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大明風華》中, 仁義厚道的朱高熾, 為何死後卻用5位妃子殉葬?

由 圖門耘 發佈於 經典

歷史上的朱高熾,堪稱“朱家人”中的“另類”!

因為無論朱元璋,還是朱棣,哪怕建文帝朱允炆,其實都是弒殺之人,朱元璋和朱棣就不説了,説下建文帝,他撤藩之時非常狠,有人誣告他叔叔朱柏謀反,建文帝就命朱柏進京來,好好解釋一下,結果嚇得朱柏一家自焚而死!


此事連史書都為朱柏喊冤。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言,也難怪朱棣用裝瘋這個辦法,騙過建文帝,最終發動了靖難之役,不然他也就活不了命了。

但朱高熾卻跟前面幾位大明帝王都不一樣,不但外形——非常胖,而且脾氣和理念等,也都處處顯着一股仁君之風,所以死後廟號“仁宗”,實至名歸。


那麼《大明風華》中的朱高熾呢?同樣,也把他當成了“朱家另類”。

且幾乎所有的笑點,都圍繞着朱高熾設置的。畢竟一羣狠人裏,出了這麼一位“懦弱”的太子,自然就顯得別緻,有看頭,且還能做戲——因此,才有了“朱家五活寶”之稱。也由此顯出了朱高熾的仁義和厚道。


比如,朱高熾救幼小的胡善祥,及後來他推動赦免靖難遺孤,反對朱棣窮兵黷武,以天下百姓為念,及至稱帝后“仁者無敵”給朱高煦挖了大坑,這才有了朱瞻基,輕鬆剿滅漢王謀反。

那麼歷史上的朱高熾,是否真如《大明風華》中,所表現的這般仁義厚道呢?


這就要從朱高熾和朱高煦的太子競爭説起了。因為與其説這是帝王之爭,不如説是“路線之爭”。這點只要看一下,兩人身後的支持者就一清二楚了。

朱高熾由於身體原因,每當朱棣出征時都被留守。所以他身邊幾乎都是文臣,比如楊士奇、解縉等。這就使得朱高熾,不間斷地受到了“仁義”影響,因為這是文臣們最期待的,同時也是朱高熾最可行的辦法。

誰讓你不能打仗呢?就只能從文,從仁!是典型的環境影響人。


朱高煦一直跟着朱棣,戰功滿身,他身邊都是一羣武將。也就是説,在他的視野和認知中,老爸朱棣才是真正的帝王風範。自然當他再看大哥朱高熾時就異常不順眼——我們朱家人裏,咋會有這種假仁假義?

故而,漢王朱高煦為何誓死都要爭皇帝,就是因他所處的環境造就,認為大明朝就應徵伐四方,武力解決為上。這其實才是這對兄弟爭鬥的根本。朱棣其實是偏向朱高煦的,多次表達出對朱高熾的不滿。


比如一次,朱棣跟徐皇后的家庭私宴中,朱棣一見朱高熾就是一通訓罵,連徐皇后都擋不住,最後指着兒媳,也就是朱高熾的老婆,張皇后説:“此佳婦,他日當承我家,脱微此,廢爾久矣。”

即,要不是看在你老婆這麼賢惠、能幹的面子上,我早就廢了你這太子了!

朱棣為啥這麼敲打朱高熾?就是因朱高熾幾乎處處跟他擰着來,根本不理解為何自己,這麼玩命征伐,以至於最後,朱棣死在了北伐漠北的路上。


不過還有疑問,既然朱高熾這麼仁德,為何他死後卻還要用五位妃子殉葬?分別是:恭肅貴妃郭氏,恭僖順妃譚氏,貞惠淑妃王氏,惠安麗妃王氏,恭靖充妃黃氏!


其一、如上面的解釋,朱高熾的仁義和厚道,是因自身條件限制,環境的影響導致。倘若他也能衝鋒打仗,斷然不會如此!這隻能説明,仁義和弒殺,是一面硬幣的兩面,缺了那一面,都不成立。有了朱棣是弒殺,才能有朱高熾的仁義!

其二、朱高熾幾乎全盤推翻了朱棣的路線,而殉葬這種制度,又是朱元璋定的規矩,他已經反了老爸,豈能再反爺爺?

況且朱高熾在位才9個多月就去世,殉葬這事在帝王眼中,是屬於小事的!所以這才有了仁義厚道的朱高熾,也搞了活人殉葬。好在最後,活人殉葬的制度,被朱祁鎮喊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