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本土首例冷凍人丈夫:即使活不過來也為醫學做了貢獻

  繼重慶女作家、科幻小説《三體》編審之一杜虹接受人體冷凍手術之後,49歲的山東普通義工展文蓮不久前因肺癌在濟南去世,之後她立即接受了人體“冷凍”手術,成為第二個被低温保存的中國人,這也是首例在中國本土冷凍並等待復活的“病人”。

中國本土首例冷凍人丈夫:即使活不過來也為醫學做了貢獻

  展文蓮(資料圖片)

中國本土首例冷凍人丈夫:即使活不過來也為醫學做了貢獻

  研究員:是一種犧牲 不保證復活

  不同的是,2015年5月為杜虹進行手術的是全球最大的冷凍人體研究機構之一阿爾科(Alcor),杜虹也只冷凍了大腦,頭部被保存在零下196℃的液氮環境特殊容器中,遺體則捐獻給了阿爾科用於冷凍人體的研究。按照阿爾科的科學家估計,50年後的科學技術也許就能讓杜虹解凍頭部、再造身體,也就是——復活。

  而此次,為展文蓮操刀的則是山東濟南的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冷凍的也是完整的人體。“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做出這樣的選擇,而且現在的條件,也並不能保證展女士未來一定就能夠‘復活’,可以説她為醫療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犧牲。”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的工作人員説。

  2017年5月8日,49歲的展文蓮因肺癌去世。去世前,她的家人代她完成了遺體捐獻登記手續,決定在死後接受一項人體冷凍手術,將她的遺體存放在容積2000升、零下196℃的液氮罐內——這也被認為是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全身冷凍術。

  丈夫:我們只能期待以後的事情

  5月10日,在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低温醫學研究中心,桂軍民見到降温完成以後的妻子躺在特製的牀上:她的頭露出來,鎖骨以下蓋着看不見,但從臉部可以看出,因為脱水,稍微瘦了一點,像睡着了,很放鬆很安詳。15秒後,展文蓮被轉移至超低温的液氮罐中長期保存,期待未來有一天可能被“復活”。

  人體冷凍術寄託了人類對未來的期許,但也是一項前沿而有爭議的技術。世界上有三大提供冷凍人體業務的機構,其中總部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在1976年進行了他們的首例人體冷凍術。但目前為止,世界上的人體冷凍機構能操作的只有冷凍和保管,“復活”尚無先例——冷凍和“復甦”過程中可能面臨嚴重的細胞損傷,使得保存尤其困難。因此,這項技術更多被認為是一種商業行為。

  49歲的桂軍民是濟南一家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一向健康的妻子突然患上肺癌後,他的生活驟然改變,得知妻子疾病無法治癒後,他將妻子送進臨終關懷醫院,機緣巧合接觸到人體冷凍技術後,他沒有經歷太長世俗觀念的掙扎。

  夫妻倆都很贊同遺體捐獻,覺得人走了,“總得給社會留點什麼,能用的全給人家用了,用不了的剩下骨頭架子,給送到學校的解剖室去,掛那兒也行。

  “未來的技術,我們只能期待以後的事情了。即使活不過來,也可以為醫學做一點貢獻。”桂軍民對記者説。

  ■對話當事人

  “剛開始有世俗壓力 後來想明白了”

  對於冷凍妻子的原因和前後的一些掙扎,桂軍民向記者講述了當時的一些想法。

  問:從今年二月份得知這個項目到最終做出決定參與這個項目,經歷了多久?

  桂軍民:沒有經歷多長時間。一開始知道這個項目,之後談攏了就直接決定可以做了,然後就是履行一些手續,等待時機。

  問:你的家人對這項計劃的態度是怎樣的呢?

  桂軍民:他們沒什麼意見。除了最早的時候,她大妹子考慮世俗的壓力,大部分人都覺得入土為安吧,人已經去了,再折騰她也沒什麼意義。她沒有考慮過我們什麼感受,總體來説我們溝通完了以後,這件事情就沒什麼問題。

  問:你和家人對這項計劃最大的擔憂是什麼呢?

