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網導讀】細心的父母會發現,孩子三歲以後,常常會邊玩邊嘀咕,一個人絮絮叨叨地不知在説些什麼,看到這樣的情況,有些父母便會擔心,“孩子是不是患上了心理疾病啊?”很多父母都有過這樣的疑問。
其實,這是幼兒正常的行為表現,這種自言自語的現象,心理學上稱為獨白。人的語言有內部語言和外部語言之分,3歲以前的孩子以學習外部語言為主,隨着年齡的增長,其內部語言逐漸形成,三歲以後的孩子自言自語是從外部語言向內部語言的過渡過程。
自言自語是幼兒重要的認知工具
3、4歲的孩子思維以自我為中心,其語言也是自我中心語言,因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認知水平較低,邏輯思維和自控能力都較差,所以會表現出自言自語的行為。幼兒自言自語主要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形式是遊戲語言,一種形式是問題語言。
1.遊戲語言
遊戲語言通常發生在遊戲過程中,用語言來豐富自己的行為,具有完整、詳細,有豐富的情感和表現力的特點。
比如,孩子玩電動玩具時,一邊遙控着小汽車,一邊嘀咕:“小汽車快跑,跑到姥姥家,接上姥姥姥爺,我們去逛街,買蘿蔔、買西紅柿……”
2.問題語言
問題語言往往出現在孩子遇到困難和疑惑時,孩子自問自答,並不需要別人回答,其實就是將自己的思維過程和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語言表述出來。
比如,孩子和小朋友吵架了,他就有可能對着自己的布娃娃説:“麗麗是不是生氣了,我弄壞了她的畫,我應該向你道歉,她就會原諒我的,我們還是好朋友。”這是孩子在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心理學家認為,自言自語是幼兒重要的認知工具,是一種有聲音的思維,幼兒通過語言將思維表述出來,具有指導和調節孩子行為的作用。這説明孩子自言自語不僅不是病態,反倒是孩子聰明、注意力集中的表現。
關於幼兒自言自語的兩點注意事項
第一,自言自語不應該一直存在
三四歲的孩子出現自言自語的現象並不是心理疾病,但並不意味着自言自語應該一直存在,孩子自言自語是思維能力發展不夠成熟所致,如果孩子到了上了小學的年紀,即六歲,這時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已經發展,如果孩子還會經常自言自語,家長就應該引起重視了,有必要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第二,自閉症的自言自語與幼兒正常的自言自語是有區別的
不少家長都知道自閉症的孩子會出現喃喃自語的情況,那麼,這與幼兒正常的自言自語有什麼區別呢?
自閉症的患兒雖然也會的自言自語,但他們無視外界的環境,父母叫他,也不會有反應。説話時沒有音調、音量的變化,就像機器人説話,總是保持一個調,最容易分辨的一點就是,自閉症患兒無法有效地使用非口語溝通,他們在自言自語時,往往沒有手勢動作,從他們的臉的表情中,你也無法讀出他們是高興的還是傷心的。
正常的幼兒自言自語時,你介入其中,和他交流,“寶寶,你剛才在説什麼呀?我和你一起遊戲好不好?“孩子會立馬做出反應,和你互動,但自閉症患兒可能都不會看你一眼。如果家長髮現孩子自言自語的行為異常,一定要引起注意,必要時需要進行心理干預與治療。
幼兒自言自語時,家長該怎麼做
幼兒自言自語時,如果他很投入,我們沒有必要刻意打擾他,給他一點時間,讓他自己獨處,也是不錯的。孩子自言自語多發生在一個人玩,沒有玩伴、父母沒有陪伴他時,雖説自言自語是孩子語言發展的一個過程,但是父母應該儘量讓孩子多與小夥伴們在一起,這對孩子心理的發展是很有必要的,很多孤獨症、自閉症的孩子都與缺乏玩伴有一定的關係。
有些家長平時工作忙,休息日很少,即便休息,也很少帶孩子出去玩,多半時間貓在家裏,看電視、玩電腦,為了讓孩子不吵鬧,往往會讓孩子過多的停留在電視和電腦跟前。
這種封閉的環境是不利於孩子社交的發展的,應該讓孩子多接觸外界環境,儘可能地帶孩子到遊樂園、科技館等地方遊玩,或者參加親子活動,開闊孩子的視野,培養孩子樂觀、積極向上的性格。
當然,對於孩子來説,和他的小夥伴在一起是最好不過了,同齡的孩子在一起遊玩,可以用他們彼此都能聽得懂的語言進行交流,這比與成人交流要好得多,因為在語言中,成人很難做到與孩子的思維保持在同一個高度。
總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能缺乏孤獨、缺乏與外界的交流,才有利於孩子心智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