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戰狼2這部電影口碑和票房雙佳,片中的一段坦克漂移大戰讓大家驚心動魄讚不絕口,而昨天杭金衢高速紹興段內,竟然憑空躺着一輛側翻的裝甲坦克,這可把大家給嚇壞了,簡直是聞所未聞,難道是要上演坦克大戰現實版?
8月2日晚上21點30分,高速交警紹興四大隊民警蔣鍇棟和協警趙鵬波根據指令巡邏至杭金衢高速往衢州方向牌頭不到1公里處時,發現前方車輛都紛紛減速靠邊避讓,黑暗中透過零星的燈光隱約發現前方車道內有一大型障礙物,佔據了3個車道。
蔣警官及時上前查明情況,沒想到現場的一幕竟讓他目瞪口呆。躺在路上的障礙物竟是一輛迷彩裝甲模型坦克,只有外殼沒有內在,左邊鏈條輪損壞,坦克體側傾,橫卧在高速公路上,碩大的體型佔據了3個車道,導致後方來車紛紛減速避讓,甚是危險。
蔣警官第一時間封鎖了現場,做好預警並通知了施救。由於該事件的特殊性,整個施救過程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坦克才被帶離高速,現場交通才得以恢復。
那麼這輛坦克究竟是如何憑空出現在高速公路上的呢?這個問題自始至終一直困擾着蔣警官。經過仔細的勘察,蔣警官並沒有在現場發現可疑的人員,也沒有在附近發現可疑車輛停留,這就奇怪了。根據初步的判斷,這輛坦克應該是從運輸車上掉落,而駕駛員未發現異樣顧自駛離。目前,該事件正在進一步的調查中。
請丟失坦克的失主儘快聯繫高速交警紹興支隊四大隊,電話0575-87599506。
編輯 小野豬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老是把模擬器的經驗掛嘴邊的朋友?並且老是裝的一副自己很懂坦克射擊甚至藐視真實射擊的人?那他們應該來看看這篇由前坦克射手所寫的文章....(來源:國防部)
今天就來談談真正的坦克射手體驗跟模擬器上有何差別,除了是因為射手是坦克上最好玩的職務外,也因為很多人都從“聽來”跟“模擬器”上建立自己的觀念,撇開坦克世界跟戰爭雷霆這兩種娛樂性較高的不談,ARMA或Steel Beast其實也沒辦法模擬出全貌,有時甚至跟現實生活中的坦克射手所體驗到的“差異極大”。
第五節最好玩,因為講的是打動態目標的科學,但我希望有興趣的人慢慢看完。
一、後座力
這張照片是土耳其陸軍M48A5的射手席,而M48A5的射手席在現代化後的佈局上與我國CM11坦克非常類似,因此有參考的價值。紅色箭頭指的地方就是白晝鏡的墊片,用來抵在額頭的位置。
首先,差異最大的就是後座力這件事情,就跟步槍射擊一樣,主砲在開火時也會產生後座力,雖然絕大部分的後座力會被制退器抵銷,剩下的力量對於坦克而言雖然沒什麼,但對於臉貼在瞄準鏡上的射手而言卻很有感。如果你在開火的時候額頭沒有貼緊瞄準具上的墊片,那我可以告訴你,目鏡絕對會直接撞上你的眼睛。
這種經驗是除非你上實車射擊,不然模擬器是模擬不來的,就算你登上那種一台幾百萬的模擬器也是,更不要用説PC模擬的軟體,當然動對動射擊時這種體驗會更進一步影響射手,而這方面後續還會更清楚説明到。
二、射手不會"黏"在座椅上
這也是模擬器無法模擬的事情,就我們所知,很少有模擬器模擬出人體在車輛內的自然晃動,就算你在看起來好像有在晃,但實際上按個"V"並進入白晝鏡後,整個人好像就靜止了,完完全全的黏在目鏡上,進而享受穩定科技帶來的美好,如果你是這麼想的話,我只能説這又是被模擬器誤導。坦克在實際上是非常晃的交通工具,坦克在啓動後本身就會有微幅晃動,而在低速行進時可以感受到履帶膠塊一塊一塊地震動反饋,在更高速甚至高速時就不用講了,取而代之的是不斷的高頻率震動,倘若是越野的情況呢?那你就會體會到時速只有40km/h的雲霄飛車,更別説坦克急轉彎或緊急剎車。
射手的椅子是一張從砲塔籃往上延伸的鋼柱,安裝個可放下背板、可360度旋轉的金屬板,上面還有比90年代公車還不如的海綿膠塊所組成的“射手席”,所以它一點吸震效果都沒有,當然人在左搖右晃的時候你也只能靠自己的雙腳踏在有限的地板空間穩定好自己,所以這點跟後座力搭配時,就可以知道移動時對動態射擊的困難性。