  桂軍民:人體低温的狀態下是很脆弱的,一個很輕微的搬弄,人可能就碎了。他們提出了一些操作的方案,我感覺還是能接受的。

  問:會不會感覺到壓力?

  桂軍民:從我內心而言,剛開始還是有壓力的,後來想明白了以後就沒有壓力了。剛開始會考慮到一些世俗的問題,比如説後事的處理,後來通過律師瞭解到,醫療團隊會為我們提供完備的法律手續,就沒有什麼壓力。我們沒有做壞事,只是做了一個先行者而已。怎麼向人家解釋比較困擾我們。人不可能無聲無息地就沒了,還要牽涉到她的朋友,怎麼給人家送信,這也是有壓力的,後來我們就發了朋友圈,買了墓地——衣冠冢,和父母葬在一起。其實,活着好好對她,走了沒必要做給別人看,把自己日子過好就是對她最好的安慰。

  問:你覺得人體低温保存技術,會涉及到哪些倫理問題?

  桂軍民:假如她五十年以後活過來,人的身份怎麼界定?我只希望她好好的待在那裏,我也希望醫學加快進度,將來能治癒她的疾病。更加希望低温、復温的技術有新的發展。

  問:手術的花費是多少,你承擔了多少?

  桂軍民:大部分是山東省銀豐生命科學公益基金會支持的,我們自己幾乎不用承擔。我們把遺體無償捐贈給他們,他們在費用上照顧我們。

  據澎湃新聞、央視新聞


  如何讓器官能夠“鮮活”無損的移植入病人體內,是世界醫學家們一直在攻克的難題。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一院)副院長、器官移植科學術帶頭人何曉順教授及其團隊突破了器官移植缺血的難題,實施了全球首例不中斷血流的肝臟移植手術——在捐獻者捐出肝臟後,肝臟的保存和移植過程一直保持血液的供應和循環。

中國本土首例冷凍人丈夫:即使活不過來也為醫學做了貢獻

  全球首例不中斷血流的肝臟移植手術專家團隊

  據家庭醫生在線瞭解,過去器官摘取後處於缺血狀態,影響移植成功率,不中斷血流的器官移植,能夠最大限度保持活力和功能,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患者術後併發症,大幅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

  這一創新成功破解了器官移植的世界性難題,有望改寫世界器官移植事業的歷史,推動我國成為器官移植這項醫學尖端技術的領跑者。該項技術突破的另一個重要成果是成功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該設備的問世,是醫學研究史上首次實現器官在“離體狀態”下長時間保持功能與活力。

  器官移植不再需要冷藏

  能以鮮活狀態在體內立即工作

  一般情況下,器官在摘取後,會用保護性的化學溶液進行灌注,降温,然後放入0—4℃的器官移植保存液中冷藏保存。這個過程中,器官處於無血流供應狀態,不可避免的受到缺血,冷凍和灌注的損傷。

  7月23日,何曉順教授為一名51歲的肝硬化合並小肝癌的患者實行了全球首例“不中斷血流”人體肝移植術,在捐獻肝臟離開人體後的保存和移植過程中,一直處於保持血液循環的狀態。肝臟移植屬於器官移植中高難度的手術,在移植過程中,如果肝臟缺血10—30分鐘,就會壞死。“供肝的質量和保存的時間長短,是保證換肝成敗的關鍵因素。”何曉順教授説,受損的肝臟移植進病人的體內,功能多少都會“打折扣”。

中國本土首例冷凍人丈夫:即使活不過來也為醫學做了貢獻

  何曉順教授及團隊在手術中

  不中斷血流的肝臟移植手術,得益於何曉順教授團隊自主研發的“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這個系統可以模擬器官在體外的運轉,最大限度的保持器官在體外的功能和活性。在“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的幫助下,移植的肝臟不需要灌洗,也不需要放在冷藏箱保存,最大程度地保護了器官的功能,可以讓器官以更“鮮活”的狀態在受捐患者的體內立即“工作”,從而極大地避免了器官移植的常見併發症。

