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有後周,為什麼沒有後商呢?

由 終廷花 發佈於 經典

為何後世沒人用“商”作國名下面趣歷史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歷史上的朝代用過某個字當國名以後,後世還會再使用這個字當國名。或者是朝代名,或者是某個藩王的封國名。這其中,後世重複用得最多的是“漢”“唐”“周”這樣一些名字。一些朝代被後世經常否定,比如秦朝、晉朝等等,但是後世再用“秦”“晉”等用作封國名的依然非常多。

可是奇怪的是,當商朝用過“商”作為朝代名後,後世就再也沒有用“商”作為朝代名的了,哪怕作為藩王的封國名字,似乎也沒有。那麼,後世為何不再使用呢?他們忌憚這個字什麼呢?

(周文王畫像)

一、在儒學體系中“商”是被否定得最多的朝代。

在儒學體系中,周朝的開國君王周文王、周武王都是“聖人”,是他們把人間之“道”或者“德”從古傳遞過來,傳給了孔子,孔子再把這種“道”或者“德”往下傳遞。

而周朝是滅掉商朝後建立的朝代。儒學一直在強調周朝的正統性,周禮的重要性。周代替商,是“有道”代替“無道”,是“有德”代替“無德”,因此,商朝在儒學體系中,就被否定得比較多。且不説商朝的亡國君王帝辛,就是開國君王成湯、伊尹等,也不是完全肯定。比如後世説那些在朝廷裏專權的大臣,一般都會用“伊霍”(伊尹與霍光)來替代。

由於從漢武帝開始,儒學就成了後世官方欽定的唯一正統學説,儒學思想成為後世唯一的正統思想。因此,儒學起源的時候對商朝進行否定的觀念,在後世也深入人心。後世自然沒有人願意用“商”作為朝代名或者封國名了。

(劉邦畫像)

二、周朝的所有諸侯國都沒有使用“商”作為國名。

實際上,後世的朝代名或者封國名,很多都是使用周朝時候的那些封國名的。因為這些封國名在傳播過程中,已經深入人心,有一些甚至已經成為地名或者城市名。而後世的分封,往往又是根據地名或者城市名來進行的。所以,周朝的那些諸侯國名才會被後世反覆使用。

有一些雖然在周朝不是諸侯國名,比如劉邦所建立的“漢”,但是由於這個朝代過於強大,而且構成了後世漢民族的基礎。因此,這樣的名字也在後世被反覆使用。

之所以周朝的諸侯國中,沒有“商”這個國名,是因為周朝建立者對這個字的有意壓制。我們知道,周朝建立者為了體現自己的正統性,對商朝是極力否定的。不過,從分封的角度出發,他們也不可能不封商朝王室的後人。於是,他們把商朝王室的後人改名為“宋”。也就是説,實際上“宋”就是之前的“商”,不過也僅僅屬於“商”中“有道”的那一部分。後世採用“宋”作為封國名的就比較多,而且還是一個朝代名,但用“商”的則一個也沒有。

三、“商”這個字成了貿易的代名詞。

“商”這個字,為什麼會成為貿易或者是從事貿易行業的人的代名詞,現在已經説不清楚了。有些學者認為,這是因為在夏朝的時候,位於西邊的商人,就經常和夏人做生意,用他們一些奇珍異寶,換取夏朝人的糧食。而當時位於中原地區夏人,對商人的這種行為是很不滿的,那時候就已經有輕蔑的意義了。

後來,隨着中國國土面積越來越大,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認識到,農業在整個國家中的重要意義。因為雖然國土面積增大了,但是並不意味着可耕種的面積也成正比地增大,再加上古代的生產力低下,因此糧食問題,一直是制約整個王朝發展的根本性問題。要解決糧食問題,就只有採用“重農抑商”的辦法,對那些從事貿易的人進行嚴厲打擊。而從事貿易行業的商人,也被放在各種行業的最後一位,地位變得很低。

既然“商”成了商人的代名詞,商人的地位又非常低。因此,後世也就沒有人再願意使用“商”作為朝代名或者封國名了。

(古代商人經商圖)

四、“商”在文化學意義上不是一個吉祥的字。

“商”這個字的本意,究竟是什麼意思?現在的解釋也有很多種,並且沒有一種解釋是最完備沒有漏洞的解釋。

不過,雖然“商”的本意還不是很清楚,但是其引申意卻非常明確。

“商”這個字,除了表示貿易的意思外,還有表示刑罰的意思。這當然不是一個很好很吉祥的意思。

另外,“商”還代表商星。商星在空間上是代表西方的,在時間上是代表秋天的,都是一種肅殺凋零的意思。當然了,所有天上的星宿名字和意義,都是人類給命定的。而商星因為有“傷心”這樣的諧音,所以才代表了這樣一些意思。

包括音樂中的“商”音,也是一種表示悲傷的音樂。

總之,這個“商”字,在文化學意義上,都不是一種吉祥如意、蓬勃向上的含義。因此,後世的朝代或者封國,當然不願意自觸黴頭,用“商”這個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