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朱熹的孝字有何特點 朱熹是哪個朝代的

由 郎文芬 發佈於 經典

朱熹的孝字有何特點,朱熹是哪個朝代的。俗話説,百善孝為先。中國曆代的統治者都曾以此治天下,從而達到社會穩定,人民安樂,經濟繁榮的景象。南宋朱熹曾書寫過一個很出名的字——孝。

朱熹孝字圖片

傳言説當年朱熹講學時路過西遞,有人提起胡家三兒和兒媳因金錢孝之又因金錢棄之的故事,朱熹頗為感慨就揮手書下一個大大的孝字。人們將此字懸掛在宗祠的大堂裏,以此來警示後人。

後來有人分析朱熹的孝字,從中得出了不一樣的見解。從中國文字流派上看,朱熹的孝字運筆極其厚重,氣勢恢宏,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字的象形的特點。朱夫子寫出的孝字蒼勁有力,仔細的看會發現其字中又有畫的境界。他將字和畫巧妙結合,融為一體。而從畫的角度看去,仿似是一梳着高鬢的人頭在拱手作揖下跪,再看去又仿似一個猙獰的猴頭在揮拳狂踢。一字二義,生動形象的表現出了孝字的含義。

子女尊重老人,即是孝。對老人不敬不恩就是忤逆不孝的人。孝字中以猴子來比喻不孝子,言外之意此人畜牲不如。

而朱熹本身就是一個孝子,他常外出遠行遊學因母親喜歡吃他親手做的湯餅就親手做了大量湯餅供奉母親以解老母思念之情。此事也被世人廣為流傳。朱熹借這個孝字來告誡大家,只要孝順父母才能無愧天地,才能有資格仰面朝天。

孝,沒有特定的形式,時時刻刻在心裏想着父母,行為上孝順父母就好。

朱熹論語集註用了多久時間完成

朱熹,南宋理學的集大成者,號晦庵,別號紫陽。朱熹是徽州人,朱熹自幼飽讀詩書,一生只走了九年的仕途,大部分時間都在四處講學,晚年的時候,由於得罪權貴,被誣陷為“偽學”領袖。朱熹的理學思想是繼孔子、孟子之後儒學發展的另外一個新的高度,對元、明、清三代儒學的發展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論語集註》

朱熹一生著作無數,其著作主要有《周易本義》、《啓蒙》、《近思錄》、《論語集註》等。《論語集註》是南宋的哲學家、思想家,是朱熹對《論語》的註釋,他是朱熹花費精力最多的一本書,是四書集註中的另外一個組成部分,其中包括的內容有:論語序説、學而第一、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長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鄉黨第十、先進第十一、顏淵第十二、子路第十三、憲問第十四、衞靈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陽貨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張第十九、堯曰第二十。

《論語集註》是《四書章句集註》的一部分,是朱熹用了40年時間的用心編著,特點是以程氏思想為主,格物求理。《論語集註》既注重探求經文的本義,又注重對理的闡發,將古訓與以理學融為一體,避免生澀的理解,使其對義理的理解建立在對經義的解釋上,因此《論語集註》成為《論語》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一本著作,裏邊的註解也是最有權威和影響力的。

宋朝朱熹生平簡介

朱熹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延承各家之長,把所有學問融為一體自創一派。凡人者,應當學習聖人的思想和行為,這是朱熹做人的準則,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朱熹簡介。

圖為朱熹的畫像

他是南宋時期的人,出生於1130年,享年70歲,是福建尤溪縣人。他的父親在沒有生他之前去卜卦算前程,算命的是這樣回覆他的:你啊,貧富都這樣,但是你生的兒子堪比孔子。他的父親就回去了,第二年生他的前一天家門前的兩座大山起火反而呈現祥瑞之兆,便給他取名熹,意為喜火的意思。

朱熹從小就有過人之處,作學問總會問到根處。四歲時指着天上的星星問他父親星星屬於哪裏的?他父親説是屬於天。他又問那麼天屬於哪裏?他父親矇住了。兒童時期有他父親悉心教學,不過朱熹的父親在他十歲時就過世了,把他託付給自己的朋友照顧。他父親的朋友對他們一家人很好,還在自己的住處旁特意為他們一家人蓋了一座房子,方便照顧。

朱熹父親朋友對他的影響不少,他接觸了佛、道、儒學。成年以後考中進士做了官,當了幾年官發現目前朝廷推崇的文化使人懶惰,朱熹就棄官拜名人為師尋找超脱之道。他辦了很多的學校,同時專研學問,是第一個把四書結為一體的人。他還創造了理學,他的理又可以解釋為太極。他還寫了很多警示後人如何讀書的金玉良言,這些在他的詩詞中都可以看出。朱熹有聖人之風,被稱為另一個孔子。


朱熹與陸九淵什麼關係

南宋時期,中國的理學有了心學和理學的分歧,並且漸行漸遠,雖同屬理學,卻分道揚鑣形成對立局面。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學家,陸九淵是宋明兩代“心學“的代表人物,兩人雖都是大學問家,但是因為文學思想主張不同,素來不和。