三、眼睛不會"黏"在瞄準具上
在急駛的坦克上要將自己貼在白晝鏡前需要一定的練習,這是模擬器無法模擬出來的。
打個簡單的比方,你拿着裝有狙擊鏡的槍走路,你在狙擊鏡中的視野一定會受到晃動影響而出現黑邊對吧?其實坦克的瞄準鏡也會,但還好現代坦克瞄準具都是靠反射式刻線在瞄準,所以瞄到哪就可以打到哪,不像老坦克一樣會有歪掉就打不準的問題,但是這樣的晃動依然產生對射手的挑戰。
首先,黑邊會讓你沒有辦法觀察到視野的全貌,而晃動也會減損你對目標的注意力,雖然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是可以被接受的,但駕駛的速度一旦超過20km/h的話你就要注意了,因為你會發現當穩定系統牢牢地定在目標時,你的眼睛能看到的東西卻不斷閃現黑邊,勉強估定在目標上,而大部分動對靜或動對動的最佳表現容許速度也大概落在20km/h。至於超過40km/h又越野時就算了,機器瞄的到但人坐不住,當然這一切都是要看地形和懸吊科技決定的。
四、滑鼠模擬不出來的H型握把
砲彈能不能命中目標,除了靠的是機器輔助外,還有仰賴射手對H型握把輸入的穩定度。
現代坦克兵很幸福,不需要操作老式坦克的曲柄、轉盤跟踏板,因為所有的操作介面都整合到H型握把上,但這隻代表射手變輕鬆,不代表射手在動對動射擊時不會有挑戰性。當車輛晃動時,大可踏穩坐穩,但如果需要動對動射擊時,你的手必然會放在H型握把上進行操作,而這時問題就來了。當你接受晃動時你絕對不能將力量施加於H型握把上,你的支點必須靠額頭、屁股和雙腳,雙手絕對是要保留給操作施力用的,而不是固定自己,因為一旦把H型握把當扶手,那這個射手大概什麼也打不中。
五、對動態目標射擊的科學
全世界的絕大部分的坦克都會有類似的射手觀瞄設備,以CM11舉例,鏡頭處包含了射手的觀察窗、白晝鏡、熱像鏡視野,同時也負責收發雷測測距機的激光,並將激光誤差時間傳遞給彈道計算機後換算成距離,而彈道機算機在綜合如砲塔轉速、風向之後就能算出需要提取的仰角和前置量。
這是最好玩的部分,也許我應該放到第一點介紹,不過前面如果沒看完,光看這邊大概也以為自己可以靠玩玩模擬器就懂坦克射擊,因此將它放到最後來介紹。首先要來了解坦克如何對動目標射擊,我們先撇開那些命令跟報告詞不談,當車長用超越握把將目標帶入射手視野後,射手必須持續追瞄移動目標,例如1,000米外以10km/h向左移動的坦克,此時射手再按下"激光測距鈕",激光測距機會打出激光光測得距離,而當彈道計算機得知目標距離、砲塔旋轉速度後,便可以得出需要提取的仰角以及前置量為何。
此時主砲的俯仰、砲塔轉向機也會自動增加或減少到應該命中的程度,而射手只要"穩定地"將準星指在目標上即可,一直到射手扣下擊發鈕的前一刻都不能離開目標上,但換句話説,如果你的準星離開目標或目標突然改變行進方向、速度,這發砲彈很可能就無法命中。當然,105mm主砲打出的APFSDS速度大約在1435m/s、HEAT大概在1235m/s,而120mm主砲打出的APFSDS大概在1555m/s、HEAT差不多落在1400m/s,所以在1.5km內,目標在開火前突然減速或加速意義都不大,反正砲彈一秒上下就會擊中,但如果是射手手殘、眼殘就會有差了。
如果射手不能正確研判目標是否加減速,或者是測距距離射擊的時間過長而未重新測距,那初次測得的砲塔轉速、距離可能是失準的,如果是這樣,那這發砲彈也不會是準的,且時間越久、距離越長越明顯,上述的困難再加上越野的晃動,你就能瞭解坦克(或任何車)在動對動射擊的困難。不過,主坦克是所有地面載具中動對動射擊性能最好的戰鬥載具,其他沒有穩定系統的......自己想像吧。
小便,進去過96坦克內部,武器嘛,就該這樣,非常舒適,就不是武器了,如果我的國需要,我也願意坐進去,打敵人
(2017-06-13)
