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阿煜説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大學的歷史課曾説過:決定着一場戰爭的因素有很多,通常它的勝負就在一念之間。説到底,“人”還有“武器”就是戰鬥的關鍵。我們都知道,蘇聯二戰時期是一個戰鬥力相當強悍的國家。很多人都把他們稱為戰鬥族!但是很多的歷史學者在談到蘇聯人與戰爭的時候,高大上宏觀的方面談的比較多,今天筆者就從另一個側面細節來談一談蘇聯人的過人之處。先來説一説蘇聯,最讓筆者感到佩服的一個地方,就在於:藏兵於民!
眾所周知,蘇聯國家面積十分之大,但是人口較為稀少。他們的農業必須要走機械化。在大戰之前蘇聯在集體農莊的農業生產模式之上,大面積的普及了機械化。大量農民熟練的掌握了拖拉機的駕駛技術。這些拖拉機都是履帶式的。這一點對於戰爭爆發之後有何好處呢?請看!這些農民中有男性還有女性,在熟練掌握了履帶式拖拉機之後,他們就有了之後在衞國戰爭中熟練駕駛坦克的基礎。
戰爭一旦殘酷的開打,這些昔日裏農田裏的普通的履帶式拖拉機司機們在經過了系統的培訓之後,就可以成為了坦克手,駕駛着殺傷力極大的坦克馳騁在戰場上抗擊德軍了!據歷史資料記載,這其中還有很多女性的坦克手。我們應該熟悉這樣一個名字:瑪利亞--奧特斯卡婭。這位勇敢的女性被授予了蘇聯英雄的光榮稱號,她就是一位著名的女性坦克手。很不幸的是此人在1943年的3月在戰鬥中身受重傷。在犧牲之前奧特斯卡婭還用最後一口力氣表示:“殺到柏林!”
再來看一下他們的對手,德國人。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德國是一個很多山脈的國家,拖拉機在這個國家普及不夠,遠遠不如土地面積遼闊平原居多的蘇聯,所以德國的坦克手要接受專業的培訓,且時間較長,成本較高!這等於在戰爭中,他們如果犧牲掉一個坦克手代價是很大的。一時之間很難找到填補的候補。這一來二去還得辛辛苦苦的回頭重新搞培訓上崗,這樣的速度就跟不上戰爭的走勢了。
我們再接着來談一談戰鬥族這一個話題。都知道蘇聯的孩子從小獨立性就很強,絕對不會好吃懶做、嬌生慣養。在戰前他們就普及了小學與初中的義務教育。在學校接受基本的教育學習期間,數理化、歷史、地理之類的課程是他們的必修課。除此之外呢,這些低齡的學生還在課外廣泛的參加各種社團。
這些社團可都是極具動手能力的,很能鍛鍊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比如孩子們參加的無線電小組,在這樣的小組中,學生可以學習到組裝各種型號的新型收音機,甚至學習如何發送無線電報。還有航空模型小組,孩子們可以製作可供遙控的飛機模型,讓模擬的小飛機在藍天自由翱翔。
他們還有户外運動小組,登山攀巖極大的增強了這些孩子們的身體運動機能。包括在我們所處的時期,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新聞中講述俄羅斯的孩子從兩三歲開始家長就會讓他們玩“冰桶”遊戲。這能極大的增強他們的以及日後抗挫折能力。
綜上所述:正是因為蘇聯人的未雨綢繆,平日裏有着深厚的積累,才在二戰爆發以後最終能有一股子發自心底的韌勁,和德軍等敵人周旋到底!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