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大高考工廠”再創佳績
2020年毛坦廠中學高考再傳喜報:
★本科達線人數超10176人,連續七年突破萬人大關!
★600分以上290人!
★理科最高分674分!
毛坦廠中學近年高考成績:
2018年
2019年毛坦廠中學高考成績也是喜人的:
★本科達線人數超11000人,連續六年突破萬人大關!
★600分以上146人!
★理科最高分701分,位列全省第5名!
★毛坦廠中學理科、文科本科達線率分別為95.5%、68.4%!
或許,毛坦廠中學今年的低調出徵,並沒有影響到考生的成績亮眼。
2020,毛坦廠中學“最低調”的一年,沒有了萬人送考。疫情影響,當安徽大部分地區放松管制,毛坦廠鎮依舊保持高壓,嚴禁非考生家長進出。
而往年聲勢最浩大的萬人送考儀式,今年也縮減了規模,高考前7月5日送考現場,只有數百人打傘為考生送行。有家長高聲呼喊、流淚目送,也有的穿上旗袍、寫好對聯預祝旗開得勝……
2020年7月5日,送考儀式與送別人羣。韓振 攝
高考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很多家庭的孩子要藉助高考改變命運。於是,便出現了各種以高考為首要目標的中學,它們大多以魔鬼式訓練聞名,並在高考戰場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人們形象地稱為“高考工廠”,毛坦廠中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毛坦廠不生產毛毯,也見不到一台車牀和一座冒着青煙的煙囱,但這裏依然被稱為工廠。
毛坦廠中學的出名不是因為重點大學的升學率和考上清華北大的數量,而在於這所學校通過一年的補習,使得很多第一年因為高考失利而無法進入大學的考生實現了自己的本科夢。
每年8月,有數萬名復讀生被送到這裏,像原材料一樣在毛坦廠中學的高考車間裏擠壓、鍛造、打磨成形,來年6月被製造成“高考考生”大量出品,向高考奮力地發起第二次衝刺。
作為知名“亞洲高考工廠”,毛坦廠中學近幾年的本科升學人數超過了萬人規模,雖然在清華北大的錄取人數上很少,且常常遭到吐槽。但該校的本一上線率已經達到了65%,二本率更是超過了95%!而之所以毛坦廠中學的復讀生能夠實現人生的蜕變,除了環境,和自身努力也分不開的。
毛坦廠中學門口感人四幕,淚奔……
萌娃陪讀3年,每天在校門送飯
視頻中,萌娃在學校門口和學生們一起吃飯。據瞭解,萌娃名叫小家淇,3歲的她已經陪讀3年了,在4個月大時,她跟着奶奶一起給小叔叔當陪讀。奶奶稱小家淇很懂事,每天都到學校門口和小叔叔一起吃飯,還主動給小叔叔夾菜,吃完後還會主動收拾餐具。
77歲陪讀爺爺想老伴抹淚
5月7日,安徽六安,胡爺爺家住蚌埠市,他今年77歲了,去年8月到毛坦廠中學陪孫子讀書,幫孫子做飯洗衣服,閒暇時賣點雜貨。胡爺爺來陪讀了,老伴只好一個人留在家裏守家。胡爺爺説自己已有3個月沒回家,非常想老伴,每天都給老伴打電話,最大的希望就是孫子考上一個好學校。
而胡爺爺陪讀的日子也不好過,開始的時候胡爺爺很不適應,每天幫孫子做飯洗衣服,忙完這些瑣事以後,在人生地不熟的六安他連個説話的人都沒有。後來,胡爺爺開始利用閒暇時賣點雜貨。
胡爺爺的家人只希望他陪孩子讀書,照顧好孩子的日常生活就行,因此他們非常反對胡爺爺擺攤賣雜貨。胡爺爺覺得賣雜貨可以讓自己忙碌起來,這樣就不會那麼想家了。
