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市大量兜售個人信息 黑幕揭露讓人驚訝

  黑市大量兜售個人信息,黑幕揭露讓人驚訝。近一段時間,涉及到170、171號段的手機號碼電信詐騙案件並不少見,而這些案件很多都是因為手機號沒有實名登記而造成的。

黑市大量兜售個人信息 黑幕揭露讓人驚訝

  “170”、“171”號段無證件也能買到

  在2016年5月,工信部就要求到2017年6月30日之前,全部實現電話用户實名登記,不過近日記者在江蘇徐州調查卻發現,不實名登記就買到一張170或者171號段的手機號碼,並非難事。

  在江蘇徐州的彭城路上,經常遊走着一些手機卡的賣家。記者試着與其中一位攀談起來。

  徐州賣家:就是我給你一個號, 裏面光有號,話費你自己充, 你得有名字才能用。

  這位賣家表示,手機卡必須進行實名認證才能正常使用。説着,另外一位賣家走到記者面前,説手裏有170、171號段的手機號碼,可以不用實名登記。

  徐州賣家:170、171。

  記者:沒事吧?

  徐州賣家:沒有事,那有啥事,這都是辦好的。

  記者:這個是不是沒有歸屬地?

  徐州賣家:有,都有。

  記者:那歸屬地是哪?

  徐州賣家:都是咱本省的。

  就這樣,記者在沒有出示任何證件的情況下,成功買到了170號段的手機號。

  據瞭解,170、171號段主要用於虛擬運營商的服務,這些運營商自己不需建設通信網絡,而是租用實體運營商,如電信、聯通、移動的網絡開展電信業務。

  自2013年12月工信部批准首批虛擬運營商試點企業至今年4月,已有42家企業獲得試點資格,虛擬運營商用户超過2400萬。但是,"匿名使用"、"追責難"等漏洞,使得170和171等號段成為了電信詐騙的温牀。

  騰訊手機管家安全專家 佟永良:欺詐短信它佔整個170號段,總的短信量的百分比是43.79%,也就是説將近有44%的這個佔比,是屬於這種惡意的短信。

  徐州:大量個人信息在售賣 你的秘密只值3分錢

  電話不實名購買,這無疑會給警方破案帶來難度,而犯罪分子不實名購買號段,在準備作案時,還需要大量詐騙對象的信息。這些信息是怎麼來的呢?

  記者偽裝成收購學生信息的人,在搜索引擎中輸入"求購個人信息",就會出現大量出售個人信息的QQ羣。很快就有人與記者聯繫 ,聲稱可以提供江蘇省10萬名高三考生的信息,並開出300元一萬條信息的報價,算下來,每個考生的個人信息只值3分錢。為了打消記者的疑慮,對方給記者發來一份學生的表格,學生姓名、住址、電話、高考分數一應俱全。

  而業內人士透露,個人乘坐飛機的記錄,還有通訊運營商的數據、銀聯的數據,大多都可以通過黑市買到。

  記者 朱冠霖:大學新生入學,很多學生到了學校之後會辦理各種業務,會被要求出示身份證,並且複印身份證,除此以外還有很多同學去參加社會實踐、社會兼職,也會被要求複印身份證,其實這個小小的身份證複印件, 就有可能泄露你的個人信息。

  記者:會不會在辦銀行卡、手機卡或者在兼職的時候,給對方提供身份證複印件,在身份證複印件上寫上一句話,這個複印件僅限於幹什麼什麼使用?

