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中國父母都非常奉行棍棒教育,他們普遍認為只有在嚴厲的教育下才能培養出成才的孩子。這種喜歡用懲罰來代替對孩子愛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待孩子的態度也是非常強勢的。
特別是在和孩子進行互動的時候,非常喜歡用一些刺激性的語言來傷害孩子,甚至還會用打罵的方式來斥責孩子。
01用打罵教育孩子可能會傷了孩子的自尊
小軍一直是一個非常懂事聽話的孩子,但是從小到大小軍的父親對他的態度都是非常嚴厲的,無論什麼時候都喜歡用比較生硬的態度和小軍相處。
有一次,小軍在一次數學單元測驗中考了75分,本來數學是小軍比較擅長的科目,但是因為最近學習狀態不怎麼好,所以在考場上發揮失誤了。小軍回到家裏後,他害怕把分數告訴了父親,父親又要開始嚴厲的教育自己,所以就對父親撒了謊,告訴父親自己這次考了80多分。
而小軍的父親即便是聽到這個成績也不怎麼滿意,依舊在晚餐期間抱怨了小軍幾句。可是後來小軍的父親在微信家長羣中看到了小軍真正的成績,不僅非常的生氣,而且還把小軍從房間裏叫了出來,立即讓小軍跪下來認錯。
小軍雖然很懂事,但是也是一個自尊心比較強的孩子,面對父親這樣的要求,他沒有照做,但是緊接着來的就是父親的拳打腳踢了。小軍其實非常的傷心,他認為父親總是會用他自己的方式來教育自己,從來沒有聽過自己內心的想法。
他其實有很多次都想要和復興溝通,但是父親始終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態度,一直非常的強勢。而小軍也在這種嚴厲的教育中越來越迷茫,越來越傷心,他不知道今後又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父親。
著名作家餘華曾經説過:童年的經歷會決定一個人今後一生的方向。當孩子長大之後所做的一切,其實不過是在對同齡時候就擁有的基本圖像做一些局部的修改。
在大部分情況下,孩子們童年時期在心口上所受到的傷害,也許一生都是無法癒合的。
02來自父母懲罰性的愛只會讓大部分孩子越來越痛苦
1.長大之後與父母關係越來越疏遠
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很多時候會影響到親子之間的關係。父母越是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着想,能夠尊重孩子,那麼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就會越深厚,親情之間的依賴感也會越來越強。但是如果父母始終處於一個比較強勢的角色,不願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那麼孩子在長大之後只會和父母越來越疏遠,用這種方式來逃避父母。
2.拼命用尋求愛來填補感情上的空洞
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他們很多時候也是會積極做出反應的,用一些力所能及的方式來博取他們想要的關注。但是如果始終得不到父母温柔的回應或者是積極的態度。他們也只能用其他方式來填補自己從小感情上的空洞,比如説對周圍的朋友為命是從永遠不會拒絕別人,又或者是非常沉迷於和朋友的狂歡瞬間非常害怕獨處。
懲罰並不是父母愛孩子的唯一方式,父母們在生活中其實也是可以用其他方式來代替懲罰。
03用一種孩子願意接受且温和的方式去愛他們
1)給孩子選擇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也有自己的選擇權。父母們應該尊重孩子,等到他們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時,就應該把這個選擇權交給孩子,讓他們擁有決定自己人生的自由。
2)教會孩子承擔
總是活在父母懲罰陰影裏的孩子,他們在犯的錯誤以後,總會用各種方式去隱瞞來逃避父母的懲罰。而如果父母以一種比較寬容的姿態去面對孩子的錯誤,那麼他們也會更加的坦然,對於自己的錯誤也會更加主動的去承擔。
3)不要急於否定孩子
孩子犯錯是一種比較正常的現象,家長們在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時,不應該先去否定孩子,而是要針對具體情況去具體分析。讓孩子知道是哪些因素具體出了問題,這樣才能在保護他們自尊心的前提下,讓他們學會改正錯誤。
父母要知道,用愛的名義去懲罰孩子,永遠不是愛孩子的表現,因為“不被愛,是孩子一生的痛苦。”。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是知道該如何去尊重孩子,如何以包容的姿態去面對孩子,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會真正的在一種被關愛的情況下健康成長,完整地體驗家庭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