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長們帶着孩子時,路上遇到熟人,或者帶孩子去朋友家拜訪時,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被誇“乖巧”、“懂事”、“有禮貌”,每逢孩子被誇時,家長們都會覺得高興。
通常情況下,孩子問候之後或是被要求做某些事情之後,都會被誇“小傢伙真懂禮貌”,對於這種“中國式禮貌”,國內不少家長受用,可外國人卻難以接受。
前兩天,我接到一條私信,投稿人希望我把她的故事分享出來,她覺得對她自己挺受用,也希望能夠幫助到其他還處於困惑狀態的家長。
事情是這樣的,那天正逢投稿人陳女士女兒的生日,她給女兒辦了個小的生日派對,想起來家對門最近剛租進來一個外國人,之前也請過他給女兒補習英語,所以也請了他過來,當時這位外國人還帶着另一個朋友。
生日派對上,陳女士要求女兒給大家彈鋼琴來助助興,可是女兒今天的心情不太好,不想彈,擺着臉就給拒絕了。
大家都在場,也都在幫女兒圓話,可陳女士覺得臉上過不去,感覺自己的家長權威被挑戰了,開口説道“你這樣太不禮貌了,趕緊彈一首,人家都在等着,別讓人家覺得你不禮貌,留下不好的印象。”
“我天天都在彈,很累了,就不能在我生日這天休息一下嗎?不禮貌就不禮貌吧。”女兒也有了脾氣。
“你這孩子怎麼這樣,實在是太沒有禮貌了,我怎麼會有你這樣的女兒。”陳女士性子急,當時脾氣一下子就上來了。
女兒也受不了陳女士的脾氣,直接回了房。當時那個外國人就覺得很不可思議,“太太,我覺得孩子這樣並不是不講理,可能你的方法刺激到孩子了。”
説這些話時,外國人的朋友也開口了,“我覺得您今天做的確實有些過了,您所謂的禮貌在我們看來,其實並不是真的禮貌,大多時候這種禮貌不被需要,只會讓孩子更痛苦。”
後來外國朋友還與她説了很多,聽完這些話她忽然醍醐灌頂,感覺自己實在是太沖動了。
在我聽完她的故事之後,我讓團隊做了一期小採訪,採訪結果發現有80%的家長都覺得這種禮貌自己平時好像經常在強加在孩子身上,回想起來確實覺得對孩子有些羞愧。
為什麼中國孩子的“禮貌”,不被接受?1、 以孩子的積極情緒為代價
可能你也不止一次讓孩子向“陌生人”問好,不論孩子有多小。可家長們是否想過,孩子是否真的願意問好?
要知道,有些孩子性格比較內向,別説向陌生人問好,可能對視一眼他們都會覺得十分慌張。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們還要逼迫孩子去問好,孩子怎麼會不覺得焦躁、不安?
可能有些家長會説,我這是為了孩子好,讓她鍛鍊膽子。不然以後見了人都不會問好,實在是不講禮貌。
可這樣的逼迫真的會有鍛鍊效果嗎?曾經美國一項研究表明,強迫孩子問候可能會使孩子更反感問候這件事,可能性高達53%。
在調查中,有一項解釋為強迫問候大多以孩子的積極情緒為代價,久而久之,孩子不再願意受逼迫,尤其是他們覺得自己有表達拒絕的權利之後。
2、 不應該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
就像陳女士所説,孩子不願意彈鋼琴時,她覺得自己的家長權威被挑戰了,那麼多人都在場,她覺得太沒面子了。
可試想,如果理性去剖析陳女士的心理,她當時想讓孩子在大家面前表演,其實存在一些想被誇獎的心理。可誰知孩子不願配合,反而讓自己陷入尷尬境地,由此覺得惱怒不已。
當家長一開始想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時,就已經是錯誤的開始。孩子沒有義務揹負着家長的期望,一旦孩子不願去實現,或是做不好,這將是家長痛苦的根源。
同樣,以“意志強加”為基礎的禮貌也並非是真正的禮貌。你認識的人並不是孩子熟悉的人,你所想要讓孩子做的事情,也不是她本該做,或是她願意做的事情,這些全是“意志強加”的結果,並不是孩子所需要的“禮貌”。
不少家長們對“禮貌”的理解過於片面,孩子不願怎麼樣就是不禮貌。可要知道,孩子是獨立個體,應該以其“意志”為基礎。
我們經常在生活中遇到孩子不問候人的情況,這時可能就要説上一句“這孩子真沒禮貌。”為什麼不想一想,你是否做過什麼事情讓對方討厭了,或是孩子本身性格比較內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