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丁憂制度,是官員仕途的“墊腳石”還是“絆腳石”?

“百善孝為先”,這句話在宋朝被貫徹得淋漓盡致,從上到下一個孝字,將整個宋朝的朝綱把控。

其實《知否》中的一些言論在宋朝是並不能夠成立的,比如雙親在世不能分府別住,必須要奉養父母到老,且雙親去世必須要在家度過三年的孝期後才可回朝繼續任職。

其實在中國古代,守孝一詞一直都是存在的,只不過到了宋朝更加的上崗上線,被直接拿到了朝堂,當做了一種論禮的證據。

宋代丁憂制度,是官員仕途的“墊腳石”還是“絆腳石”?

這也是宋朝丁憂制度的來源。有官員父母去世後,該官員必須辭去官職回家守孝,一般孝期為三年,如果國家特令可以不守孝期。

我國古代一直有丁憂的制度,只不過到了宋朝時期,丁憂制度更加的明顯,也因為丁憂讓宋朝有了很多的政策無法實施。

國家制度要求,無論是誰,包括官員以及平民,必須要對長輩的養生和喪死負責,養生是負責長輩活着時候贍養,看顧,還要每日請安問候。喪死則是舉行喪事為其守孝,祭奠曾經列祖列宗等等。

《知否》中的養生其實很多,例如,盛大人和自己嫡母雖然沒有什麼血緣,但還是為其養老送終。

至於喪死,《知否》中,最常見的鏡頭就是罰跪祠堂,其實這也是當時宋朝一種官員的制度。如果子女作出上對不起列祖列宗下對不起當事老人的則會被罰跪祠堂侍奉先人。

宋代丁憂制度,是官員仕途的“墊腳石”還是“絆腳石”?

丁憂制度其實在我國周朝時期便已經存在了,當時守孝三年只是習俗,而到了春秋戰國之後,由儒家提出要重視喪事,也就是死者為大,喪事的禮儀以及一些思想也就在這個時候被傳入了千家萬户。

春秋戰國時期,是百家爭鳴的時候,很多的學説都是在那個時候出現的,包括孔子的儒家學説,而孔子的話最讓人印象深刻且被廣泛運用的就是“百善孝為先”,這句話戳中了很多人的心聲,孔子也靠着自己的絕學將自己的儒家學説推廣到了無數地方!

經過長達千年的時間演練,到了宋朝時期,丁憂制度已經逐漸完全。

然而對比先人,宋朝的丁憂制度更為嚴格。

此前乃至唐之前,東漢等朝代要求的丁憂制度多為父母一喪,官員在知道自己的父母的喪事後,會酌情為其准假,並能夠辦理休職的就會辦理休職,之後等恢復後就可以繼續回到朝堂,而到了宋朝時期,太常禮院當事,將父親去世,重孫子也必須要辭官回家,納為條例。

由於唐朝完善了科舉制度,所以到了宋朝時期,直接將唐朝已經完善的科舉制度進行挪用。以前的朝堂上選官制度並不是有志者事竟成,而是世家大族佔據了一整個江山,隨後在唐朝的時候出現了科舉制,直接將曾經的那些制度廢掉,用了新的方式來代替。

宋代丁憂制度,是官員仕途的“墊腳石”還是“絆腳石”?

科舉制發展代替了以前的中庸制度,當然會有很多人不滿意,到了宋朝時期,頑固分子也就變得多了,於是開始就禮制等問題大做文章。

而在人員選舉上,則沒有唐朝的開放性,宋朝的選舉多了一些其他一類,且不允許不孝之人做官。

因為有了很好的選官服務系統,所以為了更加的“親民”,宋朝禮部開始出台這樣的政策!

這個不孝之人可以是沒有侍奉父母,贍養雙親的,也可以是在父母死後自己沒有受過三年孝期,甚至瞞報沒有守孝的。

可能這些在我們看來已經算是平常的,但是在宋朝這是一種違法的行為。

宋代丁憂制度,是官員仕途的“墊腳石”還是“絆腳石”?

當然這其中也會有例外,比如宋朝時期的一位能人可做宰府,然而由於父母雙親逝世,按例他必須要辭官回家守孝三年,不得再任職位,然而當時的朝廷有極為需要,所以直接破例召回了朝堂,封其為太子少師,兼太子少傅,拜右丞相,兼樞密使。

他就是在宋朝曾有赫赫威名的權相史彌遠。

其實這樣的事情在是宋朝有不少,雖然會讓人覺得這是不孝,但有句話叫國家的安危勝過個人,而權相史彌遠是因為自己的人在朝堂施壓當政者所以便有了這個例外。

其實在宋朝時期,有權利的人很少能夠服滿三年孝期,除非是一些官級在中下的一些官員,則一般都服滿三年,校期校期到任後或者重新遞摺子官復原職,或者被調劑到其他崗位,有人説這麼好的差事,就算被調劑到其他崗位,其實也是可以接受的,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還要逃避丁憂呢?

