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稱歷史最善良的太監,故意念錯皇宮聖旨,卻救了上千人性命

此人被稱歷史最善良的太監,故意念錯皇宮聖旨,卻救了上千人性命
漫天星宿中,帝座之西有四星名叫“宦”,因此古代人常把近身侍奉皇上的男人稱作宦官,也就是俗話説的“太監”。太監這個羣體在近代以前的一千多年時間裏有着很強的存在感,不過受大太監魏忠賢等人的影響,古往今來人們對太監們的印象都不太好。其實歷史上善良的太監還是有的,唐朝時就有這麼一位太監,故意念錯聖旨上的一個字,救了上千人的性命。
後唐時期,朝廷的勢力逐漸弱化而地方藩鎮勢力則蠢蠢欲動,但俗話説胳膊擰不過大腿,地方勢力如果不聯合起來而單獨作亂,多數只有死路一條,而後果則往往不止誅九族那麼簡單。
此人被稱歷史最善良的太監,故意念錯皇宮聖旨,卻救了上千人性命
話説當朝皇帝李存瑁得到消息,地方上有個五代十國的殘餘勢力、前蜀國皇帝王衍,此人荒淫無度,似乎有起兵作亂的苗頭。於是李存瑁決意出兵討伐,沒成想王衍自知不是朝廷的對手,一聽到這個消息就嚇得要投降。
為了表明自己投降的誠心,王衍不但命人將自己結結實實地綁了起來,還隨身帶了口棺材到國都去向皇上請罪。王衍的這個做法着實讓李存瑁有些意外,這樣的勝利似乎來得太過簡單,大臣們紛紛上書,請皇上不要心軟,恐怕王衍的投降是詐降,安全起見還是要將此人除掉以免後患。朝堂之上,王衍請求皇上網開一面,放過蜀國的數萬百姓,自己甘願赴死讓朝廷放心。
此人被稱歷史最善良的太監,故意念錯皇宮聖旨,卻救了上千人性命
事已至此,李存瑁如若不拿王衍殺雞儆猴,恐怕其他地方勢力還會有作亂的心思,於是他下了道聖旨,上面寫着八個大字“王衍一行,並宜殺戮”,意思是隻要跟王衍有關係的都要除掉,包括他的僕人、親信朋友等。
這時候有位宦官要出場了,他就是張居翰,張居翰是朝廷的老人了,他侍奉過兩位皇帝,在宮中的地位比較高,所以就連李存瑁對他都要禮讓三分。
作為皇上的近身侍奉太監,王衍一事的來龍去脈都被張居翰看在眼裏。“王衍一行,並宜殺戮”這八個字看似簡單,背後實則牽連着上千條人命。
此人被稱歷史最善良的太監,故意念錯皇宮聖旨,卻救了上千人性命
王衍即便有作亂之心,可他的僕人們是無辜的,皇帝這樣不分青黃皂白地大開殺戒,如果傳出去豈不是讓人覺得他是個嗜血殘暴的昏君。作為宮裏的老人,張居翰既不願意皇帝遭人指責,也不願看見這上千條無辜的性命受牽連,因此他想了個法子。
前往蜀國宣讀聖旨的時候,張居翰扯開嗓子,故意將其中的一個字唸錯,把“行”念成了“家”,這聖旨就變成了“王衍一家,並宜殺戮”。如此一來被除掉的只有王衍他們一家人,至於他的僕人和親信則萬幸免遭此劫。
此人被稱歷史最善良的太監,故意念錯皇宮聖旨,卻救了上千人性命
執行的官員並不知道事情的原委,只知道奉旨辦事,於是真的只殺掉了王衍一家。正所謂擒賊先擒王,地方領頭人一家子都被除掉了,也就沒有威脅朝廷的可能了。
從這件事上看來,張居翰雖然是個身體殘缺的太監,但他的確心地善良、辦事周到,或許這也是他能夠得到皇帝信任的原因之一。不過假傳聖旨這事在歷朝歷代都是欺君的大罪,搞不好也是要株連九族的。張居翰做這件事的時候肯定也想過這一點,不過最後他還是冒着風險給辦了,可能他覺得自己孤家寡人一個,能挽救上千人的性命也算是功德一件。
此人被稱歷史最善良的太監,故意念錯皇宮聖旨,卻救了上千人性命
其實太監在清朝之前都是比較有權力的,給大家科普個冷知識,歷史上的太監並非都是閹人,這個習慣是東漢才開始的。而且清朝之前,太監可以擔任很多官職,甚至可以帶兵打仗,比如明朝的鄭和十歲就入宮當了太監。只不過清朝時期中央集權加重,太監就完全淪為了皇帝的家僕,只剩下李蓮英、安德海這樣的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73 字。

轉載請註明: 此人被稱歷史最善良的太監,故意念錯皇宮聖旨,卻救了上千人性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