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飛將軍”李廣無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李廣系名門之後。他的曾祖父李信是秦國大將,以勇猛剛強著稱。李家世代以騎射相傳,到了李廣時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已達到了爐火純青之境界,被封為“射神”。
李廣十多歲就開始闖江湖,後來選擇了從軍,因為他射術高明,在邊疆射殺入犯的匈奴士兵最多,所以名聲大震。
然而,儘管李廣在邊疆上打出了響噹噹的名號,但他的一生也正如漢文帝所説的那樣——生不逢時。在“文景之治”的年代,漢文帝和漢景帝都主張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進行懷柔戰術,這使得飛將軍李廣空有一身武藝和一腔熱血,卻報國無門。
光陰如白駒過隙,李廣已過了知天命之年,他原本以為自己就將這樣在邊疆和匈奴“打打鬧鬧”地遊戲一生時,上天終於降給了他大任。漢武帝即位後,對匈奴主戰,他得已有了上戰場的機會,但陰差陽錯之下,並沒有立下大的戰功。
而渾邪王殺休屠王投降漢朝後,匈奴遭遇巨大打擊,伊稚斜單于惱羞成怒,再次率大軍侵犯漢朝的邊疆。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了漠北之戰,派出了霍去病和衞青這對雙驕出戰。
年事已高的李廣覺得自己再不展示就沒機會了,於是站出來強烈要求去戰場。
一陣唇槍舌劍,漢武帝最終妥協了,批准了李廣披掛上陣。只是在臨行前,他又轉身對衞青説了三句話,一是説李廣這人年老了,不中用了。二是説李廣的命天生就不好,是個註定失敗的人。三是你在用他時要特別注意,此番前去,讓他旅遊觀光一下倒是可以,但千萬不要讓他擔當對抗匈奴單于的大任,以免誤了你的大事。
就是漢武帝最後這句警告的話,要了李廣的命。
漢武帝給衞青和霍去病各分配五萬“千里馬”。霍去病從代郡出發,直接攻擊中部的伊稚斜單于。漢武帝之所以這樣安排,是考慮到伊稚斜因聽信了趙信之言,採取遠遁沙漠、堅壁清野的政策,霍去病帶兵日行千里夜走八百,派他去對付正合適。
而衞青從定襄出發,目標直指東部左賢王的匈奴軍。考慮到衞青這一路打的是持久戰,漢武帝給他安排的四員部將分別是前將軍李廣、左將軍公孫賀、右將軍趙食其、後將軍曹襄。
結果伊稚斜聽説漢軍來後,馬上來了個“不羞遁走”,把輜重和部隊都撤移到漠北。
面對伊稚斜的出招,衞青沒有退縮,相反,他決定陪伊稚斜玩這個貓捉老鼠的遊戲,進行破局表演。他兵分兩路,在伊稚斜的北逃路上對其進行兩面夾擊。一路從正面追擊匈奴,直搗其王廷;而另一路則繞到東面,行千重山,涉萬道水抵達漠北。
衞青決定把漫漫的漠北征途交由老將軍李廣來執行。他把李廣和趙食其的軍隊合併,共同完成此行。當然,衞青之所以這樣不體恤老將李廣,讓他參加“長征”,是因為他的私心作怪。什麼私心呢?在戰場上自然是戰功了。
取代李廣成為先鋒的是公孫敖。而李廣自知以後上戰場的機會不多了,而且又急於表現自己,所以對衞青的安排表示了最強烈的抗議。
面對李廣的無限渴望,衞青表現得無限冷酷:“不成、不可、不行。”衞青輕描淡寫的六個字徹底扼殺了李廣心裏殘留的最後一點希望。
李廣再三表示“抗拒”,衞青堅決強調“從嚴”。是啊,有漢武帝的金口玉言墊底,有自己對好朋友公孫敖的私心作怪,衞青選擇冷酷無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既然説話抗議無效,李廣最終只好選擇用行動反抗了。
“廣不謝大將軍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與右將軍食其合軍出東道。”
李廣這一行為表達了兩層意思:不謝,不屑。
這就是疾惡如仇、剛直不阿的李廣。他以這種無聲的方式表達了對衞青的不滿和憤慨。
爾後,衞青帶領主力部隊以快馬加鞭之勢長驅直入,直抵漠北。兩軍對壘,一場大決戰即將上演。
伊稚斜單于早就帶領主力部隊在這裏“恭候”漢軍多時了。衞青是個識時務的人,他看到匈奴士兵嚴陣以待,便決定採取誘敵出洞、分而殲之的戰略。
衞青的部署如下:用頂上有帷布的“戰車”組成超級大陣營,將五千精鋭騎兵藏於其中。這樣安排的好處是,五千騎兵進可攻退可守,來去自如。而其他主力都在超級大陣營的掩蓋和迷惑下,分左、右兩翼迂迴直抵匈奴的大本營。
伊稚斜單于苦苦等了這麼長時間,終於等來了漢軍,自然按戰前的戰略安排,決定打漢軍一個立足不穩。他一聲令下,匈奴士兵便呼啦啦地向漢軍發動了大決戰。漢軍雖然只有五千騎兵,但因為是精鋭騎兵,戰鬥力超強。因此,面對匈奴進攻,五千騎兵來了個頑強抵抗。於是乎,戰場上昏天又暗地,從早上戰到黃昏依然沒有分出個勝負來。
這時突然起了沙塵暴,幫了五千漢軍的忙。因為到處都塵土飛揚,連人都看不清,更別説打仗了。於是雙方都開始憑着感覺亂砍亂殺,自相殘殺的情況自然難以避免。
事實證明,老天幫的忙為衞青的兩翼繞到敵後突襲贏得了時間。當兩路漢軍從天而降出現在匈奴的大本營裏時,匈奴人驚呆之餘只能舉起雙手,先保住性命要緊。結果可想而知,佔了匈奴的老窩後,漢軍從後面對正在大決戰的伊稚斜單于的主力部隊發動了猛攻。
結果在前後夾擊中,匈奴士兵大敗,最終,漢軍共斬殺和擒獲匈奴士兵近二萬餘人。
就這樣,這場大決戰以衞青的出奇制勝而告終。衞青在漠北之戰中大獲全勝凱旋時,和李廣、趙食其的大軍才趕到。
在軍法中,延誤行軍時間是要被處置的,於是衞青馬上派出長史向李廣問責。
面對這樣赤裸裸地問責,李廣悲憤不已,一怒之下揮自自刎了,一代名將就此凋落,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