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老百姓説話,結果老百姓心裏的埋怨越來越多,最後趕跑了昏君

周王朝是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王朝,不過,周王朝大多數時間都是在緩慢的衰落。周朝前半段時間很厲害,天下所有的人都要服從周王的統治,不服從周王的人,周王就要打服他。天下的土地都是周王的土地,敢於反叛周王的國家,都會被周王派兵征服。周厲王是周朝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關鍵帝王,他在位的時候,老百姓被迫起義,佔領了周朝的國都,將周厲王趕走。從此以後,周朝走上了下坡路,在五百年的時間裏不斷衰落,直到最後被秦國滅掉。
不讓老百姓説話,結果老百姓心裏的埋怨越來越多,最後趕跑了昏君
周厲王是周孝王的兒子,據説周厲王出生的時候,天下發生了災害,一些大江大河發生了洪水,冬天異常寒冷,牛馬被凍死了不少。周孝王死後,周厲王繼承了王位,開始了周朝新王的統治。
周厲王在位的時候,四周的蠻夷不斷對周朝發動進攻,東邊的夷族向中原進軍,打到了周朝東邊最重要的城市洛邑城牆下面,周王派出了最精鋭的軍隊,擊潰了夷族,滅掉了進犯中原的夷族部落。北邊的狄族想要周王最富饒的領土,南下攻到了周厲王的國都,周厲王用了很大的力氣,才打退了北邊的狄族。經過這兩場戰爭,周厲王打服了四周的蠻族,一些蠻族再也不敢和周厲王做對,乖乖向周厲王表示臣服。比如楚國的國君擔心周厲王進攻方,主動向周厲王示軟,取消了王的稱號。
不讓老百姓説話,結果老百姓心裏的埋怨越來越多,最後趕跑了昏君
周厲王保衞國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彰顯了周朝的國威,安定了周朝的邊境。可是,周厲王打仗需要財物,經過這兩場戰爭,周厲王的國庫裏已經變得乾乾淨淨,周厲王需要錢,更多的錢,這樣周厲王才能保證周朝的軍力,為下一場戰爭做好準備。周厲王原先只是依靠田地裏的收穫來供養國家和軍隊,這些收入已經不能滿足周厲王的花銷,周厲王只好想新的辦法來增加收入,彌補國庫的空虛。
不讓老百姓説話,結果老百姓心裏的埋怨越來越多,最後趕跑了昏君
周厲王想來想去,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按照周朝一貫的制度,周朝的平民可以免費去山上打柴打獵,免費到河裏打漁,許多平民都靠這些為生。周厲王改變了祖先立下的規矩,下令從此以後平民不許再像以前一樣免費從山林和河流裏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河流和山林都收為朝廷所有。平民想要去這些地方打獵、砍柴或者打漁都要向官府繳取費用,許多平民以前都靠這些山林和河流生活,把從這些地方得到的東西拿去市場上賣。現在周厲王剝奪了他們的生計,他們賣出東西得來的錢根本不夠交給官府,這些平民不得不換一種生活方法,去尋找新的謀生手段。
不讓老百姓説話,結果老百姓心裏的埋怨越來越多,最後趕跑了昏君
可是,周朝的土地有限,這些人不能去種地,又不會手工工藝,沒接受過什麼教育,不能教書、經商或者做官,找不到新工作的人只能流落街頭,過着很悽慘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人對周厲王的這道命令很不滿,經常湊在一起説周厲王的壞話。周厲王知道平民們對自己不滿,很多人都在説自己的壞話。周王下令凡是被官府發現説周厲王壞話的人,都要受到嚴厲的懲罰。老百姓不敢隨便説話,只好在見面的時候互相用眼色打招呼。周王知道老百姓不再説自己的壞話,心裏很滿意。
不讓老百姓説話,結果老百姓心裏的埋怨越來越多,最後趕跑了昏君
周王的一個大臣出來勸諫周厲王,堵老百姓的嘴就像堵塞河流,河流只能順通不能堵塞,堵塞的時間越久,藴藏的流量就越大,一旦決口,將是一場巨大的災禍。周厲王不聽大臣的勸説,繼續執行禁止百姓説話的命令,百姓心裏的怨言越來越多。終於,老百姓忍不下去了,爆發了一場大起義,把周厲王趕下了王座,趕出了國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76 字。

轉載請註明: 不讓老百姓説話,結果老百姓心裏的埋怨越來越多,最後趕跑了昏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