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有話説
大學的生活是充實豐富的,從一位萌新到老人,“羣”充斥了大學生每一天的生活。大學以來,大學生加微信羣的數量可以説是直線上升,班級羣、宿舍羣、課程羣、小組羣、活動羣、社團羣、外賣羣……各種羣組層出不窮,但又不能不加,結束了的課程和小組合作羣又不好意思退出,只能看着羣像滾雪球一樣越積越多。大學的“羣”文化背後究竟是什麼?
Part 1
我們都加了什麼羣?
每日快樂源泉黑市羣
黑市羣具有廣泛的用途,
從宿舍樓的黑市到校區到全校的黑市羣,
包含業務範圍廣闊,
羣人數一般能達到微信羣的頂峯,
取外賣快遞,收零食夜宵,出閒置雜物,
應有盡有,隨時回應。
深夜裏喊一句收火雞面,
不出宿舍樓,
便可體驗超市的快樂。
各種形式的班級羣
此類班級羣包含
禁水羣,水羣,
宿舍長羣,班級學習討論羣,
大小羣各司其職,各有用途,
將班級的事物劃分清楚。
發佈通知的課程羣
此類羣算是諸多羣裏最為沉寂的了,
一般開一個課程組建一個,
發發通知,老師發佈一些任務。
滾雪球般增加的小組羣
此類每一個課程一個小組,甚至2-3個,
算下為期4年的大學裏,
可能小組羣能夠到達數百個。
最活躍的時候是任務的截止日期前,
曾經短暫停留在珍貴的置頂當中,
課程結束後,
不會有人刻意去解散,
但也如塵埃般消失。
認真完成任務的工作羣
為了賺得外快,
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會去兼職,
最常見的像是助教、家教、實習等,
由於帶有工作性質,
一般會受到個人工作時間內的強烈重視。
Part 2
讓我們談談大學的“羣“文化
吐槽大學的“羣”作為大學的必修課,相信每個人都修過。往往對於“羣”的吐槽點,主要在於信息多和內容煩。
“羣”一字可分為“君”和“羊”,簡體中的羣是左右結構,繁體中的羣是上下結構,代表着人或物的集聚。大學的“羣”實則也是互聯網時代下人聚集在一起的形式之一。
當談及關於“羣”文化時,羣語言背後的隱藏文化,經常性的暗示我們,這是一個集體。不同類型的羣,被人為的賦予多層次的功能,或是社交,或是學習,也正因此,“羣”文化在不知不覺中拉動了大學網絡社交中的人際關係。
Part 3
眾多羣置頂功能形同虛設
數十個羣每天活躍在微信當中,又是每日網抑雲的時刻,我們為什麼會加這麼多羣?為什麼我們有這麼多的事情需要完成?
用手指翻一下“羣”,重點的“羣”往往會被我們設置為置頂,眾多的羣置頂下,往往能夠擁有長達兩頁的羣置頂,羣置頂究竟還有沒有用呢?有一種看法是羣置頂是一種提醒,還有一種看法是羣置頂是被迫的觀看。
回顧羣置頂下的大學生活,支配與被支配取決於自己,羣置頂更多的是大學生活瑣碎事情的縮影,但究竟將“羣置頂”放在什麼位置,那就看我們對待大學生活的態度了。
Part 4
當代大學生對於種類繁多的羣的看法
我們選取了“老”“中”“青”三代大學生代表進行採訪,
讓我們聽一聽他們對羣的看法吧
JoJo(剛入大學的小萌新)
其實我手底下還沒幾個羣,有點期待在不同的社團羣中認識同學,雖然想象過過一段時間,可能會加入各種各樣的羣,但應該還好吧,如果太煩了,大不了就都屏蔽了。
LuLu(歷經疫情的“大二”新生)
大學生活剛剛開始一個學期,就經歷了半年的網課,妥妥的大二新生。疫情下加了太多的羣了,最讓我難受的是每天醒來的那一刻,無數的紅點點飄在眼前,有關的無關的都有,屏蔽了那麼多的羣,還是那麼煩,有點厭煩這樣的大學生活了。
GaGa(掌握熟練“羣”技能的準畢業生)
其實這些羣都還好,當我們需要的時候,有用的消息一般都能在羣裏找到,像百寶箱一樣充斥着大學生活,我們可以選擇性抽取一些有用的信息,也可將無用的部分放在那裏,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
Part 5
“羣”文化的背後是大學生活
“羣”文化的背後實則上是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與社交需求。
進入大學,自由與自主將是個人生活的主線,生活的操縱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羣”文化也許會影響你的大學生活,但往往順應一個潮流時,我們的態度是更重要的。大學的生活將在無限的機會中帶來無限的可能,隨着時間的流逝,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方式去應對與處理“羣”,面對“羣”的態度會隨着大學時光的變化而產生轉變。
未來的某一天,我們的“羣”會變成什麼樣子?會以怎樣的形式展開?
未知的“羣”,未知的“生活”,期待遇見。
來源:中青校媒(廣東) 文字:鍾昊彤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青年觀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