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其實不傻 歷史上真實的劉禪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劉禪,蜀漢後主,小名為阿斗,劉備的兒子。劉備在入蜀之後,立劉禪為太子,在公元233年繼承了皇位,在位四十一年。後來投降曹魏,蜀漢滅亡。有很多認為劉禪是弱智,主要表現在親信小人、不戰而降和沒心沒肺,但是事實上劉禪並不傻,而是一位被歷史扭曲的大氣君主。

劉禪其實不傻 歷史上真實的劉禪

電視劇《三國》劉禪扮演者

劉備在臨終前特意囑咐劉禪要聽從諸葛亮的意見,代諸葛亮像父親一樣。劉禪也做到了,雖然諸葛亮大權獨攬,但是劉禪還是做到了謙讓,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他。按照常規,諸葛亮應該把政權還給劉禪,但是他卻沒有那麼做,他依舊把二十多歲的劉禪當作小孩,還要教劉禪像教小孩一樣,告誡他要親近賢臣,遠離小人,成年的劉禪為了大局着想,於是委曲求全。

諸葛亮違背了劉備讓起輔政的囑託,進而選擇了代政並且長期讓自己的軍隊在外面,這是君臣的大忌。儘管劉禪跟諸葛亮存在着一下不和諧,但是劉禪為了大局着想還是儘量地剋制自己。諸葛亮在錯用人之後非常自責,劉禪便安慰他,諸葛亮選擇自貶。為了不影響諸葛亮的權威,在他打了勝仗之後,就恢復了他原來的職務。

諸葛亮去世的消息傳來的時候,劉禪竟然哭倒在了龍牀上,等到靈柩運回來的時候,劉禪率領文武百官在城外二十里的地方進行迎接。劉禪的行事,既得到了民心,也順從了民意,也使得蜀國的政權的穩定得到了保障。如此年輕的皇帝能從長遠的角度出發,地體地處理君臣之間的關係,是自古以來都未曾有過的事情。

真實的劉禪

一句“此間樂,不思蜀”讓後主劉禪成為了一位名人,也讓他成為了眾人眼中軟弱無能的昏君。但是有些人卻不這麼認為,劉禪不僅是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國君,同時也是在歷代亡國之君中年齡最大的,下場也沒有很悲慘。若是隻憑他的昏庸無能,怎能執政這麼久,存活那麼久呢?所以,他並不像眾人説的愚鈍,相反他是一個大智若愚的人。

劉禪其實不傻 歷史上真實的劉禪

劉禪畫像

劉禪從小吃緊苦頭,不同於其他的皇室後代。在小沛大敗後,劉備受曹操的進攻,丟下家人落荒而逃。那時的劉禪才沒幾歲,隨別人到了漢中,被人所賣。後來關中大亂,劉括逃到了漢中,因為需要奴僕服侍,由他人介紹,劉禪被買去當了書童。後來,在一次他們的對話中,劉括認為劉禪的談吐不凡,於是將他收為了義子。三年後,劉備奪回了益州,派部下去漢中尋找劉禪。劉禪在劉括那得知了消息之後,便一個人去見了簡將軍。二人在見面之後,劉禪一一回答了簡將軍的問題,最後,簡將軍認為這位侃侃而談的少年正是當年趙雲抱在懷裏的阿斗。那時任漢中都督的張魯,為了討好劉備,親自送劉禪回到益州,之後劉備便立劉禪為太子。

從這段少有人知道的史實中,我們可以看出年少時期的劉禪嘗過各種辛酸。這段難忘的經歷對他的性格特點有很大的影響。小時候經歷過的各種遭遇,讓他學會了萬事要察言觀色和學會忍讓,對他之後在處理與諸葛亮的關係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劉禪兒子

