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德淇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核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的信息引發各界關切。中國科學院7月21日消息,國務院已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赴合肥展開調研。(7月21日 界面新聞)
但正如涉事機構人事處工作人員透露的,離職屬於正常人員流動。着眼於人才流動趨勢和路徑,科研人員的離職轉場,再正常不過。對於涉事研究機構,90多人集體離職確是人才流失;但對整個社會來説,這是合理的人才流動,當屬見怪不怪。人才流動頻密本就是開放性社會的特徵,科研人員從國字號研究機構流向其他機構或企業,也説明人才流動的壁壘正被打破。這樣的流動越頻繁,社會也將越有活力。因此,要跳出一時一地的固化思維看,科研人員離職,不等於社會的“腦力流失”。他們在哪裏搞科研,都是為國家科技進步做貢獻。
回到微觀語境下,一個研究所裏,90多人短期內集體離職,也折射出一些潛在問題。有過往報道稱,涉事機構每年離職率是整個研究院最高的,最高峯時有500人,這幾年人才快速流失,去年開始只有200人了。在此事上,公眾不僅期待真相儘快大白於天下,也希望看到對涉事機構的科研環境以及可能存在的問題有真實還原,該釐清的釐清,該處理的處理。從小的方面説,這關係到涉事機構的人才環境是否健康正常;從大的方面看,也關乎該機構的科研事業發展。
涉事機構在這場潛在的人才戰中敗下陣來,多少令人唏噓。對科研事業單位來説,專業技術人才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對這些“核心資產”本該花最大力氣留下。而近年來,在國家層面推出了不少高層次人才培養、引進和特殊支持計劃,在此背景下,一些科研單位也該反思,人力資源管理的制度機制是否已經盡善?尊重和厚待人才,有無被一些僵化的行政體制架空?
與其失去後懊悔不已,不如趁早對人才關懷備至。而今這起集體離職風波,為很多科研機構人才管理機制提了個醒——高精尖人才就該有合理制度安排去匹配,這才是最該有的“留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