中,則要運用得神妙。

同樣一組詞語,用在不同的階段,運用方法的不同,要求以及所求的效果,一定是不一樣的。

從關聯詞語的使用,可以得到方法論的啓發。

關聯詞語的妙處,更體現在精巧的內部論證邏輯上。我們再細緻分析一段,以關聯詞為抓手,把握動態的論證過程:

高考語文,考場作文邏輯嚴密的兩個管用方法

橫看成嶺側成峯。道理想要講得搖曳多姿,除了必須諳熟事理,會舉例子,先説什麼後説什麼,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實就是表達事項或觀念排列組合的問題。

這都不是小問題,通常在高考作文裏,觀點需要事實的支撐,事實作為論據而存在,必須有相應的分析。

而僅僅有分析,是不夠的,還需要通過對比,使得效果達到最佳。

如上面的這一段。“所謂物各有性,……生怕叫別人恥笑了去。”這是從反面入筆。正面提出分論點,第2句變成反面來説例子,在表達上有搖曳多姿的效果,同時論證也顯得很全面。

一般講完了例子,必須有分析的語句跟進:“實際上,……如果因差異而分好壞,且很自覺地將自己歸到末等裏去,那是絕對算不上有文化自信的。”這就是對第2句的分析。裏面的關聯詞語,使得句子的意思有了層次性,也有了支撐分論點的意思。

那就在這樣的基礎上,繼續論證:“從這方面來講,我非常佩服印度文藝創作者的底氣。”

不用説,這是用國外的例子,來進行論證。

請注意這些例子也是有層次的。例子層次的效果,因關聯詞語的運用而達到:

從《三傻大鬧寶萊塢》到《地球上的星星》,儘管……為不少觀影人所詬病,但是,這並沒有讓印度人放棄這種做法,相反,因為這是他們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在《神秘巨星》《小羅莉的猴神大叔》等……電影中,我們依然能看……這就是底氣的表現。

平時我們許多同學的作文,確實是考慮到了作為例證的事實論據的豐富性,但是你們想,在比拼中,除了要講求論據的量,更要講求如何用得好。

運用關聯詞,營造出對比的手法來,就是水到渠成。

像這樣,用關聯詞語來體現論證的層次,是讓閲卷老師給你加分的很好選擇。

回到這一段,各位會看到,作者寫完了印度的電影工作者,再轉向“觀影人”:

而對於觀影人來説,正因為有了這些差異的存在,他們才可以在電影藝術的天地裏看到法國人的浪漫、美國人的奮進、日本人的細膩……如果失去了差異,大家都步調一致,文化的意趣也就大打折扣了。

以“……”為界,在關聯詞“如果”的引導下,先正後反,力求全面,效果亦自鮮明。

通過例文中的關聯詞語,可以實現作文寫法的登堂入室。從更廣義來講,可以看成是生活和未來事業的方法論。

用好關聯詞語,就是“給你的論證設置路標”為什麼用關聯詞語,會有如此好的效果?

我還是忍不住引用論證,想告訴大家名人權威怎麼説。

照着英國安東尼韋斯頓著的《論證是一門學問——如何讓你的觀點有説服力》一書裏面的話來説,就是“給你的論證設置路標”。

確實,有了這些路標,閲卷人讀你的文章,就不會覺得有迷路的感覺了。

是這樣的,那就適當去用一些表示文脈進程、過渡、深化、轉折的詞語,營造這樣的效果吧。下面舉兩則常用的關聯詞語:

更多高頻關聯詞舉例

高考語文,考場作文邏輯嚴密的兩個管用方法

看上圖,其中,“仍然”“同時”“但是”“並且”幾個詞,閲卷時一般對應“通過現象看本質”之評分點,“因為"“所以”“假如”,一般對應“揭示現象背後的原因”的評分點。

當然漢語詞彙是豐富的,以上所列舉的詞語,是無法囊括所有表達的,要注意一些可以替換的詞語,如“毋庸諱言”有時相當於“仍然",“恰恰説明”有時是“所以”的意思。

更多豐富的表達,要看平時積累的功夫,有一些其實就是小學時的童子功。

在快要高考這個時候,務必打通你知識能力的任督二脈,方能成為一頂一的高手。

考試當前,你想要升格作文的邏輯性,一定要用好關聯詞。

此方法將有效地提升佈局,彰顯結構,讓論述邏輯嚴密,顯示出思維的深度。

高考語文,考場作文邏輯嚴密的兩個管用方法

寫好高考作文,各種論證方法必定是要用的。即使是任務驅動的應用型問題,比如演講稿辯論稿,發言稿之類的。

但凡是涉及到説服對方,需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地方,就必須講求論證方法的使用。