坦克自一戰出現,發展態勢,改變陸戰方式,是其他武器所不能比擬的。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坦克的誕生,傳聞先是美國的明尼蘇達州一個小鎮的拖拉機製造商---埃德温·惠洛克(他構想出履帶式裝甲車)---1915年4月惠洛克派銷售代表弗朗西斯·洛威到英國推銷他們的履帶式裝甲車時,隨身帶去了由惠洛克先生繪製的造價約60000英鎊的裝甲車的一些藍圖,英國人在拿走藍圖後,再也沒有消息了。英國人厄內斯特·斯温頓---大家公認的坦克發明者,據他自己説:靈感源自一位朋友的來信,朋友在信中把美國的“霍爾特”農用拖拉機描述為“能夠像魔鬼一樣爬行的美國機器”,由此建議製造一種裝有大炮和機槍的重型履帶式拖拉機,他的這一建議於1914年10月20日被提交到英國陸軍部。------另提下:英國人的坦克是在1916年9月15日的索姆河戰役中投入使用的。----------現在我們來看看英國初期坦克(主戰)的設計和劃分:1.巡洋坦克:又名巡航坦克,裝甲薄(20-30毫米),機動性能較強,配備機槍及小口徑火炮(57毫米),用於偵查或伴隨步兵作戰。2.步兵坦克:裝甲較厚(35-40毫米),機動性能差(10公里/小時),火炮(40毫米主炮,76.2毫米榴彈炮),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以上的坦克是北非戰役同盟過的主力。再來看看德國的坦克:3號4號坦克,前裝甲50毫米,75毫米的速射炮,速度30公里每小時。我們不難看出來,德國在北非戰役,坦克的性能佔具優勢,如果不是德國補給出現問題,盟軍在北非是不可能打敗德軍的。後期,盟軍依靠謝爾曼才能與德軍坦克對決。沙漠之狐---隆美爾,戰役後期手裏如果還有400輛3號或4號坦克,補給跟上,盟軍必敗。因為沙漠之狐---隆美爾還是個打防禦戰的高手!!!----------值得慶幸的是,英國二戰後,還是擯棄了原先坦克設計和劃分的弊端。
(2017-06-08)
文/陸徵
從1914年冬天起,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曠日持久的陣地戰,由塹壕、鐵絲網和機槍組成的防禦陣地遍佈整個歐洲戰場。在暴風雨一樣的槍彈、炮彈面前,人的血肉之軀是如此不堪一擊,有的戰役甚至被稱為“絞肉機”。
研製一種防護力以抵擋敵人的機槍,並能突破敵人的鐵絲網引導步兵衝鋒,還有一定火力消滅敵陣上的有生力量和火力點的武器成為當時最迫切的需要。
1916年6月,索姆河會戰打響。交戰中,德軍依靠構築的塹壕、鐵絲網等堅固防線,抵擋住了英、法聯軍的多次進攻,雙方你來我往,傷亡慘重。
在1個月的攻、防戰鬥中,英、法聯軍傷亡62萬餘人,德軍也損失了約60萬人,但仍難分勝負,結果進攻戰變成了一場陣地戰。
轉折發生在1916年9月15日。
那天凌晨,已露寒意的戰場上大霧瀰漫,四周也一片寂靜,被陣地戰拖得疲憊不堪的德軍正在塹壕中昏睡。突然,他們被陣地前傳來的一陣陣轟鳴聲驚醒,腳下的大地也似乎在顫抖,一個個黑乎乎的“龐然怪物”出現在眼前,它們穿過清晨的濃霧,開着炮衝了過來。
德軍陣地頓時一片混亂,爆炸聲、叫喊聲連成一片。驚恐之餘的德軍拼命用槍、炮向“怪物”射擊,但“怪物”不但絲毫未損,並且像被激怒了一樣,更加猛烈地橫衝直撞。它們摧毀了一個個向它射擊的火力點,並衝過塹壕、壓平了鐵絲網。
混亂中,德軍紛紛停止了無謂的抵抗,開始丟棄陣地四散逃跑。而這道橫在英軍面前、經過長時間激戰未能攻克的陣地頃刻之間便土崩瓦解。
這些初戰告捷的“怪物”不是別的,正是英國製造的MKⅠ型坦克。當時共有32輛坦克發起攻擊,結果途中有9輛坦克因故障掉隊,有5輛坦克陷入鬆軟地帶不能自拔,另有9輛坦克因變速箱故障只能以很低的速度前進,剩下的9輛坦克全速衝向德軍陣地。
雖然只有9輛真正參加了戰鬥,但它們為突破久攻不下的德軍防線發揮了重大作用。索姆河戰役也因歷史上首次有坦克參戰而被載入史冊。
“陸戰之王”海軍制造
當然,坦克的誕生也並非一帆風順。當時英國陸軍上校斯文頓首先提出了用履帶式拖拉機加裝鋼板以抵抗機槍的火力——這也就是最早的坦克的設想,斯文頓後來因此被稱為“坦克之父”。
