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特戰尖兵的精武軌跡
■本報記者 賈保華 通訊員 李審榮
西北某訓練場,風沙彌漫。一名狙擊手持槍趴在戈壁沙窩裏,根據觀察員的指令迅速調整射擊方向和參數。
“砰砰!”隨着一陣清脆的槍響,子彈精準命中目標,精確狙殺遠方多個目標,僅用時30秒。
這位狙擊手名叫周健,是西部戰區陸軍某部“王牌”狙擊手。像大多數男孩一樣,周健從小就有一個英雄夢。2009年7月,正在東北大學電子信息專業讀書的他應徵入伍,來到原蘭州軍區某紅軍師,成為一名大學生直招士官。
初入軍營,周健就在基礎體能摸底考核中嶄露頭角,所考11個體能課目全部達到合格水平。下連時,以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被評為“優秀直招士官”,進入偵察連成為一名狙擊手。
2012年,原蘭州軍區組織創破紀錄比武競賽,周健以優異成績入選集團軍集訓隊。然而,要想在高手如雲的集訓隊佔有一席之地絕非易事。第一次測試,周健的成績連前10名都沒進入。
“危急時刻,狙擊手往往只有一次扣動扳機的機會,如果不能一槍斃敵,就可能付出血的代價,甚至會影響整個戰局。”為彌補自身短板,周健每次訓練都隨身帶個筆記本,把海拔、氣温、風速和角度等數據記錄下來,摸索出快速判斷不同距離射擊修正值的硬功夫,總結出身體後移、重心在後的射擊要領,在反覆訓練中力求“人槍合一”。
經過4個月的艱苦訓練,周健射擊水平突飛猛進,在原蘭州軍區狙擊手對抗競賽中獲得了100米精度射擊的第一名,榮立二等功。同年,他作為優秀大學生士兵提幹。
一年的軍校生活,周健在沉澱中變得更成熟,畢業後被分配到原蘭州軍區某特戰旅任職排長,併成為“天狼突擊隊”的一名隊員。
為提高對槍的感知能力,周健在訓練中把護膝護肘取掉,雙肘一次次被堅硬的地面磨得血流不止,傷口和衣服粘在一起;為練習據槍的穩定性,在-20℃的氣温下,他把6枚彈殼豎着放在槍管上,保持2小時不掉……
機會總是眷顧那些時刻準備着的人。2014年7月,哈薩克斯坦卡拉幹達,“金鷹-2014”國際特種兵狙擊手比武緊張進行。十幾個課目比拼下來,周健和隊友一直排在前列。
越障射擊課目開始,大雨不期而至。將200公斤重的油桶滾動20米,提着20公斤重的水桶前進20米,穿過涵洞、矮牆……來到射擊地域,周健凝神屏息間,隨着兩聲槍響,400米外直徑30釐米的兩個目標應聲倒下,用時僅43秒,比第二名足足快了36秒。這一表現,令全場震驚。
最終,周健和隊友在與美、俄、英等6個參賽國、20支參賽隊的較量中,奪得8個第一、4個第二、2個第三,以絕對優勢收穫了團體第一名,他本人斬獲越障射擊、搜索射擊等4個課目金牌,榮立一等功。
“戰場上最不希望遇到的對手。”曾有外軍特戰隊員這樣評價周健。然而,一戰成名的周健在精武之路上,依然沒有止步。
今年5月,陸軍某部從該特戰旅選拔特戰隊員,周健第一時間報名。他的這個決定出乎很多人意料:周健是單位典型,提前晉職晉銜很有希望,到新單位則一切歸零……
“軍人崇尚榮譽,但不能讓榮譽成為包袱。”集訓期間,來自不同特戰部隊的隊員要經過“魔鬼周”訓練,三分之一的人將被淘汰。31歲的周健和比自己年輕許多的戰士同場競爭。在11公里武裝越野考核中,他由於腸胃不適一直嘔吐不止,但是他堅持到了終點,最終通過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