論述的過程,按照常規的方法來説,無非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有不少同學只看到了千篇一律的套路,而沒有看到裏面藴含着無窮創新的可能。

論證結構論證方法的多樣性論證結構和論證方法本是兩件事,但是在運用中,卻往往合二為一,所以放到一起講。

最常見的論證方法是舉例論證法,以及道理論證法。

很多同學在論證方法的使用上沒有自覺的意識,很多時候是跟着感覺走,想怎麼論證就怎麼論證,結果因為論證方法的單調造成了行文不靈動,甚至造成論證不深刻。

提醒大家,在論述過程中,不僅要注意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大的論證結構,更要在大的結構中,營造小的結構。

如,三個分論點呈現遞進式的結構,而某個具體的分論點論述中,又可以呈現低一層次的遞進式。還有並列式、對比式、因果式,最好多體現集中論證結構和論證方法,一是好顯得你博學,更重要的是,真可以讓文章出彩。

圖示很簡單,論證卻不簡單。比如並列式,可以是名人事蹟的並列,也可以是理論論據的並列,並列中可以有分析,也可以並列之後在統一分析。

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片段:

“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説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這些句子和後文又構成分總關係。再如《深讀五四,接力復興》的片段:

高考語文,考場作文邏輯嚴密的兩個管用方法

這樣的語段,讀起來很順暢,朗朗上口,卻必定是作者花了不少的心思才寫成的。不但要把道理論述的清楚,同時做到了語言上的美感,作為讀者,我們不能僅僅發現語言很美,更要發現道理論述的深刻,以及論證方法的多樣。

很多時候,語言漂亮並不是第一追求,最應該考慮的是運用何種論證方法,或者哪幾種論證方法組合起來,能把道理説得更透徹。

淡化方法,從邏輯層面來論證很多時候,忘了方法才是真正好的狀態。

以無法之法解決問題,或者在考場上並不去想很多的條條框框,就能把作文寫好,絕對是學霸的狀態。

一部分在議論文方面花了很多功夫的同學進了考場,必定是這種狀態。

有時候讓一些很厲害的學霸介紹學習經驗。他們所講的,往往和我們所期待的反差很大,因為沒有講出什麼神奇的方法。

之所以呈現此種狀態,大多數時候並不是學霸們保守不肯分享,而是他們體悟不到自己所運用方法的絕妙之處。

這倒未必像煤炭大王不知道撿煤核的老婆子的辛苦,而是一種“身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説不明道不白。

以上這一段文字,給大家所傳授的,其實也只是一種感覺,可以歸之為比喻論證吧。

其實有更高追求的同學,確實可以淡化論證的方法,就是從邏輯的層面來擺事實,講道理,一層層就能實現寫好文章的追求。

但是這一類文章,也並非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只是對道理本身把握深刻全面,論證的理路比較隱晦而已。

如國家宣佈,長江將十年禁漁,有文字如下:

高考語文,考場作文邏輯嚴密的兩個管用方法

這樣的文字,雖然沒有有意運用什麼論證方法,卻感到文脈的流動。

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文章的立意很高,從長江的十年禁漁想到了更大的環保的話題。

如果大家在平時的備考當中,特別是在這最後的衝刺階段,能夠抓住一些熱點的話題,論點到一定的高度,文章就絕不是學生腔,即使行文中你不是很講究論證的方法,也能夠以內容的深刻性,征服閲卷老師。

再看這文章的下一段:

高考語文,考場作文邏輯嚴密的兩個管用方法

這一段是體現出了論證之方法的。“如果”一詞體現的是退一步的假設論證,使論證更為嚴密。而最關鍵的,是這一段提出了對策,體現瞭解決問題的意識。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看似缺少變化的老套路,照樣開出絢爛的思維的花朵。就像結構相同的骨骼,有些會成為絕代佳人一樣。

這一段文字當中,又標註出了一些關聯詞語,在本文的第1部分講過關聯詞語,但是請大家再仔細琢磨一下這一段的關聯詞語,會發現同樣的關聯詞語,在考場作文和資深記者的文章中,顯出各自不同的效果。

我們選哪一個來借鑑,要從自己的出發點,以及實際的水平來決定。

祝大家金榜題名!

#高考語文作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257 字。

轉載請註明: 高考語文,考場作文邏輯嚴密的兩個管用方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