劉禪,歷史上不戰而降的蜀國國君,在蜀漢還存有戰鬥力的時候卻選擇了投降因此人們稱他為“扶不起的阿斗”來形容他的軟弱不能。劉禪缺少骨氣,但這並不代表全蜀漢都是缺少骨氣的人,在劉禪命令將士放下武器的時候,“將士鹹怒,拔刀砍石”便能看出他們不願做亡國奴的氣節。其中,劉禪的兒子劉諶就是這裏面的一個代表。

劉禪其實不傻 歷史上真實的劉禪

劉諶畫像

劉諶,劉禪的第五個兒子。景耀二年,被劉禪立為北地王,是劉禪七個兒子中最具有血型的一人。據史書記載,在劉禪宣佈投降,劉諶認為蜀國就要滅亡的時候,他先把自己的妻子殺死,又自己選擇了自殺。為了不當亡國奴,他曾做了三個驚人的壯舉。

第一,極力勸説劉禪。當劉禪聽取譙周的意見選擇投降之時,劉諶先是罵後又哭,最後以死來規勸父親不要投降,憤怒地罵譙周:“你這等懦弱的儒生,哪輪到你來講關於社稷的大事,自古以來哪個天子有過投降?”遭到劉禪的呵斥之後,劉諶叩頭大哭説:“到這種地步了,父子羣臣應該要背水一戰,死在社稷上,也有臉見先帝阿,為何要選擇投降阿!”劉禪不聽,劉諶放聲大哭説:“先帝那麼不容易創造的基業,今天卻要捨棄他,我寧願死也不能忍受這等侮辱!”

第二,刺殺劉禪。在劉禪投降的那天,劉諶聽聞,怒氣衝衝地帶到入宮。劉諶極力勸服沒有結果,又不想看到先帝的基業會毀於一旦,所以有刺殺的意思,但是後來因為他妻子的緣故沒有得逞。

第三,選擇以死抗爭。劉諶知道自己勢單力薄,沒有辦法來改變局面,於是選擇了殺妻子和自己的三個兒子,最後自己在昭烈廟中選擇自殺。


 

劉禪後人

劉禪,劉備的兒子,三國時期蜀國的國君。劉禪有七個兒子,但是最後全部都死掉了。他七個兒子分別是劉璿、劉瑤、劉琮、劉瓚、劉諶、劉恂和劉璩。下面讓我們分別來看看他們的具體介紹吧。

劉禪畫像

劉璿,蜀漢昭烈帝劉備的長孫,劉禪的長子。延熙元年,劉璿被立為太子,當時的劉璿十五歲。劉璿喜歡騎馬射箭,但是出入沒有什麼節制,劉璿等到霍弋的勸導,他的不好行為也得到了更正。景耀六年,魏軍攻打蜀國,劉禪投降,蜀漢滅亡。蜀漢將軍姜維想要設計殺死鄧艾,但是事情敗露,姜維被殺,劉璿也被軍隊所殺害。

劉瑤,劉禪的第二個兒子。延熙元年被封為安定王,在蜀國投降後跟隨父親劉禪,在永嘉之亂中被殺害。

劉琮,劉禪的第三個兒子。延熙十五年被封為西河王。在永嘉之亂中被殺。

劉瓚,劉禪的第四個兒子。延熙十九年被立為新平王。蜀國滅亡之後,跟隨劉禪遷到洛陽。大約是死在永嘉年間永嘉之亂中。

劉諶,劉禪的第五個兒子。景耀二年,被立為北地王。景耀六年,魏軍進攻蜀國,劉禪決定投降,劉諶勸阻劉禪被劉禪趕出了成都,最終在昭烈廟中選擇自殺。

劉恂,劉禪的第六個兒子。景耀二年,被封為新興王。蜀漢滅亡後,跟隨父親遷往洛陽。在劉禪死後,劉恂繼承了劉禪的爵位,被封為安樂王。

劉璩,劉禪的第七個兒子。景耀元年,被封為上黨王,蜀國滅亡之後投降魏國,後來在永嘉之亂中被殺。

劉禪投降

景耀六年,魏軍攻打蜀國,劉禪派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去抗敵,但是諸葛瞻卻死在了沙場上。魏軍更加逼近成都,劉禪慌了神,於是召集了大臣商議。在眾多大臣的意見中,劉禪卻選擇了投降,那麼,他為何要選擇投降呢?

