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去到首都北京的人,天安門是必須瞻仰和遊覽的地方。這是一座巧奪天工的宏偉建築,它金碧輝煌,莊嚴雄偉,氣勢磅礴,無與倫比,既向人們訴説着這座建築厚重的歷史,也昭示着一個大國的威儀。
但是我估計很少的人會知道,天安門是在什麼時候建造成功的呢?可能很多人都會説,這不是和故宮一樣的時間建造出來的,要是這樣想你就大錯特錯了。最早的天安門,始建於明朝朱棣十五年,當時朱棣準備將國都由南京遷到北平,於是徵調了全國的能工巧匠開始修建皇宮,三年之後,承天門建成,這個承天門就是天安門。
這個承天門其實是模仿南京的承天門,然而南京的承天門已經毀於戰火,沒有保留下來。清朝順治八年,皇帝發佈詔令,重新修繕承天門,經6年建成,並將其改名為天安門,在原來“奉天承運,受命於天”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國泰民安,長治久安”的寓意。並用滿、蒙、漢三種文字刻寫匾額。
後來去除了蒙文,在辛亥革命後,匾額上的滿文也被去除了,只留下漢文書寫的“天安門”。在明清時期的天安門前,還有一個金榜廊,用於科考揭榜,凡是經殿試高中的狀元,都在這裏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