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和他們一樣,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2018年8月底,蘭州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的2017屆研究生陳凱凱回到家鄉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以陳塬街道辦事處主任助理和上河村支書助理兩職開啓了選調人生。本科學習草業科學為他參與農業知識普及、春耕生產、經濟林科學化管理等工作提供了較好的知識支撐,碩士階段的社會工作學習則為他的人際交流增色不少,他覺得在工作中“只有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檢驗理論,才能發揮最大效益”。

像陳凱凱一樣畢業後紮根基層,奉獻社會的蘭大學子還有很多。據軟科數據統計,蘭州大學選調生數量長期位於雙一流高校前列,2019年更是以504名的數量高居榜首,其中74%留在西部,有220多人留在甘肅,選擇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做完了心裏很踏實”

核科學與技術學院2017屆研究生譚天社便是一名選調生。畢業之際,譚天社憑藉出色的個人能力斬獲了核工業理化工程研究設計院(核三院)、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中核404、國投北部灣發電有限公司(現併入南方電網)等多家單位的offer,但考慮到老家“四級殘疾的媽媽、一級殘疾的姐姐”和“談了七年的女朋友”,他決定通過考取選調生回到廣西,最終成為百色市市委組織部一名幹部。

2017年7月走上崗位,9月譚天社就給他聯繫幫扶的貧困户羅紹波辦理殘疾證,初次上任的他對於機關位置、辦事流程都不是很清楚,但是為了處理好這一擱置許久的事情,他把“殘聯、醫院、民政全都跑了個遍”,終於為老百姓辦好了事。他還整合小額信貸、文秀助學金等多種獎助學資源,成功幫助60多名大學生辦理雨露計劃補助,“做的時候是有點累,但是做完了心裏很踏實”。

在成為駐村幹部後,譚天社積極參與當地的經濟建設,指導和鼓勵當地村民種植油菜、水稻等作物實現創收,幫助當地發展完善蜜蜂養殖經濟、大龍蝦養殖經濟等特色產業。同時,他還幫助成立了一個村級公司,為羣眾銷售山茶油、砂糖橘、琵琶等農作物提供了平台。

2018年,當地的砂糖橘由於快速腐爛沒能暢銷,譚天社通過大量查閲文獻、廣泛上網諮詢,最終明白砂糖橘在果樹上感染的黴菌會以裂變模式增長。為了減少腐爛,譚天社網購了蘋果、青棗、紅棗、香蕉、芒果等十餘種水果,仔細琢磨起各類包裝方法——打蠟、泡沫套、空氣柱紙箱、硬質紙箱,並對各類方法進行了細緻而耐心的分析,找到了適合當地砂糖橘的包裝,同時建議和大商販或是政府部門建立點對點的批發關係,打造“文秀果”品牌,這一系列建議被採納後最終實現了可觀的收益。

“自強不息,獨樹一幟”是蘭大七年時光在譚天社身上刻下的烙印,“學院老師和同學常常做實驗做到凌晨兩三點,甚至通宵”的拼命和認真無形中讓他養成了有理想、有追求、不服輸、敢拼命的性格特質。在基層紮根的這三年,譚天社不僅努力做好了發展黨員、收繳黨費、組織生活會等黨建工作和寫好調研報告、講話稿、典型經驗材料等寫作任務,還結合專業知識為當地發展出謀劃策,無機化學專業的學習經歷讓他自然而然地注意到了當地的水肥一體化事業,並多次給農業農村局、環保局相關人員提建議,“雖然最後由於當地技術限制沒被採納,但是我做了我應該做的,內心很踏實”。

走!和他們一樣,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譚天社為貧困户辦理小額信貸業務

“不成為選調生我會後悔一輩子”

陳凱凱工作中主要負責農村基層黨建、脱貧攻堅、國家衞生城市創建、人居環境整治、文字材料寫作等工作。得益於組織上的“傳幫帶”負責制以及對於家鄉的熟悉和熱愛,他很快就適應了工作。

陳凱凱一直懷揣着去往基層脱貧攻堅一線淬鍊自己的理想,本碩期間不僅多次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還保持着每天瀏覽國內國際新聞、閲讀最新時政材料的習慣,碩士期間參與的中央財政支持的少數民族留守婦女能力建設項目,更讓他看到了基層工作的價值所在和基層羣眾對知識、文化和技能的渴望。畢業季面對天津航道局、華中科技大學等多家企事業單位的offer,想去基層發光發熱的他選擇成為一名選調生到離羣眾最近的地方工作。

