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智利運車釐子來到我國,大多數都是海運,只有極少量的是空運。海運車釐子從智利的港口出發,到我國的港口一般要20多天的時間。(當然也有個別直達特快的輪船,可能用時少一些,這裏不作討論了)。
在很久之前,我們寫過一篇《
久放不壞且整齊劃一的車釐子背後,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黑科技?
》的相關文章,引發了很多人的討論和關注。
今天,我們再更加系統的講一下,智利海運車釐子是如何練成“不壞金身”的?
保鮮的第一步:採後處理
採後處理是任何水果保鮮的第一步,水果能貯藏多久,要看採後處理及時還是不及時,做沒做到位。
車釐子一般的採後處理方式,有預冷、消毒、分揀等。無論是在智利,還是在我國,車釐子成熟的時候,當地都是比較熱的。當車釐子在枝頭掛着的時候,果肉也是温度非常高的。這叫“田間熱”。預冷就是要把大櫻桃的田間熱降下來。
通常的方式是,利用1℃左右的水來進行預冷。
降低温度的目的,就是降低大櫻桃的呼吸速率,減緩代謝。至於温度與呼吸速率的關係,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初中生物書,這裏就不多説了。
在大櫻桃預冷的同時,一般也會進行消毒和殺菌,這時候會添加食品消毒劑和食品殺菌劑,我知道的常用殺菌劑多是酸性溶液。
然後是分揀,將壞果挑出去,不同大小的果品進行分級。無論是預冷、殺菌、分揀,這些都是在一個類似流水線的大車間中進行的,不是靠得人工。
基本上到這裏,採後處理就完成了。接下來,就是入庫了。
保鮮的第二步:氣調貯藏
國內的大櫻桃預冷分揀完成後,一般是直接進氣調庫。所謂的氣調庫就是在冷庫的基礎上,又進行了氣體成分的調節。通過控制貯藏庫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温度、氧氣濃度、乙烯濃度等等,來控制大櫻桃的呼吸作用。
海上的貨運船艙中,智利車釐子都是裝在冷藏集裝箱中,集裝箱除了温度低外,也通常進行氣調,與國內的氣調庫沒有太大的區別。
在冷藏集裝箱中,智利車釐子開始了航行之路,經過20多天的時間,到了我國的港口。
另外,智利車釐子也會在箱子利用包裝袋來進行氣調,説白了,就是讓箱子裏的氮氣更多,從而讓車釐子能貯藏更多的時間。
保鮮的第三步:外界氣温
智利車釐子到了我國後,從港口運輸到各地,靠得是什麼?什麼也不是,主要是老天爺賞了一口飯。
在物流的路上、在超市裏,智利車釐子放得時間都是非常長的。這主要是因為我們這裏是冬天,天氣冷。
如果是夏天的話,像六月份的大櫻桃,不放冰箱裏,在室温下襬着,很快就會腐爛掉,是無論如何也練不成“不壞金身”的。
冬天我國普遍氣温比較低,像北方都是零下的温度,這自然大大降低了智利車釐子的貯藏和運輸成本。
在超市銷售的智利車釐子的損耗,是要比我國大櫻桃的損耗低很多的。
有了這三個因素,成就了智利車釐子的不壞金身,大大的延長了智利車釐子的貨架壽命。
其它因素
智利車釐子的貨架壽命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品種,智利海運過來的車釐子一般都是
皮厚肉硬
的車釐子品種,比如桑提娜。
皮厚肉硬,自然耐貯藏,耐運輸。
如果你從智利往中國運“黃蜜大櫻桃”或者“中國小櫻桃”,估計這個方法就不夠用了,運過來也應該會爛掉一般。
一個耐折騰的品種,是保證能運輸到我國的最基本的條件了。
水果的保鮮的重要性
只有搞水果產業的才能認識到水果保鮮技術到底有多重要。以蘋果為例,為什麼一些比較好吃的蘋果品種被紅富士淘汰掉了?為什麼紅富士蘋果能這麼普遍?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不就是紅富士蘋果能貯藏嗎?
其它蘋果品種的貨架週期短,貯藏成本高,自然就落了下風。
如今都是商品化栽培,種出來的水果都是要經過多步驟的處理的,大宗水果的銷售,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樣,從地裏摘下來,從地頭就給你裝箱發走了。這種只能解決一小部分果品的銷售,大量的果品都是要進行
採後處理、貯藏、物流分發
的。
其它水果的保鮮
除了車釐子外,這裏也簡單講講其它果品的保鮮方式。有些水果與車釐子不一樣,比如蘋果、柑橘、橙子等。
比如柑橘,很多柑橘外皮都是打蠟的,主要是鎖住水分,讓水果不至於乾癟,延長水果的貨架壽命。我們在超市裏看着一些水果油光鋥亮、摸起來非常光滑,就是在外皮上打了蠟。
打蠟在橙子和柑橘中,是比較常用的保鮮手段。
除了這些手段外,還有一些比較先進但成本比較高的手段,比如“保鮮貼膜”,這是一種能產生類似乙烯抑制劑的生物貼膜,貼到水果上就能抑制果肉中乙烯的產生,從而達到保鮮的目的。
還有一些後熟型的水果,像芒果、獼猴桃。這類水果為了降低成本,通常就都是用“提前採摘”的方式來進行保鮮。
好處是成本低。壞處大家都知道了,消費者需要自己來催熟水果。
最後,之前寫的一篇關於水果打蠟的文章,大家有想了解的,也可以看一下。
《
水果打蠟技術是毒門邪術,還是正道神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