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二年(1724)底,雍正的寵臣,雲南藩司李衞發現安南居然蠶食了開化府一百多里疆土。
安南,越南古名。安南得名於唐代的安南都護府,自公元前3世紀的中國秦朝開始成為中國領土,北宋時,越南才成為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也就有了以後的中越邊界問題。
開化府是雲南東南邊境和越南接壤的一個府,其東、南、東南、西南都和越南接界,南部至邊界大賭咒河(今越南黑河)二百四十里。
雲南因開採開化府逢春裏都竜銅礦而清查地界,發現安南方面以小賭咒河混稱原來為界的賭咒河,侵佔內地土地、人口,已經四十多年了。
李衞急忙上報給雲貴總督高其倬,高其倬也是大吃一驚,他認為“銅礦事小,疆境事大”,一面知會安南國王,一面委派下屬進行詳細調查。經過調查發現安南不止侵佔了中國一百二十里領土,而是二百四十里。高其倬上奏摺給雍正,主張依據舊界,將安南佔領的疆土全部收回。
但雍正皇帝似乎對此興趣不大,並告誡高其倬説:"交趾舊界有遠近互異等情。朕思柔遠之道,分疆與睦鄰論,則睦鄰為美;畏威與懷德較,則懷德為上。據云,都龍、南丹等處在明季已為安南所有,是侵佔非始於我朝也。安南自我朝以來,累世恭順,深屬可嘉,方當獎勵是務,寧與爭尺寸之地,況系明季久失之區乎?其地果有利耶,則天朝豈宜與小邦爭利!如無利耶,則又何必與之爭!朕居心惟大公至正為期,視中外皆赤子。且兩地接壤連境,最易生釁,尤須善處以綏懷之,非徒安彼民,正所以安吾民耳。即以小溪為界,庸何傷?貪利幸功之舉,皆不可為訓。悉朕此意,斟酌行之。"
雍正皇帝之所以持這種態度,是因為當時清王朝和安南屬於宗藩關係,雍正以“天朝”自居,抱着“天下一家”的理念來處理和安南的邊界糾紛。因而主張睦鄰友好,懷柔遠人,不計較“尺寸之地”。
高其倬弄清雍正的真正意圖後,不再堅持“朝廷境土,臣以尺寸為重”。高其倬屈服後,耿直的李衞站了出來。
李衞冒着被處分的危險,毅然上疏,奏請朝廷與安南清查邊界,收回失地。
雍正看後,龍顏大怒。在奏摺中竟批示了十四處,幾乎全是斥責李衞的話。
雍正用“一無可取”給李衞的奏摺定性,認為李衞“所見偏狹,涉於尚氣,甚不合宜”。
當李衞指出安南“犬羊之性,畏威而不懷德,結怨而不知恩”時,雍正斥責李衞説:“安南於外夷之中,尤稱文物之邦,其人果皆犬羊之性乎?若然,則與犬羊又何難下焉,斯語謬矣!”
現在看來李衞對安南的判語是多麼正確,可惜無論當時的雍正還是後來的一些人都沒看清這一點。
當雍正還抱着“天下一家”的思想,想要懷柔遠人時,越南已陳兵邊境了。
雍正六年正月,雍正把安南侵佔土地全部賞予安南,安南“感謝天恩,喜愈望外”。雍正認為,如此一來,“不但該國生生世世感戴,天下後世亦傳為美談矣”。
雍正只是做了個春秋大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