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國在科學領域上也取得了很多成就,這其中有很多功勞都屬於那些在背後默默付出努力的研究人員,正是有了他們這種不懈努力的精神,才會取得如此成就。而很多人往往努力專研一生,最後功成身退,深藏功與名。接下來要説到這個人,她挽救了中國3億患者,卻與院士頭銜失之交臂。
這個人就是胡海嵐,她1973年生於浙江,胡海嵐從小上學就是個學霸,她不僅相貌出眾,學習成績也優異,上學期間還有“學霸女神”的稱號,可能很多女生在理科方面都比較薄弱,但是胡海嵐上學的時候,理科成績非常優秀,在全年級都是數一數二的。
胡海嵐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專業,從北大畢業之後,她出國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繼續攻讀神經生物學博士學位,並且最終取得了博士學位。從國外畢業之後,她回國加入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主要從事情緒與社會行為的分子與神經環路機制研究。
胡海嵐致力於研究情緒與社會行為的分子與神經環路機制,她在情緒的神經編碼、抑鬱症發生的分子機制、以及社會等級的神經基礎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在應用價值的系統性原創成果。她還曾在《自然》雜誌上發表過論文,她的研究成果在學術圈引發了強烈的反響。
她還獲得了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獲得了2.5萬歐元的獎金,這個獎項是為了表揚全世界範圍內在基礎與臨牀神經科學領域有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在此之前,沒有亞洲人獲得這樣的獎項。IBRO—Kemali國際獎評獎委員會是這麼評價胡海嵐的:胡海嵐教授在情緒和情感行為的神經生物學基本機制這一腦科學前沿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這些成就得益於她對系統神經科學中尖端前沿技術的駕馭,而她本人正是這些技術的開拓者之一。所以説胡海嵐是“亞洲第一人”。
胡海嵐獲得的獎項有很多,她憑藉着卓越的成就幫助了世界上3億受抑鬱症困擾的患者,她的研究成果可以説是造福人類了,胡海嵐幫助這些患者減輕痛苦,緩解抑鬱症。不過在評選兩院院士中,胡海嵐卻落選了,雖然胡海嵐落選了,但是並不代表她不夠優秀,而是我國的優秀人才實在太多了。儘管胡海嵐落選了,但是這並不代表什麼,優秀的人不一定要用這樣的頭銜來證明自己價值,不辜負自己的期望,努力前行,就是最好地證明。
那麼大家對於胡海嵐落選院士頭銜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