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一週好圖+編輯點評 2022/26期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碰碰詞兒工作室
“人民日報一週好圖+編輯點評”來啦!賞好圖,看門道,帶您外行秒變內行。這些照片好在哪裏?又怎樣與版面文字報道相得益彰?聽聽人民日報夜班編輯的專業分享。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毛壩鄉澧源村發展竹藝加工,產品遠銷海外。圖為當地村民在編制竹製品。
餘光龍 攝
刊於《人民日報》2022.7.5 第8版
夜班編輯:
對光影的巧妙捕捉和運用,讓這張圖片脱穎而出。光線從樹葉間傾灑到農家院落,為專注編制竹工藝品的村民“打光”,類似舞台的構圖放大了圖片的表現力。此外,仰拍視角、藉助彎曲的竹條呈現線條之美、遠近人物對比實現畫面縱深,這些攝影技巧的使用也為圖片大大增色。
——視覺版 盧濤
飛馳在雪域高原的復興號動車組,正實實在在地改變着當地居民的出行、生產和生活,載着老鄉們奔向日新月異的未來。卓瑪來自那曲市安多縣申格卡崗村——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乘坐動車組列車。圖為卓瑪望向列車窗外。
人民日報記者 徐馭堯 攝
刊於《人民日報》2022.7.5 第10版
夜班編輯:
復興號飛馳在雪域高原,車窗內側是西藏女孩卓瑪,窗外則是她日新月異的家鄉。人生中第一次坐動車的卓瑪穿着民族傳統服飾,趴在窗邊,神情認真又懵懂。作為文字報道的配圖,此圖展現了拉林鐵路的開通實實在在地改變了當地居民的出行、生產和生活。”沿着天路看變遷“,變遷不僅在於基建工程的雄偉,更悄然映照在藏區孩子們的眼裏心底。
——經濟版 欒心怡
7月6日,湖北省恩施市新塘鄉下塘壩村龍家台三溪口,白鶴灘—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施工現場,電力工人在清江河岸的鐵塔輸電線路上緊線和安裝附件。
張遠明 攝
刊於《人民日報》2022.7.8 第7版
夜班編輯:
圖片聚焦鐵塔一角,遠景的山巒凸顯了高空作業的高度,令人心生敬畏。近處,施工人員身着鮮豔的工作服,與綠色背景形成鮮明對比,既勾勒了他們的活動軌跡,讓讀者為他們的安全捏一把汗,也從細節處展現了電力工人的工作內容。延伸的輸電線則有效引導了讀者目光,讓圖片構圖更有層次。
——要聞七版 鞏育華
7月6日,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金橋鎮金龍村,村民在晾曬席草。
盛夏時節,金橋鎮種植的5000畝席草進入成熟收割季,村民搶抓晴好天氣收割、晾曬,曬乾後的席草用傳統手工技藝製作成草蓆、草帽等生活用品,供應市場。該鎮有種植席草的傳統,採取草稻輪作的方式發展種植,助農增收。
曹正平 攝
刊於《人民日報》2022.7.11 第2版
夜班編輯:
圖片色彩鮮亮,構圖獨特,抓人眼球。黃土地上油綠的席草呈扇形不規則地鋪滿畫面,有疏有密,對比強烈,帶來視覺衝擊感。幾名頭戴草帽的村民點綴其中,生活的氣息、豐收的喜悦躍然圖上。
——要聞二版 劉温馨
近年來,湖南省嘉禾縣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推進農村環境治理,大力發展富民產業,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綠色發展之路。圖為7月11日清晨,嘉禾縣晉屏鎮一帶鄉村,村莊、田園、公路在晨光下構成一幅美麗畫卷。
黃春濤 攝
刊於《人民日報》2022.7.12 第4版
夜班編輯:
田成塊、地見方、渠相連……攝影師俯瞰鄉村,利用構圖,敏鋭地提取出畫面中的幾何構型,創設出特殊的美和形式感。由近及遠的道路曲線蜿蜒,巧妙地引導讀者視線;星羅棋佈的屋舍在山之腳、在田之畔、在鄉路旁成簇成團,產生一種行雲流水般的藝術感。柔和舒緩漸變的線條,勾畫出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綠色發展之路。
——要聞四版 陳亞楠
近年來,青海省堅持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相統一,加快推進清潔能源建設。截至2021年底,青海全省電力裝機中清潔能源佔比90.83%,保持在全國前列。圖為近日拍攝的位於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切吉西風電場,該風電場海拔超3000米,總裝機容量達348.5兆瓦。