秉承這一理念,陳凱凱不僅主動向前輩學習請教很快適應了工作,還承擔了農村基層黨建、脱貧攻堅、國家衞生城市創建、人居環境整治、文字材料寫作等多類工作。在這些工作中,最讓他“滿意和驕傲”的是創建了以微信為載體的“陝西商州上河村”騰訊為村平台,開發有“村友圈、黨務、村務、事務、我的”五大板塊。“村友圈”是村民們暢所欲言、線上交流的“朋友圈”,大家不僅可以在“圈子”發佈村上舉辦的活動、宣傳村裏的好人好事,還可以展示家鄉的優美風景和特色產品。“黨務”板塊是村委們進行黨務公開、撰寫工作日記、分享學習體會的重要平台。“村務”和“事務”板塊則彙集了村內的各類事件、大小通知,諸如村務公開、村民議事、先進典型評選等事宜都能在這裏找到蹤跡。而村民信息反饋、下情上達主要通過“我的”板塊進行。

駐村幹部們利用該平台嘗試開通了上河村為村集市,將村裏的土特產,特別是核桃進行線上銷售,讓村民從“互聯網+鄉村”的發展模式中得到了更大的實惠。“通過‘為村’平台,羣眾可以直觀地看到村兩委的工作開展情況,同時也可以進行評論、點贊、互動,進一步密切了幹羣關係,讓羣眾足不出户就能夠參與到村集體的各項工作中來,有效提高了村民參加村務活動的積極性。”目前,平台運行良好,羣眾參與率極高,該平台也是商州區第一個“為村平台”,深受上河村父老鄉親的喜愛和好評,同時也得到了“商洛日報”等多家媒體的報道。

兩年駐村工作為陳凱凱在基層一線“蹲苗壓土”、汲取營養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面對羣眾的諸多訴求,陳凱凱不再像剛剛成為選調生的時候那樣焦躁不安、手足無措,而是學會了以平和的心態接待羣眾、傾聽羣眾,服務羣眾,耐心細緻地為羣眾答疑解惑、解憂紓難。通過與羣眾近距離的接觸,陳凱凱懂得了羣眾最需要什麼、最關心什麼,知道了什麼才是羣眾最為期盼解決的“關鍵小事”。“把根扎的再深一些,把農村的養分再多汲取一些,把老百姓的心聲再多傾聽一些”,是陳凱凱對組織重託、羣眾信任的自覺擔當,也是他對自我理想、人生目標的不斷堅持。

當前,正值商州區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奮力追趕超越的關鍵時期,陳凱凱表示將全力以赴配合村兩委做好全村剩餘貧困人口脱貧和脱貧成果鞏固相關工作,同時在基層黨建和村級產業發展方面多花心思、多出點子、多謀路子,為實現商州新時代追趕超越助力加油。

走!和他們一樣,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陳凱凱入户宣傳脱貧攻堅政策

傾心為就業做好服務

為了更好地做好選調生工作,2019年蘭州大學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下稱“就業中心”)組織了首次關於選調生求職技能技巧培訓,為200多名學生提供專業的技能訓練服務。2020年疫情期間,就業中心又開辦了線上選調生考試模擬班,不僅專門從中公教育請來講師開展高質量培訓,還在考試前兩週組織了模擬筆試和麪試。得益於此,2019年參加甘肅省選調生考試的350餘名蘭大學生有331人上線,2020年約400名同學通過第一批考試。

除了專業系統的培訓服務外,針對主動前往就業中心諮詢相關事宜的學生,負責選調工作的老師往往會綜合後續發展、當地重視程度、往屆學生反饋等信息予以詳細解答。“19年的黃潔同學通過了廣西和甘肅兩地的選調,不知道該選哪裏,最後在我們的建議下去了廣西,現在發展得很好。”就業中心相關老師説。

就業中心的選調生工作沒有結束在學生去往崗位的時刻,而是通過建立各省份微信圈、保持電話聯繫、去往當地調查等方式無限延伸開來,“今年本來計劃去百坭村回訪畢業生,但受制於疫情沒能去成”。據介紹,蘭州大學的選調生集中於草業科學以及法學、哲學等學科專業,碩士研究生佔比80%-85%,北海是除了甘肅之外的最主要選調地區,從16年至今總共有60餘名學生去往北海,廣西、青海、陝西、江西、黑龍江、遼寧等地區也得到了蘭大選調生的青睞,“由於各地對高素質人才的重視,去往當地的學生都找到了安居樂業的歸屬感”。總體看來,多數選調生會回到生源地,不少省份進行選調分配時也會盡量照顧學生的具體生源地,因此中途離崗的選調生數量非常少。

“學校十分重視選調生工作,近幾年開始舉行選調生出徵儀式,我們也會繼續做好支持和服務工作,挖掘有志於投入基層的優秀人才,讓選調生留得下幹得好。”就業辦相關老師説。

走!和他們一樣,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內容來源 | 《蘭州大學報》總第962期

文字 | 蔣雲鑫 王耀輝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蘭州大學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14 字。

轉載請註明: 走!和他們一樣,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