  在校大學生:沒有,這個沒有過。

  事實上,個人信息被買賣 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既有源頭的供給人員,也有促成交易的中間商,還有下游個人信息的購買方,這就給不法分子提供可趁之機。要想真正減少電信詐騙,就得從源頭入手,保護好個人信息。

  專家提示:互聯網安全漏洞 精準信息遭泄露

  看了這些關於電信詐騙的案件和個人信息遭泄露的情況,我們可以發現:精準的個人信息成為犯罪嫌疑人實施詐騙的重要工具。馬上就要開學了,我們也要提醒學生和家長,一定要注意分辨詐騙信息。

  根據某互聯網安全漏洞平台的統計,2015年全國共有1200多個網站出現了安全漏洞,涉及的個隱私信息55.3億條。換句話説,平均每個網民都會有七到八條的個人信息存在泄露風險。

  互聯網反詐騙專家 裴智勇: 那目前在黑市上,倒買倒賣這種個人信息數據的情況也非常的普遍,那麼像幾塊錢就可以買到上百人的個人信息,所以説只有在假設自己個人信息被泄露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去跟犯罪分子鬥智鬥勇。

  警惕助學金、招生、兼職等詐騙信息

  馬上就要開學了,專家提醒學生和家長要注意以下三類詐騙信息:

  一是冒充學校和教育機構發佈的繳納學費、申領助學補助的詐騙信息;二是野雞大學發佈的各類虛假招生信息;三是針對學生的網絡兼職詐騙信息。

  同時,專家提醒部分仍在使用老舊功能手機的用户:如果手機無法安裝騷擾信息識別軟件,那麼在接到陌生來電、短信時,自己一定要留個心眼。

  新聞觀察

  個人信息如何才能穿上“保護衣”?

  持續高發、多發的電信詐騙案件,引發了社會對個人信息嚴重泄露的擔憂。專家呼籲,要想給公民個人信息穿上“保護衣”,需要從業者高度重視信息數據的安全保護,司法機關嚴厲懲處泄露、盜取、販賣信息的黑手。

  相關安全專家提醒,新學期開學在即,騙子們盯上社會經驗相對不足的學生,不少騙子以鏈接的方式向學生髮送“開學通知書”來騙取受害者點擊,這些短信中的鏈接含有木馬病毒,病毒啓動後將攔截用户短信,泄露短信中的賬户或密碼,綁定的銀行卡則很有可能被盜刷。

  專家建議,對於陌生來源的短信尤其是短信中提供的不明鏈接,千萬不要點開,對於不明來源的手機軟件也不要隨意安裝,務必先進行確認。

  騙子掌握的信息非常精準,個人信息泄露令人防不勝防,如果説,實名制落實不嚴的虛擬號段為詐騙分子提供了“隱身衣”,那麼被大量泄露與販賣的公民個人信息,無疑是他們屢屢得手的兇器。

  泄露販賣個人信息狀況堪憂 勿讓個人信息落入騙子手中

  據中國互聯網(愛基,淨值,資訊)協會發布的《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6》顯示,有55%的網民收到過“冒充公安、衞生局、社保局等公共機構進行電話詐騙”的詐騙信息。近一年的時間,國內6.88億網民因垃圾短信、詐騙信息、個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經濟損失達915億元。

  鉅額財富無端消失、美好家庭家破人亡、年輕生命接連凋零,公民個人信息泄露貽害無窮,更是社會難以承受之重。

  專家呼籲:從業者高度重視信息數據的安全保護,職能部門不遺餘力加強監督,司法機關嚴厲懲處泄露、盜取、販賣信息的黑手,才能為公民隱私穿上“保護衣”,不讓公民個人信息成為騙子手中的兇器。

  電信防騙小貼士

  警方也提示,特別是老人和學生,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輕信陌生號碼的來電和信息。

  首先,公檢法等政府部門是絕對不會只通過電話進行遠程辦案,遙控進行任何財產轉賬的。

  另外,如果不能分辨域名的短信或網絡鏈接,就千萬不要點。任何通過網絡聯繫要求借錢轉賬的熟人親人一定要進行電話二次確認。

  所有不能判斷真假的短信,都可以撥打110或者銀行和電信部門客服電話,請他們幫忙確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69 字。

轉載請註明: 黑市大量兜售個人信息 黑幕揭露讓人驚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