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六一兒童節,6歲的嘉樂獲得了一份特殊的節日禮物——通過一塊“神奇”的屏幕,他在“雲端”見到了多年前隻身赴廣東打工的爸爸。
與遠方父母的“雲端”見面
第一個想幫助嘉樂實現這個願望的人叫陳世民,是其所在的雲南滄源佤族自治縣勐董鎮中心完小的校長,一位從教20餘年的老教師。他所在的小學包括1箇中心校及9個鄉村校點,目前共計有學生1476名,其中留守兒童152名。
“之前,新學期開學都會舉辦一次家長會,介紹下學校工作的重點,交流下如何做好家校共育。”不過,2020年伊始,因為疫情的緣故,學校的開學時間拖延到了5月下旬。為繼續緊密跟進學生情況,學校改由校長帶隊,通過家訪或電話的形式,和家長們進行一對一的溝通。陳世民把自己的家訪重點,放在了父母外出打工的學生身上。
家訪中,陳世民無意中瞭解到了小嘉樂“希望與爸爸見面”的願望,他感到這個願望像一塊巨石一般壓在了他的心頭,沉甸甸的。
隨後,他把嘉樂的故事轉述給楊金勇,一位來自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的掛職幹部。這位80後的年輕人兩年前到滄源後,擔任副縣長,主抓教育體育工作。近年來,脱貧攻堅讓這個中緬交界的民族地區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阿佤山區的日子越過越好。在經濟條件得以改善之後,教育扶貧中更加深層次的問題被提上了日程。
“留守兒童是當前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關愛保護留守兒童,是教育扶貧的一項重要工作。”楊金勇直言,滄源在關愛留守兒童方面有短板。“我們希望建立起家庭,學校,政府,社會,四位一體有效銜接、相互配合的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網絡。經過多年努力,學校、政府、社會這三個環節,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在最重要的‘家庭’關愛這一環,卻始終沒有找到理想的解決辦法。”
就在楊金勇對這一問題一籌莫展的時候,疫情的爆發下在線教育的蓬勃發展,給了他和陳世民等人帶來了新的啓發。“是否可以嘗試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去破解這一難題。把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從過去的線下拓展到線上。”
於是,他找到騰訊教育首席架構師念紅志,詢問其是否可以在不給學校產生格外負擔的基礎上,搭建一條便捷的家校溝通渠道,讓留守兒童可以更好地得到父母的關愛。
念紅志實地調研後發現,滄源已具備了良好的信息化基礎。經過幾輪探討,他們最終決定:通過科技手段為孩子們送上一份特殊的“兒童節禮物”。
選取方案的過程中,經歷了幾輪激烈的討論:作為深耕一線的信息化老師,勐董鎮中心完小的陳元春率先提出:雲端家長會用的平台,一定要考慮到家長的操作難度。因為家長們分散在各地,如果讓老師們逐一電話溝通培訓,不僅時間成本高,而且難度很大。“最好用起來像‘發一條微信消息一樣’簡單。”楊金勇則強調,雲端家長應該具有可持續性、普適性,所以這個產品一定不能是一次性的,而是要能和滄源已有的信息化系統打通。
“最終敲定用企業微信作為這次雲端家長會的承載平台。”念紅志解釋説,首先,上手即用,沒有任何學習成本;其次,能直接與個人微信打通。老師在企業微信端操作,一鍵推送信息或視頻鏈接後,家長在自己的微信上即可直接查看,不用下載第三方APP,也能確保信息的有效觸達。
特殊的兒童節禮物
從敲定到執行,僅僅3天時間:5月25日,一場特殊的“雲端家長會”在勐董鎮中心完小舉辦。20多名6-11歲的學生,在教室裏實現了與異地打工的父母“雲端會面”。
原定於19點開始的家長會,爸媽們18點多就紛紛上線,打開視頻,調好靜音,默默地等待着見面的時刻。
“爸爸,我想你了!”年齡最小的嘉樂走到屏幕前,抬起頭,緊緊地盯着仍在流水線上工作的爸爸,連聲説了兩次。他大大的眼睛,瞬間被淚水盈滿,然後大顆淚珠滾落下來。屏幕另一端,嘉樂的爸爸因還在工作中,只能戴着耳機參加家長會。他無法隨時進行交流,只能把臉湊到屏幕前,給了兒子一個大大的微笑——那一刻,很多人在悄悄地擦眼角。還有許多孩子和父母也通過這塊“神奇”的屏幕見到了心心念唸的父母,解開了心結。
“雲端家長會這事兒其實不新鮮,在全國很多地方早就有的。但在欠發達地區,尤其是對於留守兒童而言,可以説是里程碑——為留守兒童的家校共育提供了新視角、新途徑。”在楊金勇看來,這次活動規模雖小但意義重大:一方面,有效地把家庭、學校、政府、社會四位一體關愛服務網絡的短板“家庭關愛”這一塊補上來;另一方面,一改過往鬆散式的家校溝通模式,讓家校連接更加緊密、集中、互動性更強。
“這種讓孩子和家長同時在網絡空間出現的形式,營造出的家校共育氛圍,能進一步讓孩子感受到關心關愛,從而增加自信心,更加專注學習。”他指出,雲端家長會的常態化,一方面是幫助老師減負。比如,不再需要用自己的手機去讓學生和父母溝通,更好地把工作和生活分離開;另一方面,避免了家長“一送了之”,“一走了之”,幫助引導家長提高監護責任意識和教育監管能力,倒逼家長更多關心孩子的成長和學校教育,增強監護人的責任意識。
在李亦菲看來,“雲端家長會”是給被處在留守狀態的兒童提供了一種溝通和交流的渠道,增加了親子間溝通和交流的頻率。但他提醒説,“雲端家長會”只是完善留守兒童關愛體系的第一步。在實現了“有效、高頻的連接”之後,還應通過多種手段,讓“家校共育”的質量更好更高。
而據念紅志透露,這也恰恰是騰訊教育在探索的方向:先通過企業微信先把學生、家長和學校三方連接起來,讓家校溝通更加順暢。下一步,再把騰訊智慧校園的能力更好發揮出來。如通過校園圈、消息通知、作業等功能模式,有選擇地給家長推送一些信息、內容,讓家長即使在異地,也可以隨時掌握孩子的情況,真正實現“家校共育”,孩子們健康成長。
【記者】許雋
【作者】 許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