可惜,由於當時英國保守勢力佔了上風,斯文頓的這個提案沒能在帝國防禦委員會上通過,這項重大的發明眼看着就要因為沒有研製經費而流產。
關鍵時刻,時任英國海軍大臣、後來的英國首相的丘吉爾慧眼識英雄,看到了這個提案,立即下令海軍成立了一個“陸地戰艦委員會”,撥出經費開始研製坦克。為了保密,該項目的代號被稱為“Tank”(即“水櫃”的意思)。
1915年12月,“陸地戰艦委員會”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輛坦克樣車“小遊民”。它的外形的確和一個大水櫃差不多,行動部分有兩條履帶,車體方方正正並焊有6毫米厚的裝甲,轉向輪像條尾巴一樣拖在後面,車內有乘員6人,裝有1門火炮和幾挺機槍。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樣車“小遊民”
1916年1月16日,這種新型坦克進行了第一次行駛試驗,並順利通過了模擬的“戰場障礙跑道”。它越壕溝寬度達到了2.24米,通過垂直牆高1.37米,試驗取得成功。從此,世界上第一輛真正能夠實用的坦克誕生了,裝備英國陸軍後,被正式命名為Ⅰ型坦克。
1916年,英國共生產Ⅰ型坦克150輛。Ⅰ型坦克車體龐大,外廓呈菱形,安裝過頂履帶,車尾裝一對轉向尾輪,裝甲厚度6-12毫米,最大行駛速度6千米每小時。
有趣的是Ⅰ型坦克有“雄”、“雌”之分:“雄性”坦克戰鬥全重28.45噸,武器為2門57毫米火炮和4挺機槍;“雌性”坦克戰鬥全重27.43噸,武器僅為5挺機槍,用來對付步兵。在索姆河戰役中英軍使用的就是Ⅰ型坦克。
坦克的問世和使用,開始了陸軍機械化的新時期,對軍隊作戰行動產生了重大影響,在軍事上具有極其深遠的歷史意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坦克成為地面作戰部隊的主要突擊力量,其巨大的威力無人可敵,因而登上了“陸戰之王”的寶座。同時,也造就瞭如德國的古德里安、隆美爾,美國的巴頓,蘇聯的朱可夫,法國的勒克萊爾等一批以運用裝甲兵著稱的名將。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許多國家看到了坦克的前途,紛紛根據各自的作戰思想,研製裝備了多種形式的坦克,其中輕型和超輕型坦克曾盛行一時,也出現過能用履帶和車輪互換行駛的輪-履式輕型坦克及多炮塔結構的重型坦克。
這些坦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坦克相比,戰術技術性能都有了明顯提高。各大國均組建了裝甲部隊,裝甲兵作為一個獨立的兵種已經形成。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世界上的坦克已有約2萬餘輛。其中前蘇聯已成為第一坦克大國,擁有坦克15000餘輛,德國躍居第二坦克大國,擁有坦克3500輛,原來的老牌坦克王國英國和法國發展坦克的勢頭已經減弱,分別擁有坦克1150輛和2200輛。
此時的美國陸軍由於保守勢力佔了上風,沒有認識到坦克的強大突擊作用,因而沒有引起重視,只有區區470輛輕型坦克。
哪裏有陸戰哪裏就有坦克
1933年1月,希特勒在壟斷集團支持下當上了德國總理。這個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索姆河戰役中被嚇得喪魂落魄、躲在塹壕中瑟瑟發抖的原德軍下士對坦克可謂是情有獨鍾。因此,坦克在德國陸軍中的地位簡直就是如日中天,得到了迅速發展。
二戰德軍用坦克向波蘭發動“閃電戰”
1941年6月22日,德國又集中118個步兵師、19個坦克師、15個摩托化師,約4300輛坦克、4900架飛機,向蘇聯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德軍以裝甲集羣為先鋒,再次用入侵波蘭、法國時的“閃電戰”,使毫無準備的蘇軍損失慘重。
