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的柴進是什麼人物?柴進的勢力不可小覷!
你真的瞭解水滸傳柴進嗎?歷史頭條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很多時候讀水滸都是閲讀越有意思,為何越來越有意思,則是因為每次都會在思想境界提升之後,有不同理解,這不又有了新思路!
(經典的意義在於百讀皆有所思)
這篇的主角是柴進一個拿着免死金牌,享受與國同壽待遇的人。
正兒八經的曾經皇族子弟。
很多時候看水滸,都會想當然的認為那是一羣五大三粗的土匪流氓,以英雄義氣名義行替天行道故事的書。
其實在五大三粗的平民流氓中,還充斥着無數的官僚吏員武將甚至曾經的皇族。
那麼這代表了什麼?
不過是代表了那些階級那些人羣對於宋朝失望而已,書中的英雄好漢出生,凸顯的不是他們的好勇鬥狠,而是他們的階級屬性。
其中如要説最具代表性,也最有社會影響力的當為柴進。
為何如此説,則和他的階級屬性有關。
(柴進劇照)
一個代表過往皇室的家族,一個代表舊貴族的家族,一個代表宋朝皇室正統性的家族。
三個代表之後,這樣的家族,其實在任何朝代都是不該存在的,從未有那個王朝如宋朝一樣,會將曾經的老闆供養起來。
那麼宋朝為何要這樣做?
除了彰顯自己的仁義道德之外,目的則是為了維持自己的正統性,進而安撫天下人心。
因為這三層層層遞進的關係需要,在水滸傳這本書中,柴進除了個人形象之外,也有了另一層意思!
那就是道義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正統的力量。
這力量是誰給的?
他來自柴進的家族,那曾經的皇室,他來自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那曾經的明主。
在水滸世界中,正因為柴進這樣的影響力,造成了一個結果。
他當不當皇帝不重要,造不造反也不重要,傾向性很重要。如果他徹底的站在了宋江那一邊,則代表了一件事。那就是基於皇權正統性還有趙匡胤給於的特權,在當時的宋朝變得不值一提。
(趙匡胤給的道義)
那樣的宋朝是什麼樣的?
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失去了道義基礎的朝代,他居然被曾經樹立起來的標杆背叛和鄙視,甚至痛恨。
這樣的國家還有救嗎?
其實與梁山的階級成分而言,一直都是在流動變化的。
第一代領導人王倫時,上梁山的都是平民百姓,活不下去的草寇而已,他們只能代表平民百姓。
可在宋江上山,晁蓋死後,這樣的階級成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無數從體制內走出來的人,在宋江這個曾經公務員的帶領下,也加入了梁山的隊伍。
這公務員既有文職也有武將,甚至還有舊貴族。
而且他們在梁山中,因為宋江的提拔,備受重用,超越了不少貧民流氓元老。
這在排座次中可以看的一清二楚。
宋江居忠義堂掌中軍、林沖掌左軍、呼延灼掌右軍、李應掌前軍、柴進掌後軍、李俊掌水軍。
這五個人中宋江是老大,坐鎮中軍,林沖和呼延灼氏武將出身,公務員編制,李應李俊則是平民百姓出生,柴進是舊貴族代表,至於剩下的李應和李俊一個大户人家的莊主,一個是漁民。
好吧,階級是不是理清楚了?
文職公務員,武將,貧民百姓,大地主,還有舊貴族。
宋朝還有啥階級是樑上沒有的?
他們都上了梁山證明了什麼?
不過一件事而已,無論你是什麼身份,什麼階級在這腐敗的世界,在這昏聵的世界,都沒有了活路,最後不得不反而已。
這就是所謂的羣眾基礎啊。
為何他們會如此,則要看人生經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曾經的武將大刀楊志和柴進。
楊志其人,我一直認為是一個僅次於林沖的悲劇人物。
他的悲劇在於,出生揹負太多,而人生命途多舛,太難了。
一個嚮往仕途的人,最後居然落草為寇,無奈成土匪,成土匪不説,地位還不高。
這不高,其實從排位也能看出,出生將門,武藝高強的楊志居然才是前軍將領第五,面對這樣的安排,楊志從未有怨言,反而甘之如飴。
由此可見他是多麼希望有梁山這個集體能接納他。
(楊志)
那麼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這個鍋該高俅為首的新貴來背。
當小人高俅踩着輕快的腳步,得意洋洋的來到殿帥府,先是狠狠的羞辱了王進一翻,之後又陷害林沖,搶奪林沖老婆那一刻起,就擊穿了曾經的貴族將門心中的信仰。
是啊,一個靠着踢球好上位的人,居然成了他們命運的決定者?
這悲催的日子是誰帶來的?