其實一個人的黃金時期,包括他的人脈資源的黃金時期,是在一個特定時間的,然而過了這個時間,就算這個人有天大的本事,也很難再達到最高的那個位置。所以時間就是生命,在古人來説也是一樣的,白白耽擱三年的時間,自然有很多人不願意,所以在宋朝時期也會有很多人逃避丁憂。

宋代丁憂制度,是官員仕途的“墊腳石”還是“絆腳石”?

逃避丁憂一旦被查出來,那麼輕則罷官降職,重了是可能坐牢的!

宋朝熙寧年間,王安石變法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方針和經濟政策。

王安石陣營中有一位叫李定的官員,是整個變法中的核心人員,然而這個核心人員卻受到了宋朝當時很多老將的反對,原因就是李定逃避丁憂,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人也藉此以理定陶必定,有則整個黨派都屬於不孝目無法鬥之人為由,將王安石的變法政策一壓再壓。

歷史上王安石變法並沒有得到多少成就。其原因歸根結底是當時的領導人對王安石等人的不信任,以及反變革一派將整個變法派的核心人物拿捏住了。其實這是無可厚非的,畢竟對於當時的變法來説太過於新穎,再加上李定確實違反了當時宋朝的法治制度。

這就是丁憂制度的弊端,雖然孝是應該的,但在以前很容易矯枉過正,且丁憂制度的弊端很大,被他人拿來給別人放絆腳石也是常有的事!

宋代丁憂制度,是官員仕途的“墊腳石”還是“絆腳石”?

比如,當時有位官員本來該要晉升了,可是他人不願意這個人晉升,於是就向太常禮院上述,説此人在家不奉雙親,甚至將父母親放在了其他的宅子,而經過核查此事確實是真的,於是這個本來應該晉升名額,變成了這個舉報的人。

而這個本應該晉升的人,父母是一對吸血鬼,且窮兇極惡,很是貪婪,還是被判定為必須要奉養雙親到老!其實就這個來説,很多人覺得宋朝的丁憂制度並不完善,甚至非常的苛刻,但宋朝對於武將丁憂則並不一樣。

從宋朝建立之初,整個朝堂的根基並不完善。為了達到中央集權制度,所以很多文官選拔制度被徵用,再加上唐朝的科舉制度為宋朝選取了大量的文官,但宋朝重文輕武五官的要求就沒有那麼多要求,宋朝時期將領到並沒有多少。

所以在宋太宗之前,武將是可以不服從丁憂制度的。

宋真宗曾經下令,由於宋朝武將並沒有多少,便給了武將特赦,不願意守孝三年的可以守孝100天,之後返回朝堂繼續自己的職務。

宋代丁憂制度,是官員仕途的“墊腳石”還是“絆腳石”?

畢竟守孝三年是要辭官的,可如果武將都辭官,那麼他們離了軍營和士兵,武將就變成了一文不值,本來宋朝武將就偏少,如果再因為喪事裁撤掉大批的官員,那麼宋朝的江山也會變得岌岌可危。

宋慶宗時期靖康之變發生也就從此開始武將再也沒有了丁憂制度,即便父母雙親都意外死亡他們也不可回家守孝。

古時候的人對於孝道到了一種神話的地步,雖然我們中國人尊重孝道,但那時候的孝道真的有些矯枉過正了,畢竟很多事情都應該要理性的判斷,但是以前人的思想沒有得到開化,所以這些政策才被有心人利用!

升官看人品,這句話沒錯,但錯在了這個制度過於的極端,以至於將很多的有志之士,有能之士,拒之門外,如果你的丁憂沒有做好那麼很可能前途無望了,甚至不光是沒有了前途,連自己現在的官職都保不住!

宋代丁憂制度,是官員仕途的“墊腳石”還是“絆腳石”?

在宋朝,贍養雙親是一種規定,如果不完成那麼就相當於上了國家的黑名單!有些時候,有些官員為了讓自己的路走得更順暢,會故意以對方沒有丁憂,而將對方拉下馬,這都是常有的事。總之,丁憂制度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們的孝道,但又使官員的職業生涯遭到了衝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20 字。

轉載請註明: 宋代丁憂制度,是官員仕途的“墊腳石”還是“絆腳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