開戰第一天,德軍就向蘇境內推進了50-60千米,在此後十幾天內,又推進了300千米。在大戰中、後期的蘇德戰場上,雙方的陸戰幾乎演變成了坦克戰,有數千輛坦克參加的大會戰屢見不鮮。
特別是在1943年的庫爾斯克大會戰中,只1個多月的時間裏,蘇德雙方參戰的坦克和自行火炮總數竟達到13000多輛,創造了至今沒有被打破的“世界紀錄”。
僅1943年7月12日這一天,雙方在普羅霍羅卡地域參戰的坦克就有1200多輛。1945年蘇軍進攻德國柏林,集結了250萬兵力,包括21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共6250輛坦克、7500架飛機,一舉突破奧得河以西德軍防線,完成了對柏林的包圍。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以坦克為首的裝甲車輛發展最為輝煌的時期,交戰各方共生產坦克和其他裝甲車輛約30萬輛。其中前蘇聯製造了10.4萬輛。戰爭剛開始時並不重視坦克的美國也後來居上,超過德、英、法等國,共生產了9萬輛。德國製造了4.2萬輛。英國製造了2.6萬輛。坦克的火力明顯提高,裝甲厚度也大大增加。
坦克從二次大戰起至今一直是陸地戰場的主宰力量,被稱為“陸戰之王”。它是所以裝甲車輛中最基本的車種,是具有強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性和堅固裝甲防護能力的履帶式裝甲戰鬥車輛,是地面作戰的主要突擊兵器和裝甲兵的基本裝備。
坦克可以在複雜的地形和全天候條件下擔負各種作戰任務,主要用於與敵坦克和其他裝甲車輛作戰,也可以壓制、消滅反坦克武器和其他炮兵武器,摧毀野戰工事,殲滅有生力量。坦克的發展對其他裝甲車輛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冷戰開始之後,美蘇兩國拚命發展各種新式裝備,坦克則當仁不讓,成為陸軍裝備發展的重中之重!至前蘇聯至解體前,蘇聯陸軍共擁有各型主戰坦克高達5萬6千多輛,是北約全體成員國總合的2倍還不止。
西方防務專家估計,如果冷戰爆發,蘇聯裝甲洪流最多隻需要7天就可以橫掃西歐,兵臨英吉利海峽。
而在冷戰之後,坦克的重要作用則沒有絲毫減退,當1991年海灣戰爭中,美國可以説是勝利在望,兵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時,就是因為美軍沒有重創伊軍精鋭的共和國裝甲師,才使得美國不得不放棄對伊拉克進一步打擊的企圖。而新世紀對伊拉克的戰爭,也是因為美國重創了伊拉克裝甲部隊,才使得美陸軍放心進擊,伊軍各大城市,直至推翻了薩達姆政權。
可以斷言,在今後的戰爭中,如果還有陸上戰鬥,就依然離不開坦克,無論戰爭如何發展,坦克還會穩坐陸戰之王的寶座。
(2017-05-31)
媒體報道中國96B坦克及坦克兵正在積極備戰即將展開的2017坦克兩項比賽。俄軍工聯合體新聞網19日報道稱,第三屆國際軍事競賽中的"坦克兩項"競賽將在7月29日到8月12日期間在莫斯科附近的阿拉比諾訓練場進行。
今年,印度坦克手將首次駕駛他們的T-90坦克參賽。俄羅斯武裝部隊訓練局主任,陸軍少將迪米特里·戈爾巴滕科少將昨日在國防部新聞發佈會上宣佈了這一消息。
此外,俄羅斯報道還提到,白俄羅斯代表隊也將使用該國自行改裝的T-72坦克參加比賽。
96B比起2016年參賽款進行了升級改造,被稱為96B2017版,最大的特徵是坦克炮尾部多了一個火炮校準裝置
這個裝置和99A坦克一樣,可惜96B出於成本原因依然沒有車長周視鏡
2015~2016年96坦克對比
5月11日,在新疆南部某訓練基地,國產某新型步戰車高速“漂移”進入射擊陣位。
2017年蘇沃洛夫突擊賽於7月29日至8月12日在中國舉行,解放軍這次派出最強的04A步戰車備戰。解放軍這次用04A步戰車這款新鋭裝備來參加比賽,加上主場優勢看來是準備要碾壓俄羅斯了。
(2017-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