接着胡爺爺就用一塊木板改裝了一個手推車,賣些日用品。不過胡爺爺可是分得清自己身份的,他知道自己來這邊是陪孫子讀書的,任務就是照顧好孫子。
所以每天早上六點孫子吃完早餐上學去了,胡爺爺這時開始出門擺攤。然後到了中午10點,他再趕回出租屋準備午飯。孫子吃了午飯去上學了,他再推着手推車出門擺攤。總之他擺攤的時間,有個前提,不能耽誤孫子吃飯的時間。
每天晚上和孫子一起吃完晚飯,胡大呀洗漱完以後,看着正在挑燈夜讀的孫子,他心裏既覺得心疼又有一絲安慰。這樣充實的日子,胡大爺雖然表面不再覺得孤獨,但是心裏還是想家、想老伴。
説到這個胡大爺無聲地哭了。從春節結束回到這邊,胡大爺已經有3個月沒回家了,雖然每天都和老伴通電話,但是他還是非常想老伴、想家。
胡大爺用手抹掉眼淚,他笑了一下才説,這些其實都不算什麼,只要孫子這次可以考上一個好學校,這些辛苦也就都不值一提了。他説完抬頭望着天空又説:“快了,還有一個多月這樣的日子就結束了。”
他這句話好像是在説給記者聽,又好像在説給他自己聽。胡大爺最大的希望就是可以考一個好一點的學校,這樣也不枉他這大半年的付出。
人生本就很短,但因某些原因我們又不得不分離,而分離是為了更好的相見。胡爺爺因為思念老伴而落淚,讓人看着忍不住也跟着淚目。對於普通家庭來説高考仍然是最公平和成本最低的改變方式,這是兩代甚至三代人的努力與期盼。
一年做5000多張試卷,時間緊不敢生病
一個毛坦廠中學的學生説,自己一年要做5000多張試卷,試卷堆起來有1米高。
在記者的採訪視頻中,毛坦廠中學的這位學生展示了自己這一年來做過的所有試卷,摞起來有一米多高。他還介紹到,每天學習到凌晨2點,為了提高免疫力,經常提前買些藥吃,因為在毛坦廠中學學習時間緊張,不敢生病。
復讀生有多苦?
每天學18小時,吃飯最多10分鐘
毛坦廠中學之所以那麼出名,主要原因還是它的高考成績出眾,雖然毛坦廠中學每年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沒幾個,但是它的復讀生提分速度之快,卻是沒幾所中學能夠比得了的,頭年300多分,復讀一年500多分的考生大有人在!我覺得,毛坦廠中學復讀生之所以提分那麼快,和它的管理模式是分不開的,毛坦廠中學的學生非常辛苦,每天早上5點多起牀,夜晚十一點多睡覺,每天的學習時間都在18個小時左右。
對於毛坦廠中學的學生來説,時間是最寶貴的東西,為了節省時間,不少學生中午吃飯都是由爸媽送到學校門口的,十分鐘不到就吃完了,對於不少學生來説,每天要做大量的試卷和習題,就是連上廁所都要抽時間!
孔陽是毛坦廠中學的復讀生,去年高考成績雖達到二本線,但他覺得自己能力不止於此,決定復讀,今年成績差不多能上安徽大學,他直言毛坦廠中學確實讓他的成績有了很大的提升,他最感謝的就是爸爸把他送到了毛坦廠中學,其實和他想法相同的學生還大有人在。
孔陽的父親是退伍軍人,放棄工作來陪他。兒子一天學習18小時特別辛苦,吃飯最多10分鐘。
毛坦廠中學的高三學生,幾乎天天都在考試,因為以考代練是最有效的複習方式。雖然很多人批判毛坦廠中學的教學模式,覺得它們扼殺了學生的天性,讓不少學生淪為做題機器,能力沒有提高。其實這種看法是片面的,對於不少農村的學生來説,能夠考上一所不錯的大學,未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藉助高考改變人生命運。這,又有什麼錯呢?