陸九淵

南宋淳熙年間,呂祖謙為了調和朱熹與陸九淵之間的理論分歧,使兩人的哲學觀點找到統一,於是親自出面邀請朱熹、陸九淵到鵝湖寺碰面,討論學術問題,為各自的學術展開辯論,歷史上稱其為“鵝湖之會”。會議之上,雙方就各自的哲學觀點展開了激烈的辯論,主要辯題是以“為學之方”這個問題上展開的,朱熹強調“格物致知”,對於一件事情的理解,要追求其根源,直到窮盡其道理才可以,並強調“格物致知”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主張為學要多讀書、多觀察,積累經驗,之後加以分析、總結、歸納,最後得出結論。

陸九淵主張“發明本心”,他認為“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世間萬物都難離一個“心”字,只要心裏清明,萬事自然通曉,根本不必多觀察、多學習,只要追求本心就能有好的結果。兩人越辯越激烈,都不認同互相的想法,這場辯論持續了三天,最後陸九淵兄弟稍占上風,鵝湖會議也不歡而散。這次鵝湖之會不僅沒有讓雙方意見達到統一,反而讓朱熹和陸九淵之間的分歧更加明顯。但是通過心學和理學雙方的辯論促進了理學和宋代文學的發展,在中國哲學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朱熹賦水仙花抒發和情感

《賦水仙花》是南宋理學家朱熹的作品,是一首以詩言志的古詩,作者借高潔的水仙花抒發了對世俗觀點的勸誡之意。

水仙花

《賦水仙花》原文為:隆冬凋百卉,江梅歷孤芳。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風香。紛敷翠羽帔,温豔白玉相。皇冠表獨立,淡然水仙裝。弱植晚蘭蓀,高標催冰霜。湘君謝遺褋,漢水羞捐璫。嗟彼世俗人,浴火焚衷腸。徙知慕佳冶,詎識懷貞剛?淒涼柏舟誓,惻愴終風章。卓哉有遺烈,千載不可忘。

這首詩開頭四句是感嘆隆冬季節,百花凋零,除過梅花耐寒傲立在風雪之中,孤芳獨立,節操高雅,供人們欣賞以外,還有水仙花開在茅屋蓬窗之下,讓冬天有了春天的氣息。詩人在此處運用梅花與水仙冬天傲雪綻放,從中襯托出水仙花的品格也很高潔。接下來四句生動的描寫了水仙花的形象,先寫繁茂的葉片,就像仙子用翠玉製成的披風,花朵宛如白玉,黃色的皇冠,更讓這位仙子亭亭玉立,淡然天成。緊接着的四句寫水仙本來柔弱,謙遜,比蘭花後開放,但是也有它獨特的清香。水仙雖不像梅花、松樹那樣挺拔,但是也不懼嚴寒,讚美其剛貞。作者用“漢水”“湘君”做對比,更烘托出水仙節操高尚,顧盼多姿。最後幾句,就是寫世俗的人了,只知道美麗妖嬈的顏色,而忽視高尚的節操,告誡人們只有這種高風亮節、堅貞不渝的女性,千載之後也不會被人們遺忘,就像水仙花一樣。

朱熹家訓是什麼

看過朱熹家訓才知道自己做的有多麼不足,甚是感到慚愧,接下來我們就看看朱熹家訓吧!

朱熹家訓碑文照片

朱熹家訓雖然是教育自己孩子,但恐怕是我們所有為人父母都需要自己子女做的地方。家訓是這麼説的:君王之所以高貴,是因為他有一顆仁愛的心;臣子之所以高貴,是因為他有一顆忠義的心;父親之所以高貴,是因為他慈祥;兒子之所以高貴,是因為他有一顆孝順的心;兄長之所以高貴,是因為他一顆友愛的心;弟弟之所以高貴,是因為他他對自己的兄長懷着恭敬的心。身為丈夫之所以高貴,是因為他和睦家庭;身為妻子之所以高貴,是因為她懷着柔和的心態周旋於家庭之中;對待長輩最可貴的是尊敬長輩;交朋友最可貴的地方是講信義。

朱熹家訓説見到年邁的老人一定要尊敬他;要愛護小孩;尊敬有品德的人;品德有問題的人一定要遠離;不要説別人壞話更不要誇自己;能化解與別人之間的仇恨、也能以怨報德;做人要隨遇而安;對待人小的過失能報以容忍的心;對待別人大的錯誤要跟他講道理;不要因為善事小而不去做、更不要去做很小的壞事;別人做了壞事不要到處宣揚、要讚揚別人做的好事。

朱熹家訓説不要懷着私心或個人恩怨去處理一件事情;治理家事不要單獨立私法;不要做損人的事情、更不要去妒忌別人的才能;對於蠻不講理的人多説無益;其次他還講了人要懂禮節、要知道孝順、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貪心等等。他認為人做到以上這些是順應天命,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份內的事情,也是我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