電視劇《三國》劉禪扮演者

在眾多大臣中,有人提出讓蜀國和吳國進行結盟,去投奔孫吳,也有人説西蜀的南面地勢險峻,容易自守,可以逃到南方去,然而很多大臣已經沒有了主見默不作聲。這時候,譙周站了出來,建議劉禪選擇投降,他還擺出了幾點讓人不能反駁的理由。

譙周先否定了投奔吳國的這個意見。首先,沒有投奔到別的國家還能做皇帝的事情,今天投奔到吳國,就要臣服吳國。其次,勢力大的國家能吞掉小國,但小國不能吞掉大國,就像曹魏能吞掉孫吳,但是孫吳並不能吞掉曹魏。這樣的話,為何不臣服於大國曹魏呢?最後一點,臣服是一件很羞愧的事情,如果先臣服了東吳,之後還要臣服曹魏,哪能一辱再辱,何不乾脆直接投降於曹魏。

之後,譙周又否定了南下南中的意見。第一,南方是一個偏僻荒蠻的地方,民眾沒有歸順的想法,諸葛亮在南征的時候要不是以兵鋒相逼,南人哪有那麼容易服從。第二,曹魏大兵這麼來勢洶洶,必定有自己的計劃,假如我們逃到南方,他們也會對我們窮追不捨。第三,假如陛下要到南中,外要對抗外敵,內要提供衣食住宿,我們沒有其他渠道獲取費用,只能擴大徵收,擴大徵收會促使民眾叛亂。

劉禪樂不思蜀

“樂不思蜀”主要是寫關於蜀國後主劉禪的故事,在蜀國投降魏國之後,司馬昭在一次宴會上故意當着劉禪的面安排了蜀國的節目,並且還故意問劉禪感受如何,劉禪回答説:“在這裏很快樂,我不思念蜀國。”從此之後,人們便把樂而忘本的,沒有對故國國土的思念的人稱之為“樂不思蜀”。

電視劇《三國》劉禪扮演者

三國時期,魏國、蜀國和吳國三個國家各自佔據一方土地,連年征戰不停。其中,劉備割據的地方被稱為是蜀國。劉備在張飛、關羽等人的幫助下打下了江山,自立為王,在他死後將皇位傳給了劉禪。劉禪是一位昏庸無能的君主,整天無所事事,在諸葛亮死後,蜀國也逐漸衰落。

一次,魏國的軍隊攻打蜀國,蜀國抵擋不了魏國的軍隊,終於慘遭失敗。劉禪在大臣的建議下,選擇了投降,做了魏國的人質。投降之後,司馬昭把劉禪安置在京都中,還封他為安樂公。司馬昭雖然知道劉禪的昏庸,但是對他還是有些懷疑,怕他存着東山再起的野心,於是想找機會試試他。

在一次宴會中,司馬昭故意叫人在劉禪面前表演蜀國的節目,跟隨劉禪的人各個看了非常難過,但是司馬昭看見劉禪正長着嘴巴看得高興,於是就故意問他:“你故鄉嗎?”劉禪卻説:“我在這裏很快樂,我不想念蜀國。”在散席後,劉禪的臣子跟他説:“下次他再問你,主公應該哭着説我非常想念蜀國,這樣可能會感動他,會放我們回去。”果然,司馬昭又問了劉禪這個問題,劉禪照着説了一遍,司馬昭看他樣子説:“這是別人教你的吧?”劉禪驚訝地説:“對啊,正是別人教我的,你怎麼知道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931 字。

轉載請註明: 劉禪其實不傻 歷史上真實的劉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