  創新研發“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

  醫學史上首次實現器官長時間離體運轉

  傳統器官移植模式下,器官一旦離開身體,不可避免會缺血損傷。何曉順教授和他的團隊,花費數年時間,自主研發了一套“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可以在手術前模擬人體的機制,為器官提供血液,做到了器官移植不中斷血流供應。

中國本土首例冷凍人丈夫:即使活不過來也為醫學做了貢獻

  自主研發的“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實驗圖片)

  該設備的問世,是醫學研究史上首次實現器官在“離體狀態”下長時間保持功能與活力。這將為研究器官功能、器官間相互作用、器官離體治療、器官功能修復等臨牀應用提供新的技術平台,為我國臨牀醫學研究實現多學科、多層次的突破提供了可能。

  何曉順教授表示,在第一例肝臟不中斷血流手術中,“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維持了肝臟在體外的正常運轉長達4個小時。“這個系統為器官提供血夜,蛋白和各種必須的營養,可以模擬器官的在人體的代謝,維持器官的正常運轉,以後器官移植就可以像給身體換零件一樣,可以無損移植。”何曉順教授説。8月8日,何曉順教授團隊,一位52歲的肝硬化病人成為了第二位進行不中斷血流肝移植手術的獲益者。

  可應用到腎臟心臟等器官手術

  體外手術的科幻成為現實

  “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不但可以應用到器官移植中,還能在體外手術中發揮作用。何曉順教授表示,一些容易出血的高風險器官手術,可以通過“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在體外完成手術。比如肝臟的切除手術,可以通過“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在體外完成。

中國本土首例冷凍人丈夫:即使活不過來也為醫學做了貢獻

  自主研發的“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實驗圖片)

  在摘取器官前,醫生先將連接肝臟的血管接入“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在斷掉原有血液供應的同時,由“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替代人體的供血機制,從而實現平穩過渡。供肝植入移植受體時,將受體的血管接入“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在由受體的血液循環系統“接管”的同時,將機器撤離。在這個過程中,肝臟裏的“血一直是熱的”。

中國本土首例冷凍人丈夫:即使活不過來也為醫學做了貢獻

  何曉順教授及團隊在手術中

  “不中斷血流”器官移植理念的成功實踐,從根本上避免了傳統器官移植一直沿用的技術的先天缺陷。這項新技術還可延伸至心、肺、腎等的移植上,有望重構半個世紀以來器官移植理論與技術體系。器官移植學科可望迎來一個全新的時代。

  (2017-08-10)


  近日,由天津工業大學環境經濟研究所與中國環保產業協會聯合研製的首例環保產業發展指數在京通過驗收。國家環保部胥樹凡研究員、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李忠研究員、北京科學技術研究院賈品榮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周景博副教授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王海芹副所長等專家出席驗收會。

  會上,張雪花教授向與會專家報告了項目的研究內容。項目的理論與方法研究主要包括髮展指數指標體系設計、指數測評方法及相應計算軟件研發和基於減碳核算的環保產業環境貢獻測度三部分,項目的應用研究主要涉及重點環保企業和環保上市公司兩個集羣。

