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寶寶知道陌生人是誰麼?別再只是傻傻地説,“不要搭理陌生人了”

由 頻長志 發佈於 綜合

教會孩子識別陌生人,比和孩子説,“別和陌生人説話”,更重要

孩子是夫妻愛情的結晶,可能自從有了孩子後,夫妻雙方的工作重心都會轉移到孩子身上,儘自己最大努力扮演好爸爸媽媽這個角色。

孩子來到我們的生活中,是上天賜給的最好禮物,但是如果孩子丟失的話,那麼無疑也是給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打擊,因為這個家庭將不再完美了。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避免悲劇的發生過呢?

可能很多父母都會經常和孩子説,“不要搭理陌生人”,“不要吃陌生人給的東西”,“更不要跟隨陌生人走”。尤其是生活在城市裏的孩子,每天回家都是關門閉户的,鄰居間都很少往來,不像農村裏,鄰里之間關係和睦,很多時候還可以幫忙照看一番。但是在城市裏,有時候,鄰居很少往來,可能也會被當作是“陌生人”的。

但是父母經常説的這些口頭警告,真的也有用麼?

其實作用是有限的,要知道,在孩子心中,對於“陌生人”的概念,並不是很清晰。可能父母沒有接觸過的人,或者沒有怎麼看到的人,孩子會當作陌生人,但是如果是與父母接觸過的,或者經常來逗自己玩耍,給自己零食與玩具的人,可能就不會認為是陌生人了,而這些人往往也是最危險的。因為,這些人在孩子心中,可能幾乎不會有任何防備的,你知道麼?

那麼我們如何教孩子防拐,才更為有效呢?

要想讓孩子更好地防拐,避免孩子被陌生人欺騙,我們除了要給孩子説,“不要搭理陌生人”,“不要吃陌生人給的東西”,“更不要跟隨陌生人走”等,這些禁令外,更需要教會孩子識別陌生人。

告訴孩子,哪些人是可以相信的,比如自己的家人父母、爺爺奶奶等。對於其他人,如果沒有父母的允許,一定不能跟着他們走,也不能吃他們給的東西。

在實際生活中,情景模擬,鍛鍊孩子,比如,在家的時候,自己不能去開門,如果有快遞、外賣等人上門的話,一定要先告訴父母,在父母的允許下,才能去開門。或者直接告訴孩子,只有父母才能去開門,自己千萬不要去開門。

在小區中,孩子也可能遇到一些不認識的人,或者曾經見過,還逗自己玩耍的人,也需要及時告訴孩子,他們也是“陌生人”,告訴孩子如何應對這些人的提問,避免孩子被這些人輕易就套話了。

如果孩子太小的話,最好能夠給孩子制定一個值得信賴的名單,比如説,父母、爺爺奶奶等近親之人,只有這些人,才能跟着他們走。隨着孩子逐漸長大,孩子的認知能力提升,這個名單,逐漸擴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避免孩子對陌生人的誤解,從而更好地避免孩子被陌生人拐騙。

説句心裏話

孩子被拐騙,可能很多時候,只是在新聞上看到,但是如果這樣的事情一旦真的發生在我們身邊,或者自己身上,才知道後悔,沒有提前告訴孩子這些知識,一切都晚了。

因此,我們需要儘早告訴孩子這些知識,孩子小時候,要多盯着寶寶,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野範圍,不要總是埋頭玩手機。孩子小的時候,對於陌生人的定義,即使狹隘一些也是無所謂的,不要認為這樣可能會讓孩子變得不夠大方得體,或者沒禮貌,不遇人打招呼和接觸,孩子安全才是最重要,你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