如果再選一次,我還會來這裏
筱琪,安徽六安,毛坦廠中學
成績太差,不想復讀,是我當初來到毛中的原因。
學校的宿舍是十人一間,沒有洗澡間,澡堂離宿舍很遠,學生們都選擇在食堂吃完飯後打點熱水,帶回宿舍洗澡。
宿舍的空間不大,留給學生吃飯洗澡的時間又只有35分鐘,所以大家基本直接在宿舍的過道里一起進行洗漱,也沒有什麼要害羞或者避諱的地方,大家都是速戰速決。
毛中的一天從早晨6:00開始,直到22:30下晚自習。就時間表而言,毛中的確比一般中學要嚴苛一些,但並沒有那麼大差別。要説毛中最厲害的,還是老師。
毛中的課堂永遠有一個“旁觀者”——班主任,在上課的時候班主任會坐在監控前觀察學生們的一舉一動,以便知曉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晚間會找他認為有問題的學生“談話”。
被老師盯上的學生往往都會得到“特殊照顧”。我被英語老師盯上過,她每天叫我上黑板聽寫,如果寫不出來就會被罰站一個星期,從第一節課站到晚自習下課。
這三年最大的遺憾,是沒交到什麼朋友。在毛坦廠,男女生基本不怎麼接觸。班主任會通過監控觀察,對有戀愛“苗頭”的學生進行打擊。許多學生為了避嫌,乾脆不與異性接觸。
我們班104個人,有50多個沒考上。但是復讀班不一樣,復讀班一般只有不超過10個人會考不上。我的十個舍友只有四個考上了大學,其他人選擇了復讀,我考上了二本。
如果再讓我選一次,我還會來毛中讀書。我以前很討厭父母,討厭上學,對關乎自己的未來的事情感到無所謂,甚至差點誤入歧途。
但是毛中用強制,告訴我要靜下心來。她讓我慢慢改變。雖然我最後考得也不好,但是起碼現在我可以做一個正常的大學生了。
高考前夕,在安徽六安毛坦廠中學,書桌上隨處可見“備考感言”。
到處都可以看到激勵學生的口號和標語
白巖松:我不會嘲笑毛坦廠中學
很多人嘲笑毛坦廠中學。嘲笑它“愚蠢的迷信”:送考大巴車牌號“91666”,希望考生“就要666";開車的師傅姓馬,屬馬,寓意“馬到成功”;學校附近有一棵“神樹”,每年高考之前的那個農曆十五,家長都要去拜“神樹”……
很多沒有去過毛坦廠中學的人,説那裏的教學樓設計“像哲學家邊沁所設想的環形監獄”,每個學生就像犯人一樣置身於無所不在的監控之中,沒有手機、沒有電視、沒有戀愛、沒有休閒、沒有懈怠……教師就像教官或監獄長,可以以督促學生學習為由褫奪學生的一切權利,而學生一個個則乖巧如犯人。
他們還嘲笑學生們努力的虛妄和徒勞無功:“有的孩子在這裏復讀多年,耗盡了家庭的財富、熬幹了父母的精力、枯槁了自己的心志,但終於能夠躍出龍門。但他們很少能夠想到,中國的高等教育已經越來越昂貴,一旦走出大學校門,馬上成為漂泊在城市和鄉村之間的邊緣人:天堂的確不遠,但永遠不可觸及;鄉土雖然貧瘠,卻再也無法回頭。”
他們覺得,毛坦廠中學的多數孩子們拼盡一切很可能只是上了個三流本科,但當下“大學生”這一頭銜含金量越來越低,畢業後發現工作還是那麼難找。本想着借讀書“從而逃脱瓦匠和裁縫的命運”,不料命運改變不了,浪費了時間和精力不説,反倒被這種監獄式管理“毀滅了天性”“奴役了精神”,“無法回頭”。
這些批評和嘲笑,似乎沒有什麼違背事實的地方。不過,如果你質問這些作壁上觀的評論者,既然毛坦廠中學是可笑的,那他們是否能為這些孩子提供更好的出路和選擇呢?他們無言以對。他們高高在上地嘲諷,已然忽略了一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事實——對於那些孩子來説,進入毛坦廠中學,是當前所能做的最不壞的選擇。
白巖松曾在一次採訪中表達了對“亞洲高考工廠”——毛坦廠中學的理解:
白巖松:有些高考名校,我持中立態度,不一定讚賞,但是也不好直接批評。有的中學門檻很高,有很多官家子弟、富家子弟,想進去得託人找關係,費盡心思,沒有一定的財富,沒有一定的權力進不去。
但還有一類學校,比如毛坦廠中學,我無論如何做不出任何嘲諷的事情。去年媒體炒毛坦廠炒得很熱的時候,我讓我們的記者去了一下。記者回來就改變了我的看法。
新京報:改變了什麼看法?