(高俅)
答案是大宋皇帝。
林沖和王進的遭遇,名將之後的楊志不是不知道,但是他依然有野心有寄託有希望,他希望用自己的忠勇和武力,在這腐敗新貴佔據時代主流的世界,通過一刀一槍的打拼,爭取一席之地。
因此,面對高俅的臭罵他還在堅持。
這堅持的背後,是無奈。
祖上的榮光沒有給他任何仰仗,而他的運氣也不好,先是送花石綱時翻了船,這在終於職守的楊志看來,彷彿天塌了,為了挽回損失,他不得不重新振作起來,收攏財務去往東京四處打點,目的不過是保住自己的職位而已。
為此他可以和任何人,包括土匪和強盜達成諒解。
那個時候的楊志心中還有希望,公務員啊,這是多大的榮光啊。
(我太難了)
即便面對勸説其留在梁山的王倫,他也不為所動,語帶央求的説。
“承蒙眾頭領如此帶攜,只是灑家有個親眷,見在東就居住。前者官事連累了他,不曾酬謝,今日欲投那裏走一遭。望眾頭領還了灑家行李,如不肯還,楊志空手也去了”(水滸傳第十二回)。
為了些許財物,為了功名,低聲下氣的求土匪,這還是楊家將的後人嗎?
説祖上為之蒙羞也不為過,可是楊志依然做了。
幸好王倫雖然本事不咋地,但是深明“盜亦有道”,沒有扣留楊志的財物,楊志也終於走上去往東京買官復位。
滿懷希望的楊志,悲劇就此開始,對於楊志的命運,施耐庵也寫了一首詩來預言。
清白傳家楊制史,恥將身跡履危機。豈知奸佞殘忠義,頓使功名事已非。
後來的故事也如這預言一樣的悲催,錢花了,可是卻被高俅大聲辱罵轟了出來。
轟出來不説,還被小流氓欺負,一氣之下殺了牛二攤上了官司。
孜孜以求的公務員隊伍,並不待見他,反而很嫌棄他,不僅嫌棄還要他命。
這對於將門出生的楊志而言,是何等的屈辱和殘酷。
但是這僅僅是楊志一個人的遭遇嗎?前車之鑑有很多,王進林沖哪一個不是如此。
(宋徽宗)
這是一羣人的悲劇,一個時代的悲劇。
那個時候祖宗的榮光不是榮耀反而成了負累,於是才有了後續被梁中書提拔從罪犯變成軍官之後,那個只有小心翼翼而毫無英雄氣概的楊志出現。
生辰綱是什麼?那是宋家王朝失道的象徵,而失去了榮耀的楊志,為了生辰綱而費盡心力。
這是一個集體的墮落,他們為了功名利祿,放棄了祖先的初心,失去了初心,楊志活着就是個行屍走肉。
無論他之後參與梁山也好,不參與也好,他都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
最後生辰綱又一次被搶,楊志絕望了,面對制度性腐敗的傳導作用,還在可以預見的牢獄之災下,無論願不願意都只能選擇梁山。
如果命運被逼上絕路,那麼好死不如賴活着。
和楊志相似的還有柴進。
一個是將門之後,一個是皇族之後,論出生柴進當然更高,其實與地位而論,柴進完全沒有被欺負的擔憂和落草為寇的理由。
可是不合理的事情就是發生了。
柴進的性格是典型的皇族公子性格,好交朋結友,家裏有錢門客無數,家裏有權丹書鐵卷,錢和權給了他柴進膽。
有膽走天下,柴進怕誰?
想當年,柴進初見林沖,林沖正因為酒店老闆不賣他東西而鬱悶。
最後獲知是柴進每次都會給配軍流放的犯人,買酒食。
原話如此:“酒店裏如有流配的犯人,可叫他投我莊上來,我自資助他。”(水滸傳第九回)
這話是多麼的霸氣,除了霸氣之外,其實還有深層的政治意義在內!
很簡單啊,你一個過氣皇族,對配軍這麼好,你居心何在?
居心如何,看柴進對人才的態度就可知了。
柴進有個特點就是非常愛惜人才。
見林沖一見如故,席地而坐是一列。
見宋江倒頭便拜告達思念“端的想殺柴進”也是一列。
這愛才,不僅表現在財物給於和態度上,還表現在給於保護上。
正如他對宋江所説的那樣,即便你做了十惡不赦的大罪,來我這也沒官軍敢管,他們敢管我也收留你。
這底氣之前説過,來自大周皇室,來自趙匡胤給的丹書鐵卷,更來自於一種道義的力量。
(大氣的柴進
那時的柴進,是大宋無數階級中,還沒有被如高俅這樣新貴欺負的代表人物之一。
可當他們也被高俅童貫這樣的新貴欺負了,這大宋還有道義存在嗎?
果不其然,最後柴進也被欺負了。
奪莊之恨,強買之恨,還有那不屑一顧的罵聲深深的刺激了柴進。
地位如此之高的人,依然不能保全自己和想要保護的人!
腐敗的官僚昏聵的皇權,和滋生的新貴他們的權勢該有多麼大?
這才是水滸傳描述柴進楊志遭遇要表達的意思。
在制度性腐敗和昏聵之下,所有的階級都沒了自保的能力,這國家就失去了存在的道義。
滅亡也就是必然的事情,無論外族入侵不入侵,他都會垮塌。
唯一可惜的是,小説中的宋江,卻從未利用好如此政治資源,將事業做強做大,反而是急於招安,俯首稱臣,最後送去了卿卿性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