  隨後,專家組對項目成果進行了討論和評價。專家認為:第一,項目組從環保產業特徵分析出發,結合我國環保產業發展需求,設計了包含3 個一級指標、 10個二級指標和26個三級指標的中國環保產業發展指數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的構建在我國尚屬首例,設計合理,符合環保產業特徵及現階段我國環保產業的發展情況,併為指標體系的持續改進保留了接口。第二,項目組在59位專家往復三次問卷調查的基礎上進行分指標確權,提出了綜合指數測算方法,開發了相應的計算軟件。測算方法科學有效,實現了快速準確測評環保產業發展態勢和準確找出產業發展的短板與拉動因素的實踐需求,方法科學,有實踐應用價值。第三,項目組以我國331家重點調研企業和90家環保上市公司為例,進行了指數及測評方法的應用研究,得出了具有決策參考意義的結論。第四,項目組研究提出了基於能值與碳核算的產業發展環境效益測評方法,用於評估環保產業發展的環境貢獻,在資源環境價值尚未完全納入成本當下,這種有益探索值得進一步深入。

  最後,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內容全面,方法科學嚴謹,數據真實可信,指標體系具有實用性,超額完成了預期的工作計劃,符合驗收要求,一致同意課題通過驗收。並建議課題成果應儘快投入應用,並在實際應用中不斷優化,形成系列應用成果。(審稿:經濟學院朱春紅編輯:宣傳部武冰潔)

  (2017-07-30)


  原標題:中國自主培育出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克隆犬 打破韓國技術壟斷

  參考消息網7月8日報道 外媒稱,據中國官方媒體報道,一箇中國科學家團隊利用體細胞克隆技術,培育出了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克隆犬。

  據埃菲社7月6日報道,該科研團隊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賴良學對埃菲社説:“將體細胞克隆技術與基因編輯技術結合在一起,是非常先進的技術嘗試。中國相繼培育出基因編輯猴、基因編輯犬。在大動物疾病模型製備上,中國已走在世界前列。”

  報道稱,賴良學帶領的科研團隊,利用最先進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動脈粥樣硬化疾病模型犬“蘋果”。之後,科研人員又培育出比格犬“蘋果”的克隆犬“龍龍”。“龍龍”是中國首例完全自主培育的體細胞克隆犬,也是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克隆犬。

  報道稱,韓國是第一個掌握犬體細胞克隆技術的國家。犬被科學界認為是最難克隆的動物之一。這是因為犬體細胞克隆技術存在多個瓶頸,而該領域的技術此前一直被韓國壟斷。賴良學和同事們的努力成果,使中國成為第二個獨立掌握犬體細胞克隆技術的國家,從而打破了韓國的壟斷。

  利用CRISPR技術可以對生物的DNA序列進行編輯和修改,從而對癌症等複雜疾病產生療效。

  賴良學表示,克隆犬技術取得成功後,人們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定製”,培育出醫用實驗犬,還可以敲除或敲入犬的某個基因,讓犬嗅覺更靈敏、肌肉更發達,使其成為理想的警犬或搜救犬等工作犬。

  報道稱,科研人員表示,他們還將進一步開發多種疾病模型犬和功能基因編輯犬,以推動犬克隆技術實現商業化服務。

  (2017-07-08)


  這是中國為智能軌道快運系統而研發的虛擬軌道列車

中國本土首例冷凍人丈夫:即使活不過來也為醫學做了貢獻

  全球首列虛擬軌道列車,是該ART系統的運載工具➤➤➤種創新型現代城市低地板電車。列車為3節編組,長31.64米,寬2.65米,高3.4米,最大載客人數307人,最高運行速度70公里/時。與現代有軌電車相比,採用了膠輪承載,取代鋼輪鋼軌,無需鋪設專有軌道。

中國本土首例冷凍人丈夫:即使活不過來也為醫學做了貢獻

  它採用虛擬軌跡跟隨、高效電傳動技術的軌道交通運輸系統,也是現代有軌列車的一種全新形式。不需要真實的軌道,在將來可以成為可兼顧運能與成本的新型中運量軌道交通系統最佳的解決方案。

中國本土首例冷凍人丈夫:即使活不過來也為醫學做了貢獻

  目前株洲市政府宣稱,已經提交申請為該列車提供相應的路線,預計明年投入商業用途。

  (2017-06-07)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547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本土首例冷凍人丈夫:即使活不過來也為醫學做了貢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