白巖松:毛坦廠中學它有相當大的比例是打工家庭的孩子。你想想,能把院牆外的柳樹當神樹去祭拜的,都不是富裕的父母。
想起毛坦廠真的讓人掉眼淚。上萬人守着大客車,送孩子出發去參加高考。在這樣的一個人浪當中,寄託的是一個又一個非常普通甚至卑微家庭的夢想,還把夢想放在高考上,這是好事兒,別破壞它。
新京報:但很多專家學者質疑毛坦廠中學,稱它是高考工廠。
白巖松:我們不能因為有一些畫面跟我們的認知不一樣,就説“看,多愚昧,還拜神樹”、“不就一高考嗎?還上萬人送別”等等。
我對毛坦廠中學充滿理解,特別是當你瞭解到這一個又一個毛坦廠中學的孩子的背後是哪樣的家庭。我們不一定完全認同這裏涉及到的教育體制、應試教育等等東西,但是我願意用温情去面對毛坦廠中學。我祝福這些普通的家庭。
“高考工廠”
使無數平民子弟避免進入工廠
有人説,這樣的教育模式是“泯滅人性”的。甚至有些城市的老師如此“嚇唬”學生:“你們不好好讀書,以後就去毛坦廠中學復讀班。”
可我覺得諷刺的是,恰恰是這些被稱為“高考工廠”的地方,使無數平民子弟避免了進入工廠的命運;也恰恰是這些被認為泯滅人性的地方,讓人有可能活得更有尊嚴、更像人樣。
是進真的工廠,還是進一所叫毛坦廠的工廠?此外還有沒有第三條路?來毛坦廠中學的孩子,絕大多數來自農村、小城鎮的中下階層家庭。對他們來説,要想過得比上代人好,靠什麼?只有高考。
同樣是高考失利,有人把孩子送到國外,有人送到毛坦廠;還有人送到東莞的製衣廠、廊坊的印刷作坊——真正的工廠。在那裏,是沒有人整天看着你背書做題,也沒有人説你學習不好,讓你很沒面子,或者沒收你東西。真的沒人再為學習為難你了。當然,也沒人在乎你能不能上大學了,沒人在乎你有沒有未來,你不再被當作一個18、19的大孩子了,你只是一個合格或不合格的勞動力。人們關心的是,今天你幹了多少活,跑了多少單,週末能不能加班。
那時候的你,會不會想念有一個叫毛坦廠中學的地方,想念那個曾經摺磨你的地方。
其實,像毛坦廠這樣的“超級中學”並非個例。很多縣城高中的同學都這樣描述自己的高中生活:5點半早起的自習,上到10點半的晚自習,很普遍。毫無疑問,這裏的管理只是更加嚴格而已,這樣的教育模式在各個高考大省十分常見。學習ge認為,這種現象背後,折射的仍是城鄉差距這一現實。
奔赴考場的毛坦廠學子們,坐在大巴上和送考的父母揮手告別
以毛坦廠中學為例:80%的毛坦廠中學本部學生來自農村。他們在初中時期接受的教育質量比不過城鎮學生,能夠考進這所安徽省重點中學已着實不易。而在安徽這個高考大省,應屆高考生一本率僅10.12%,不到北京的一半;211錄取率,北京達到12.5%,安徽僅為3.5%。而省內大城市又如黑洞一般吸取各種資源,導致城鄉間教育投入差距過大。農村學生如何通過讀書來改變命運?秘訣無他,只有毛坦廠中學老師常説的一句話:“兩橫一豎,幹!”
