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到孝莊,由於各種電視劇的播出,觀眾對她的人生經歷可以説是耳熟能詳。當然,出於劇情需要,編劇們也在其中加了一些虛構的內容,其中傳播最廣的就是孝莊曾經下嫁多爾袞的説法。圍繞這一點,編劇們發揮想象,編出了無數悽美的愛情橋段。
而這種説法的一大依據,就是孝莊臨死前的一段話。
孝莊表示死後不願意與丈夫葬在一起,更願意和自己的兒子近一些
公元1688年,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的生命走到了盡頭,她就是我們熟悉的孝莊太后,“孝莊”二字,是她的諡號的一部分。而在臨死之前,她卻給自己的孫子康熙出了一個難題。
“我身後之事特以囑汝,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卑不動尊,此時未便合葬,若另起塋域未免勞民動眾,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離,務必於遵化安厝,我心亡憾矣!”
這是《孝莊後傳》裏記載的一段話,大意是太宗文皇帝也就是她的丈夫皇太極去世已久,自己身份低於他,不應該再去打擾對方;如果再給自己建造墳墓的話,也過於浪費錢財,她不願意這樣;她內心最牽掛的還是康熙和順治,就讓她死後和順治葬在一起吧。
孝莊為什麼不願意和皇太極葬在一起?真的只是因為不想打擾對方嗎?幾百年以來,人們對其進行了多番猜測,有人説是因為皇太極十分寵愛孝莊的姐姐海蘭珠,冷落了孝莊,所以她不願意和皇太極在一起;更有人説是因為孝莊曾經下嫁給多爾袞,辱沒了皇太極,所以她感到自己沒有臉面再與自己的丈夫相見,所以説出了這番託詞。
無論如何,孝莊去世後,面對她的遺言,康熙有些為難。在我國的歷史上,除非是犯了什麼重大錯誤,否則太后是一定會和她的丈夫合葬的,否則與禮不合;而且,如果孝莊和順治葬在一起,那麼應該是以誰為尊呢?
孝莊是母親,順治是皇帝,真的很難決斷。就算還是以順治為尊,那麼也要很大程度上改變陵墓的格局;但是如果不聽孝莊的話,似乎又對不起把自己辛苦撫養大的老祖母,這也是一種不孝。
就是在這種兩難的境地下,康熙也犯了拖延症,就先在順治的陵墓所在——東陵旁邊修建了一座“暫安奉殿”,來存放孝莊的靈柩,這一放就是三十多年。直到他本人去世,這個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
存放了37年之久,孝莊的遺體是如何保存的?
有的人可能會產生疑問,不下葬,放在宮殿裏37年,孝莊的遺體還存得住嗎?這就太小看我國古代的遺體保存技術了,要知道,達官貴人們普遍重視自己的身後事,讓這門技術一直在不斷髮展。
孝莊的遺體,首先是放在宮殿的地下室中,這種地下室構造巧妙,能夠一直保持較低的温度,而且在氣温較高的冬天,負責看管靈柩的人還會放置許多冰塊填滿地下室,來確保温度不會升高。
除此之外,孝莊的棺材材料也是不凡,是金絲楠木的,這種木料自古以來就為王親貴族們所青睞,用它做成棺材,密封性非常好,讓外面的空氣無法進入其中,自然可以起到良好的防腐作用,至於它還會散發出好聞香味這一點,反而在其次了。
這個問題的解決,最終是落在了雍正身上
雖然孝莊的遺體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但是一國太后就這樣遲遲不下葬,也實在是不像話。在雍正登基後,他終於想出一個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在“暫安奉殿”這個地方為孝莊修建一座陵墓,因為在皇太極的昭陵的西邊,取名為“昭西陵”,這樣兩座墳墓雖然相隔千里,在名義上卻是一體。
同時,這座陵墓就在清東陵的旁邊,和順治的孝陵離的很近,這樣也就沒有違逆孝莊的意思,做到了兩全其美。
從此,歷代皇帝要拜祭先祖的時候,都是先到昭西陵拜祭孝莊,隨後再進入東陵。這種尊重,是孝莊這位歷經三帝,輔佐兩位帝王的傳奇女子應得的。
幾百年後,如今的昭西陵已經毀壞大半,和其它陵墓一樣,它也於1931年受到了盜墓賊的破壞,其中珍寶被劫掠一空。這也就更加讓人感嘆,無論生前擁有多大的權勢,死後也就萬事皆空,流傳下來的,不過是別人口中的一些奇聞野史罷了。
參考資料:《孝莊後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