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日發生過這樣一段新聞,某省一小學的學生由於寫了一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觀後感的作文,這篇作文如果向大家展示出來,那這篇作文應該是一篇格式規範,條理清晰,描寫細緻而生動的好作文,因為這個學生引用這樣的一段故事告誡人們一個非常現實的道理,簡單地説就是如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知人知面不知心,明面是善良正義的,實則表面道貌岸然內心卻機關算盡。結果反被班裏的語文老師大規模刪改,並指責該學生的作文是“負能量”。不久後導致了小學生自殺的慘劇……
這樣的一個事件又給予人們什麼警示?
從這樣的事件來看,我們難説到底是誰的責任,但是該學生此時已產生了抑鬱心理這是事實,而且這種抑鬱心理有可能是日積月累的!如果不是有過什麼真實的經歷,那麼她不一定會想到這個梗,想到寫這樣的一個主題。這些經歷造成了該學生那幼小的心靈遭受了那種所謂的疊加性心理創傷,不光是這個小學生,任何人都一樣,遭受過疊加性心理創傷的人,往往會使得一個人變得偏執,敏感多疑,防範心異常的強。
兒童的心理創傷與原生家庭、學校以及社會都有一定關係,心理創傷是由突發的、或持續性的生活事件引發的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
目前,學界普遍認可著名精神病學臨牀教授雷諾爾·特爾的創傷分類方法——Ⅰ型創傷是突然的打擊,Ⅱ型創傷是長期或反覆性的折磨:
前者的孩子經常會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症狀,表現為重複、迴避、高警覺等;後者兒童則往往採取否認、壓抑、分離、與攻擊者認同以及反響攻擊自己等防禦機制。這些對孩子的性格成長有主要影響,可導致對他人或自己的憤怒,心理麻木等心理問題。
更為嚴重的是,早期創傷可破壞人格發展,與成年期人格障礙有明確的相關性,如反社會型人格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等。
如果孩子抑鬱了,家長該做些什麼呢?
、家長先要認識抑鬱症。抑鬱症沒有一勞永逸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觀察,是否情緒低落、發脾氣、整天睡覺、胃口變差……
、要注意與孩子的溝通方式,通常這個年紀的孩子很反感家長叨叨不休,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穩住孩子的情緒,這樣一直都在而不打擾孩子的陪伴和温暖是孩子需要的。當然,要避免極端,這個時候孩子很容易過度提要求,家長還是得注意原則,特別是在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上,還是得控制的,基本是控制在1-2小時為宜。
、在服藥的抑鬱症孩子的家長可能很想知道關於藥物的問題,有關於對症抑鬱的藥物不多,並且不一定在首次配藥時候都能精準,一般要過2周的時間,才慢慢起效,或者可能存在需要換藥的可能。不過在這裏也向家長強調,需要藥物的時候別因為擔心藥物有副作用而放棄服藥。副作用肯定是存在些的,但兩權相害取其輕。同時,也要認識到藥物作用的侷限性,藥物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情緒很低落的糟糕狀態,但通常抑鬱症發作不僅僅是生理層面的問題,會有生活事件作為誘因,也有人格因素的基礎。
温馨提醒
抑鬱讓每一個孩子很痛苦,煎熬,讓家長也是很焦急,但是這對於一個家庭來説這也是因禍得福。孩子患抑鬱症,也為家庭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成長機會,讓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讓家庭更加和諧,為未來的幸福奠定了基礎。因為孩子的抑鬱症,讓你學會如何愛孩子,如何呵護婚姻,如何處理危機,讓家庭之樹更加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