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報道,浙江蕭山一位家長和語文老師為一個字吵了起來——該家長的孩子在蕭山一所小學讀書,語文考試有一道拼音填空題,孩子填的是“想象”,被老師打了一個叉。老師認為,“想像”才是正確答案。
這位老師很敬業,還在家長羣裏作出了詳細解釋。他説,“想象”和“想像”的糾纏不清,以1986年為分界線。1986年前是“想象”一統天下;1986年重新公佈《簡化字總表》,恢復了“像”字的使用,“想像”開始崛起。
但是,老師越解釋,這位家長越疑惑。他找來了2005年商務印書館第五版《現代漢語詞典》,其中註明“想象”和“想像”兩種寫法都對。但和那位老師解釋的恰恰相反,這版詞典裏“想象”是主詞條,並註明“也作想像”。
這件事令我感慨的地方在於,即使權威的詞典規定“想象”和“想像”兩者可以通用,但在那位老師那裏,仍然只能有一種標準答案。在這裏我並沒有批評該老師的意思,他也許只是遵循當地教育體系給出的某種標準。教育中“標準”力量的強大,由此可見一斑。
現實生活中,各種奇葩的、顛覆人們想像的考試題目,是一種堅硬、鋭利而真實的存在。 比如有人談到,曾見到過這樣的題目:“《水滸傳》第102頁的內容是什麼?”——相信很多人會被這樣的“神題”雷倒。《水滸傳》有不同版本,字號大小會影響“102頁”的內容;是否縮減版、紙張大小、有無插圖等都會影響“102頁”的內容,叫學生如何作答?再説,即便是統一版本,讓學生知道“第102頁內容”的意義又在哪裏?
我藉此想説的是,教育改革是個太大的題目,千頭萬緒,但我們總可以從一些可操作的小切口入手,起碼,可以從一張試卷、一本教材開始,使之更好地與想像力、創造力相對接,引導人們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