人民日報記者 伊霄 韓春瑤 攝影報道
刊於《人民日報》2022.7.13 第1版
夜班編輯:
風電機組筆直矗立在山下田間,高低參差錯落,場面蔚為壯觀。近處是金黃燦爛的田野,遠處是若隱若現的羣山,而風電機組正夾在這些自然景象之間,彰顯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觀能動性,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願景。
——要聞一版 劉念
7月7日,四川瀘州敍永縣敍永一中的項目建設工地,一名建築工人在休息間隙喝水。
受副熱帶高壓影響,7月初以來,我國多個省份出現35攝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氣。夏日炎炎,勞動者不畏酷暑、堅守一線、揮灑汗水,保障生產有序運轉,守護羣眾生活安全。
蘇忠國 攝
刊於《人民日報》2022.7.13 第2版
夜班編輯:
圖片聚焦高温下的勞動者個體,畫面真實生動,有感染力。臉頰的汗珠、飛濺的水花,以小見大,刻畫出了炎炎夏日無數工人們不畏酷暑、堅守一線的敬業態度和奉獻精神。
——要聞二版 劉温馨
7月11日,內蒙古自治區青少年冰雪冬令營開幕式在呼和浩特體育中心綜合館舉行。圖為當日,小學生進行趣味冰球表演。
丁根厚 攝
刊於《人民日報》2022.7.14 第1版
夜班編輯:
冰刀飛舞,運動火熱。這是一張頗有現場感的好照片,既定格了輕盈流暢的動態時刻,又展現了冰雪運動的無窮魅力。北京冬奧雖已閉幕,卻在更多青少年心中種下冰雪運動的種子,為大眾冰雪留下豐厚遺產。
——要聞一版 張帥禎
每年6月至7月,四川阿壩縣麥昆鄉萬畝油菜花成片開放,進入最佳觀賞期。據該縣文體旅遊局統計,今年賞花季旅遊人數已達29.74萬人。圖為近日,成片金黃的油菜花美不勝收。
王長生 攝
刊於《人民日報》2022.7.14 第2版
夜班編輯:
畫面豎幅構圖,層次豐富,色彩明亮,前景的油菜花田金黃燦爛,中景的民居住宅安然恬靜,遠景的樹林草甸一望無際,營造出一幅美不勝收的鄉間田景。
——要聞二版 劉温馨
近日,福建省永春縣迎來了荔枝成熟期。圖為7月13日,永春縣岵山鎮的農民在採收荔枝。
黃萬成 攝
刊於《人民日報》2022.7.14 第4版
夜班編輯:
一束束金色光柱透過密林,將勞動者忙碌的身影勾勒出夢幻般的金邊,在觀者心中引發美好的寓意和聯想。以物觀物,性也;以我觀物,情也。一切景語皆情語,攝影師對光線的運用,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要聞四版 陳亞楠
江蘇常泰(常州—泰興)長江大橋主航道橋採用主跨1176米斜拉橋,集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際鐵路為一體。目前,大橋正加緊施工。連日來,當地持續高温,工人們“幹兩頭、歇中間”,避開午間高温時段進行施工,保障工程進度有序推進。
圖為7月13日晚,常泰長江大橋6號主塔建設現場燈火通明。
陳暐 攝
刊於《人民日報》2022.7.15 第2版
夜班編輯:
在燈光照耀下,位於畫面中央的大橋主塔屹立水上,氣勢磅礴。畫面主體突出,大橋處於近景,經裁剪後僅保留其正在施工的上半部分,為向下延伸的橋柱和四周寬廣的水面提供更多想象空間;畫面結構清晰,具有對稱美,經過的船隻讓畫面層次豐富,增加了趣味。看內容,連日高温,工人避開白日高温,夜晚抓緊施工,亮如白晝的燈光更烘托出了熱火朝天的工作景象。
——要聞二版 郭雪巖
京族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世居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我國大陸海岸線西南部——廣西東興市江平鎮。京族哈節、京族獨絃琴藝術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圖為演奏獨絃琴。
黃雪娟 攝
刊於《人民日報》2022.7.15 第4版
夜班編輯:
獨絃琴只有一根弦、一根搖桿,便能演奏出6個音區3個八度,它的音色柔和優美,表現力極為豐富,可獨弦成曲。但是,如何利用圖像來表現這一深富地域文化特色的琴音?行雲流水般的琴聲,與海風共舞、與海浪共鳴,瀰漫在時空的應和中——百年以前,京族的先民們,正是受到桅杆與繩索、櫓與船搖擺碰擊的發聲啓迪,才創制了獨絃琴這一古老的樂器。參酌歷史、妙用“統覺”,觀者目睹畫面,彷彿耳聞獨絃琴高妙絕倫的奏響和吟唱。
——要聞四版 陳亞楠
本期統籌:張曄、婁霄霄、趙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