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殲11正面攔截美轟炸機, 戰略意圖讓我軍空域四千裏密不透風

  殲11中國在俄羅斯蘇27戰鬥機的基礎上仿製改進並最終自成一派的一款先進戰機,20世紀90年代,中國空軍的裝備不敵世界先進國家,因此中國共產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根據新時期國際形勢的變化和軍事鬥爭準備的需要,抓住對外合作的歷史機遇,做出了對俄引進蘇-27的生產許可證,建立飛機生產線的重大決策,中國引進蘇-27的關鍵目標是建立獨立的生產、改進體系,這個體系的建立不能僅限於獲得組裝生產能力,而是要從最基礎的製造到成品供應的整體配套綜合,真正建立起與整機相配套的完整順暢的生產系統。在軍方與航空製造部門之間就是否仿製蘇-27的爭論結束之後,中國的領導層作出了“兩條腿走路”的決心,既要獨立研製新一代戰鬥機,又要儘快將蘇-27國產化。最終中國擁有了一款蘇27類似外形下完全不同的新機。

我軍殲11正面攔截美轟炸機, 戰略意圖讓我軍空域四千裏密不透風

  該機在中國機隊中是重要的戰備值班機,由於其航程遠、載彈量大,所以不少戰備值班都採用該機,這樣可以隨時進入巡邏狀態,並且可以對入侵敵國飛行器進行驅離,而這也是殲11系列戰機的主要任務。作為系統主要的探測系統殲-11B配備了國產脈衝多普勒火控雷達,雷達採用了平板縫陣天線,根據我國相關外銷產品的介紹其應該具備遠程探測和多目標攻擊能力可在高、中、低三種脈衝重複率多種波形條件下工作,形下工作,可完成自適應的脈衝壓縮和自動波形管理。敵我識別器與雷達交聯,辨別目標敵我屬性。與其配套的國產霹靂-12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採用引進的俄羅斯主動雷達導引頭,其對戰鬥機大小的目標可以提供超20公里的探測距離,其採用的信號/數據處理計算機的運算速度較強,另並且配備了俄羅斯研製的光纖陀螺,它可使導引頭立即入準備狀態,並能精確地控制和穩定天線"快速熱僅需8s,因此導彈可在慣性飛行狀態下預熱",提高了導彈的攻擊能力,因此霹靂-12與機載雷達相結合,讓殲-11B實現了發射後不用管和多目標攻擊能力,大大提高了其空戰能力。

我軍殲11正面攔截美轟炸機, 戰略意圖讓我軍空域四千裏密不透風

  而在對方派出一些大型飛機的時候,則會直接派出殲11戰機,比如美國曾派出B52轟炸機在中國附近海域上空,這時中國就派出殲11戰鬥機直撲美機,由於重型戰鬥機航程遠,可以讓該機有足夠的時間將B52趕出中國附近空域。此外,在P3C反潛機、P8A反潛機,中國也會派出殲11戰鬥機前往。對於中國空軍來説由大型預警機指揮的中華側衞之牆已經能夠壓制F-15J和幻影-2000-5這樣戰鬥機,如果在研的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也稱“主動相控陣雷達”)和固體衝壓彈研製順利的話,那麼升級後的殲-11B也可以對抗國外四代戰機如F/A-18E/F和陣風這樣戰機帶來的威脅,因此可以這樣説,如果能解決相關問題,殲-11B-中華側衞之牆將堪稱中國空軍作戰能力的中堅和首戰用我的鐵拳。

我軍殲11正面攔截美轟炸機, 戰略意圖讓我軍空域四千裏密不透風

  回顧中國國防工業60年的發展,限於基礎工業、基礎研究環節薄弱,更多的是選擇仿製,眾多國產武器或多或少都有“拿來”的部分。但論到整個蘇-27/殲-11項目花費之昂貴、對解放軍作戰能力提升之巨大,可謂是“前無古人”,估計也是“後無來者”。隨着中國國家的作戰方向開始轉向海洋,殲-11B無疑在未來將擔負起維護中國在遠海地區利益的重任,同時這對於中國空軍向攻防兼備型轉型也具有重大意義。日本兩架F15抵近中國東部防空識別區,對中國前往探查的殲11戰鬥機打開火控雷達照射。而中國戰機也不是好惹的,直接採用了靈活機動的方式,最終讓日本發射干擾彈後落荒而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98 字。

轉載請註明: 我軍殲11正面攔截美轟炸機, 戰略意圖讓我軍空域四千裏密不透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