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園建設是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高教學工作質量的有效抓手。近年來,神木市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以“互聯網+教育”為契機,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提檔升級,不斷推動教育向現代化方向邁進。
截至目前,全市先後建成榆林市“智慧校園”示範學校2所、神木市“智慧校園”16所,所有學校“三通兩平台”實現了全覆蓋,辦公電腦實現了全配齊,觸控一體機實現了班班通,並按照標準配齊配強了微機室、廣播室、電視台等信息化功能部室。翻轉課堂、專遞課堂、平板教學、VR教學、“互聯網+集體備課”等模式已在全市成功推廣應用。
“玩轉”智慧課堂 讓教學更高效便捷
“同學們,請大家在自己手中的平板電腦上找出2的倍數,並畫出線路圖。”近日,走進神木市第十一小學,五年級四班正在進行着一堂與眾不同的數學課,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每位學生都能熟練操作平板電腦,快速完成老師佈置的課堂任務。
2020年,神木市第十一小學被評為榆林市“智慧校園”示範學校,智慧課堂已成為該校師生的常態化課程。課堂上,平板電腦的使用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可隨時共享屏幕內容,一鍵發佈隨堂練習,檢測課堂效果,既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創設了生動的教學氛圍,又實現了課堂教學的智能互動和教學信息的雙向流動,有助於教師適時判斷學情。
“學生能及時地將自己的答案上傳給老師,便於老師掌握和判斷學情,智能有趣的授課方式,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地呈現出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正如第十一小學教師劉志剛所説,智慧課堂讓不少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更大的興趣,大家覺得這樣的課堂生動有趣,便於知識的掌握和記憶。
“智慧校園建設給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變化,學生更喜歡這樣的課堂,課堂上他們可以學中玩,玩中學。老師們上課也只需要一個賬號,拿手機掃一掃就可以了,非常方便,各種教學資源豐富多彩。”據市第十一小學信息處主任王磊介紹。
在智慧校園建設過程中,為了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市第六小學86個教學班全部安裝了智能錄播系統,教師可以一鍵將課堂教學進行錄製和直播,錄好的課程資源自動推送至學校資源服務器,經教導處確認為優課資源,還可推送至全校進行觀摩學習。
“回放錄製的課程,既可以幫助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提升教學水平,還可以幫助學生複習重點難點,夯實學習成果。疫情期間,智能錄播系統還有力地保障了我校‘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工作的有效開展。”第六小學信息處主任劉會生説。
“互聯網+” 促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互補
“我們跟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幾所名校組建了研修共同體,共同探討教學中遇到的困惑,以促進雙方教師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第六小學副校長馬補清介紹。
為促進教育資源的共享與互補,讓更多的學生享受到優質的教學資源,神木市第六小學通過與各大名校建立廣泛的聯繫,發揮名師名課示範效應,利用網絡課堂的形式開展“異地同課”“異地共研”。期間,該校按照“引進來,走出去”的思路,實施教育結對幫扶政策,將本校優質課程資源和名師資源同聯合體內薄弱學校進行分享,促進神木城鄉教育資源共享、教學共研、信息互通,助力推動全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此外,作為榆林市“智慧校園”建設示範學校,神木市第十一中學巧借互聯網,通過完整、系統的學情分析,全面實施大數據“診斷”教學,在課堂教學、學科教研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真正達到了精準教學的目的。
為了保證廣大教師在教學中熟練掌握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神木市還將信息技術能力達標納入教師考核,全面實施信息技術教師專業技能提升計劃,每年定期開展信息技術業務培訓。截至目前,在全市範圍內,培養和選拔了一批理論水平高、業務能力強、奉獻勁頭足的專兼職信息技術管理員,保障了全市教育信息化設施設備的正常運行,併為廣大教師開展智慧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指導和服務。
“今後,我們將按照教育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找準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新策略,牢牢抓住‘應用’這一核心,促進‘四大工程’提質增效,推動教育信息化轉段升級,邁向2.0時代。大力發展創客教育和智慧校園建設,培養創新型人才,不斷提升校園信息化水平,為早日實現教育現代化作出更大努力。”神木市教體局副局長孟光熠表示。(來源:神木新聞網)
【來源:榆林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