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的隱形“殺手”——父母暗示

孩子教育的隱形“殺手”——父母暗示

暗示是最簡單的條件反射

在心理學上有過這麼一個實驗,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去到一所學校給孩子們做語言水平測試。

測試完之後,他沒有看結果,而是隨機點取了一個班級裏的20名學生的名字。

並告訴了他們的班主任和這些學生説:你們這20名學生在未來都是絕對有潛力的,不管現在學習是好是壞。

孩子教育的隱形“殺手”——父母暗示

八個月後,羅森塔爾再次來到了這個學校,他再次看到成績單時發現上次點名的20位學生的成績明顯提升。

原來在羅森塔爾走後,這20名學生收到了鼓勵的積極暗示,自己也開始逐漸相信自己是真的有潛力,於是行為也會朝着積極的行為方向發展。

所以這就會造成父母給孩子什麼樣的暗示,孩子就會接受並執行。

爸媽給孩子的“人設”

我們曾經接收過這樣的一個孩子,很叛逆、打架鬥毆早戀,典型的問題少年。

用他父母的話來形容就是“這個孩子太壞了!”

後來在幾次簡單的諮詢過後,這個孩子講:

“我不知道哪裏得罪了爸媽”

“見到熟人還沒張嘴打招呼,就被爸媽説不懂事”

“他們逢人就會介紹我是壞孩子”

“我坐在那裏不吃飯是壞孩子”

“吃飯也是壞孩子”

“既然他們説是就是吧”

“現在應該符合他們給我的壞孩子人設”

一個總被懷疑生病了的人,慢慢真的會得病。

一個總被懷疑不行的人,漸漸地真的變得什麼事都做不好。

孩子教育的隱形“殺手”——父母暗示

面對孩子,家長愛説些什麼?

“他總是......”

“他就是......”

“他簡直是......”

“你怎麼總是挑食,這孩子就是不聽話,簡直是不該生出來!”

小孩子是有着天生的對父母依賴和相信的本能。在家長無止盡的重複着這些話的時候,孩子的心裏就會形成記憶。

原來我就是不聽話,我不應該聽父母的話。我就是壞孩子,我應該做些壞孩子該做的事情。

你給孩子什麼樣的人設,孩子就會還你什麼樣子的人設。

父母的為人處世行為代表着對孩子的日常教育,越是不動聲色,不以為然,越是會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帶來深刻的影響。

來自父母的積極暗示

1、用語言來表達愛

對孩子來説,沒有什麼是比父母的誇讚和表揚更好的激勵了。

當孩子做錯事情或者成績差時,鼓勵的效果遠遠大於吵一頓打一頓。

家長可以用:“這件事情你做錯了,我可以原諒你,因為我相信你一定有自己的原因。可是我不希望下次你再犯這樣的錯誤,這樣我會傷心的。”

向孩子表達清楚,他犯了錯誤,因為你愛他,可以原諒他,但是這個原諒和愛是有範圍的。

孩子教育的隱形“殺手”——父母暗示

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家長不能單單的説:“你真棒,你太優秀了。”這樣的語言讓孩子找不到自我肯定的價值。

例如孩子考試進步,大多家長只會説:“比上次進步了,真棒”這樣孩子感受不到具體的誇獎,甚至會覺得是敷衍。

家長們可以稍微具體的講:“沒想到你這次居然把這道難題做出來了!上次這類型的題你做錯了,這次做對了,你一定是好好研究了上次的錯題,這次才會進步這麼大呢!”

孩子教育的隱形“殺手”——父母暗示

2、以身作則的父母

其實對於三觀還未形成的孩子來説,他們就是一個跟隨父母的錄像機。他們會把父母的一言一行都錄在自己的大腦裏。

例如父母在吃飯時向老人夾菜,關心老人冷暖。那麼孩子就會記錄下來進行模仿,也開始關心父母。

孩子教育的隱形“殺手”——父母暗示

這就是父母自身積極的行為對孩子的暗示,反之,如果父母行為差、素質低下,孩子也會記錄下來並進行模仿。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父母即孩子,孩子即父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81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教育的隱形“殺手”——父母暗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