毛坦廠中學由於生源質量問題,很難成批培養出被北大、清華錄取的學生,考上二本的學生比例最高。即便這樣,也意味着這些農村孩子的命運在發生改變,有可能實現社會階層的上升。想想看,如果考不上大學,孩子們就只有和父輩一樣打工做小生意一條路了。
毛坦廠中學的孩子不僅僅要與省內的其他幾所超級中學的考生競爭,他們還要與來自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的優質學校的學生競爭,先天不足的他們,只能以無數倍的努力——這種努力因用力過猛而近乎扭曲和異化,來儘可能地彌補與他人之間的差距。
但是,這種差距並不會止於高考。即便毛坦廠中學的孩子們能夠幸運地考上北大,他們與大城市學生的資源差距、人脈差距、文化差距,還將繼續延伸到他們日後的大學生活、畢業之後的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他們將始終在起點上慢人一拍,“我花了18年時間才能一起和你在這裏坐着喝咖啡”,他們奮鬥的終點也許只是別人天生就具備的起點。即便是這一起點,也僅僅是少數人能夠抵達,更多人上着三流本科,畢業後成了一名普通的職工,依舊奮鬥在底層。
即便高考這條路如此難走,但它卻是毛坦廠中學的孩子們,包括千千萬萬一般家庭子弟唯一可以選擇的,這是他們僅剩的自我救贖方式。
除了瘋狂的努力,他們無以為盔甲。
對於毛坦廠的孩子來説,起點在哪裏,就從哪裏開始奮鬥起。好的條件,不能等待誰來賜予,不如自己去創造。所以,對於這些毛坦廠中學的孩子們來説,最起碼在這裏學會了要為自己奮鬥。在最好的年紀為自己搏一把,也是種財富。
不少評論者天真地以為,如果學生不進入毛坦廠中學,反而能夠避免“天性被毀滅、精神被奴役”,好像他們的前途一片大好光明。真是如此嗎?
那請這些評論者告訴我,沒有任何知識和文化的農村青年,他們更普遍的下場在哪裏呢?在各種直播間呈現出的精神迷惘和空虛裏?在大山深處的封閉和絕望裏?在流水線上夜以繼日的機械勞作裏?在大城市不斷冒出的建築工地裏?在一次次因野蠻和無知導致的刑事案件裏?……
考出去不一定有出路,但不考出去,肯定沒有出路!毛坦廠中學的絕大多數孩子沒有出國留學、保送、“拼爹”等第三條出路。“考出去”是唯一的目的,為了這一目的他們無所不用其極,你説這是功利、壓抑天性、精神奴役,其實它只是絕境中打碎牙齒和血吞的求生本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絕地求生!
毛坦廠中學承載了
太多普通家庭改變命運的夢想
高考,或許不能改變命運,但這是多數普通家庭孩子改變命運的最好途徑。
雖然毛坦廠中學很少有學生考上清北,但是對很多復讀的學生來説,考清華、北大本來就不是他們的目標。
他們經過在毛坦廠中學復讀一年,只要高考成績能有較大提高,考上個一本或二本就實現自己的“大學夢”了。
毛坦廠中學的學生大多是高考落榜的復讀生,學生的原有基礎並不是很好,這和與毛坦廠中學同樣有名的衡水中學只接收優質復讀生源不同。能取得這麼高的一本、二本上線率,已屬不易。
這使得更多的高考復讀選擇了毛坦廠,低進高出,是毛坦廠中學最大特點,很多學生一年復讀提高分數100分以上,這也是很多家長和考上最為看重的。
毛坦廠給了差生一個絕地反擊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中國門》中有這樣一段話:“人生要不停地打開一扇扇門。一扇門代表一個世界。傳統中國,科舉考學像一道窄門。讀書讀得好的,就可以做官,有功名,得富貴。當代中國,通過讀書改變命運,仍然是大多數孩子的唯一選擇。”
就連曾猛烈抨擊教育體制並退學的作家韓寒,也開始反思目前學習、高考的重要性,他曾發微博説:
“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説明我在一項挑戰裏不能勝任,只能退出,這不值得學習。”
“對於大部分普通家庭來説,根本沒有必要去羨慕英美的教育體系,而應該慶幸在中國。因為相比社會階層已經非常分明的發達國家,跨越階層要困難得多。而在中國,只要夠努力,孩子依然有很大概率去衝破次元壁,去到更高的地方。”
你需要關注的,是能否成為一個拼命的自己!
這就是毛坦廠中學帶給莘莘學子的希望與力量,也是帶給全社會的正能量!
有此,足矣!
毛坦廠中學承載了無數學子對未來生活的期盼和夢想,是對現狀的不屈服和絕地反擊。
那份改變命運的夢想沉甸甸,令人心酸落淚,卻又有擋都擋不住的光芒!
毛坦廠中學一班級教室內的條幅
end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絡,中國人的一天,新聞晨報,梨視頻,中國教育在線,六安新週報,米粒媽頻道,叮噹派,梨視頻,薑汁滿頭,商業週刊中文版,新華每日電訊,FT中文網,作者曾於裏!高中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