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澤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曆史頭條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宗澤是北宋、南宋交替之際湧現出來的抗金名將。在他之前,宋軍在戰場上被金軍打得落花流水;在他之後,宋軍與金軍南北對峙,旗鼓相當。後世稱讚宗澤是宋朝抗金第一人,這確實是實至名歸。
宗澤早年的經歷與大部分宋朝文官差不多,通過科舉考試得到進士功名,從此進入仕途,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在官場熬資歷。宗澤為官清廉、體恤民情,因此在地方任職期間獲得了很好的口碑。不過,北宋末年朝政都被權奸及其黨羽所把持,一身正氣的宗澤與他們格格不入,所以他的仕途也只能長期處於被邊緣化的位置。
宗澤真正走上歷史舞台是在北宋末年的時候,當時他已是一個年過花甲的老人了,可時代的洪流卻把他推上了風口浪尖。
1126年,金國十萬大軍入侵北宋。金軍分遣數千鐵騎攻打磁州,時任磁州知州的宗澤身披戰甲親自登城指揮作戰。磁州全體軍民在宗澤的帶領下奮起反擊,很快就將這支金軍打得落荒而逃。這是宋軍第一次擊敗金軍,雖然金軍陣亡僅數百人,但卻打破了金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鼓舞了河朔地區宋朝軍民的抗金斗志。
不久,宋欽宗的弟弟、康王趙構奉命出使金國。在經過磁州時,宗澤果斷將趙構留下,因為一旦落入金國人的手中,再想全身而退就很難了。後來的事實證明,正是宗澤的這次勸説,才為大宋王朝的延續留下了血脈。
當時金軍將大部分兵力都投入到圍攻北宋京師開封城的行動中,後方留下了很大的空檔。宗澤就利用這一點在敵後戰場發起突襲,並取得十三戰皆勝的戰績。
宗澤認為金軍只是紙老虎,並非不可戰勝,因此建議趙構以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名義率領大軍到開封勤王。可是趙構一方面是被金軍嚇破了膽,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存有私心。所以他不顧宗澤的建議,帶着勤王大軍繞過開封,儘量避免同金軍接觸。宗澤也因此被疏遠。
1127年初,開封城被金軍攻破,宋徽宗、宋欽宗都成了金軍俘虜,北宋滅亡。宗澤得知這個消息後,立即打算在金軍班師回朝的途中進行阻截,奪回徽、欽二帝。可是宗澤的計劃得不到趙構等人的支持,勤王兵馬無一到達,阻截計劃被迫終止。同年,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稱帝,是為宋高宗。
在經過金軍的大肆劫掠後,開封府已基本淪為一片廢墟。但作為北宋國都,開封在宋人心目中的地位毋庸置疑。為了鼓舞士氣,宋高宗任命宗澤為東京留守、知開封府,全權由他主持北方的抗金工作。不過,這份委任雖然聽起來權限很高,但宋高宗卻沒有將自己身邊的軍隊撥給宗澤指揮,而是讓宗澤自行解決徵兵問題。
北宋滅亡後,中原地區盜匪四起,其中幾股勢力特別大的盜匪團伙在短時間內就聚集了數十萬人馬。不過,盜匪雖然人數眾多,但基本都是烏合之眾,不僅人心渙散,而且內部矛盾重重。宗澤利用這一點來遊説盜匪集團的首領,並曉之以家國大義,很快就將數十萬兵馬都收編至他的麾下。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由岳飛帶領的半官方半民間武裝力量也在這一時期投奔到宗澤軍中。宗澤在此前已經認識岳飛,知道這是一個非常有才幹的年輕人,因此對他委以重任。可以説在岳飛成長為一代“戰神”的路上,宗澤發揮的作用至關重要。
在宗澤的組織下,開封附近集結了近百萬大軍。開封城混亂不堪的秩序也逐漸得到了恢復。宗澤吸取此前金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的教訓,下令軍隊從開封至黃河沿線修築成片的防禦工事。
金國擔心宋朝恢復元氣,於是派“四太子”完顏宗弼(別名金兀朮)率軍南下,打算將宗澤麾下剛剛組織起來的抗金武裝力量扼殺在搖籃中。然而這一次,金軍卻被打得落荒而逃。自此,宗澤的威名開始深入人心,金國人在談到宗澤的時候既尊敬又害怕,稱呼他為“宗爺爺”。
由於抗金形勢一片大好,宗澤便建議宋高宗回到開封,坐鎮京師,指揮軍隊渡過黃河討伐敵人,迎回被金國擄走的徽、欽二帝。可是,宋高宗卻對宗澤的建議置若罔聞。這其中的理由並不複雜,你把二帝從敵人的魔爪中救出,那麼他這個南宋開國皇帝的位置又往哪兒擺呢?
此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宗澤當時麾下軍隊人數已經遠超過宋高宗自己身邊軍隊的人數。這些人都聽命於宗澤,而不是聽命於朝廷,這是宋高宗萬萬難以忍受的。因此,他就選擇了不鹹不淡的方式來冷處理,哪怕是喪失收復國土的最佳良機也在所不惜。
宗澤一片憂國憂民之心卻得不到朝廷回應,再加上年事已高,又為國事過度操勞,結果憂憤成疾,一病不起。1128年7月29日,宗澤在開封病逝,享年七十歲。臨終前,宗澤留下了一生中最後六個字:“渡河!渡河!渡河!”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