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家庭氛圍 養成閲讀習慣

營造家庭氛圍 養成閲讀習慣

“新時代文明實踐之家長學校”系列直播為廣大家長支招如何選書。

8月7日,以“暑假,讓孩子愛上閲讀習慣的好時機”為主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之家長學校”系列直播在廣州市兒童活動中心舉行。

活動現場,家庭教育領域講師杜嘉慧從養成閲讀習慣的意義和好處、如何選書以及如何引導孩子愛上閲讀三個方面為廣大家長支招,幫助孩子在暑假養成愛閲讀的好習慣。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鄧瀟麗 通訊員何碧媚

閲讀讓人終身受益 助力建設和諧親子關係

“通過閲讀,人們可以瞭解世界、瞭解過去,在前人積澱下來的經驗基礎上再學習會事半功倍。”杜嘉慧談到,只有終身學習者,才能在未來始終保持實力和競爭力,而閲讀的深度和廣度能幫助人們持續學習、提升自我、充實精神世界,因此培養閲讀習慣對於孩子來説非常重要。

而往貼近生活的方面考慮,孩子愛上閲讀對於家庭親子關係的和諧也有幫助。

“孩子愛上閲讀後不再頑皮打鬧,悠然自得地閲讀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家中一派書香氣息的場景是很多家長所向往的。”杜嘉慧説,“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謂操碎了心,生怕養成壞習慣、價值觀不對,各種大小事都在操心,而在這過程中容易造成親子關係緊張。”隨着閲讀量的增加,孩子自身認知水平得到提升,逐漸明辨是非,也更能理解父母平時對他的教導,減少了家庭的劍拔弩張情況的出現。而家長通過與孩子進行親子共讀,充當孩子忠實的聽眾,能增加親子間溝通的話題,還能讓彼此的思想更靠近。

此外,愛上閲讀對於孩子未來的學習生涯也有幫助。不管句子有多長、字詞有多深,閲讀理解能力強的孩子都能快速抓住重點,而對於數學、物理等理科科目的概念理解、公式的記憶也能事半功倍。

激發興趣持之以恆 讓孩子愛上讀書

暑假是孩子們培養興趣、拓寬視野、增長見識的黃金時期,家長們都想讓孩子放下電子產品,沉浸在文字構建的世界中暢遊天地,養成一個愛閲讀的好習慣。

可面對不愛讀書的孩子,家長們往往束手無策,怎麼樣才可以把孩子引領到學習中來呢?杜嘉慧在直播中給出了以下建議:

一是營造良好的家庭閲讀環境和氛圍。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會無意識地模仿家長的行為習慣,要想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家長先樹立榜樣。”杜嘉慧説,家庭的閲讀環境和氛圍至關重要。如果家長在家中經常玩手機,很難指望孩子能堅持獨立自主閲讀,家長要以身作則帶動孩子閲讀。在幼兒時期,家長可以多給孩子講故事,和孩子一起讀繪本;小學階段可以讓孩子廣泛涉獵,家長也經常一起讀書,營造全家愛閲讀的氛圍。

閲讀環境也很重要,家長可以在家裏給孩子打造一個專屬的閲讀區,如在家中精心佈置一個閲讀角,放上觸手可及的書本,讓孩子輕鬆愉快地閲讀。家長也可以經常帶着孩子去書店、圖書館走動,讓孩子在滿是書的環境中薰陶。

二是根據興趣擇書。

閲讀應該選些什麼書呢?“家長要避免教條主義。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能強制和安排孩子閲讀指定書目,要以興趣為主導。”杜嘉慧説,家長要引導孩子涉獵不同領域的書籍,尋找自己興趣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興趣展開閲讀,更能激發孩子的學習內驅力。“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到圖書館、書店,讓孩子自己選書,無論他選了什麼書,都欣賞和鼓勵他。瞭解孩子的興趣點所在後,儘可能地為孩子提供多方面的同一主題學習機會,閲讀、手工、參觀、調研、採訪等都是學習的方式,讓孩子可以立體地認識和了解自己的興趣點,並鼓勵他繼續探索,把這張由興趣而積累的‘知識網’不斷擴大。”杜嘉慧表示。

三是持之以恆,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

“習慣從無到有,連續堅持21次左右就能固定,連續堅持90次左右會內化成為習慣,因此堅持在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情,有助於習慣養成。”杜嘉慧説,每天給閲讀安排一個專屬的時間,睡前閲讀是一個很好的閲讀時間,每天堅持15-20分鐘即可。

此外,平時也可以選擇在書店、圖書館或閲讀角這些有氛圍的地方閲讀,持之以恆,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

來源:廣州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95 字。

轉載請註明: 營造家庭氛圍 養成閲讀習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