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傭 菲律賓“國家英雄”的背後

菲傭 菲律賓“國家英雄”的背後

  每到休息日,包括菲傭在內的外傭“佔據”市中心公共區域進行消遣,已成為港人熟悉的場景。

  [環球時報駐菲律賓特約記者 趙龍 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凌德 本報記者 邢曉婧 鄧曉慈 趙覺珵]菲律賓媒體日前披露中菲正在商討引入菲籍家政服務人員(菲傭),稱中國計劃開放五個主要城市,並提供高達1.3萬元人民幣的月薪。儘管消息仍未獲中國官方確認,連日來已持續引起輿論高度關注。《環球時報》記者從菲方瞭解到,預計下月中菲將進行正式洽談,而所謂“1.3萬元月薪”則不屬實。在菲律賓,包括菲傭在內的海外務工人員被稱作“國家英雄”,菲傭更是享有“最專業保姆”之美譽。然而,在這些光環背後,是她們為生活而寄人籬下的心酸。她們是一羣什麼樣的人?她們的“專業”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她們的生存狀況究竟如何?

  聽一位中國僱主講他和他的菲傭

  “菲傭素質有好有壞,但大部分比國內保姆要好。”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工作的穆先生,跟《環球時報》記者談起在國內請小時工和保姆的經歷時有些憤懣:“天熱的時候還要給她倒水,對待菲傭就輕鬆多了。”

  菲律賓人的名字比較長,一般會有個容易記住的英文名字,穆先生家的菲傭暱稱是“咪咪”,30來歲,以前在迪拜工作過3年,算是“高端人才”。外界對菲傭的評價普遍是“任勞任怨”,穆先生對此深以為然,表示他家咪咪每天就是“幹活”。早上6點鐘起牀,掃地、做飯、洗衣服,沒有上下班的概念,反正住在一起。每週日休息一天,每年有幾天年假。如果僱主願意把年假折算成工資的話,也有很多菲傭願意放棄休假,因為這種情況通常按照時薪標準的雙倍結算。

  穆先生每月支付咪咪約合人民幣2500元的工資,包吃住。這個薪酬在菲律賓很有競爭力,要知道當地普通辦公室文員的月收入不過2000至3000元人民幣。一是因為馬尼拉菲傭的市場價普遍高,二是因為咪咪能説英語。在馬尼拉之外的省份,每月1000元就能請到菲傭。穆先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外省和馬尼拉的經濟差距很大,在馬尼拉一個月的工資,足夠應付菲傭外地老家三四口人開銷。而且菲律賓很難就業,菲傭們都很珍惜自己的工作。”

  菲傭不大主動跟僱主交流,也不太想融入僱主家庭。穆先生至今搞不清楚咪咪是哪裏人,只知道她“不是馬尼拉的”;也搞不清咪咪真名,因為“太長,記不住”。但菲傭之間相處“很歡樂”。穆先生曾偶然看到咪咪跟別家菲傭聊天,雖然説的是他聽不懂的方言,但聊得“眉飛色舞,神采飛揚”,讓他很是意外。

  只有一種情況咪咪會主動找穆先生——借錢。菲律賓人不存錢,有多少花多少,借錢理由根據金額不同而不同。借10塊是因為“沒錢坐車”,借幾百塊則是“家裏急用”。穆先生一般都借,不寫欠條,因為菲傭不會不認賬,小額的拿到工資就還,大額的會慢些。

  儘管對菲傭讚不絕口,穆先生還是有不滿意的地方。一個是“做菜不好吃”,還有就是“有點笨”。因為中國家庭的需求和菲律賓家庭有很多不同,有些事情需要僱主慢慢教,可總要教很多次咪咪才能記住。有時候咪咪也有些“小狡猾”,比如平時幹活麻利,到了加班時間付雙倍工資時,就“磨洋工”。

  也有人“小偷小摸”。穆先生一個朋友家的菲傭就因為“手腳不乾淨”被解僱,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她偷的不是錢,竟是一塊肉。穆先生説,“菲傭一般不敢偷錢,那個菲傭是偷了一塊肉,拎着回家的時候被抓個現行。”

  “麻煩的外傭”與“刻薄的僱主”

  菲律賓對外輸出菲傭是有歷史的。1974年,時任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發佈442號總統令,正式將菲律賓勞工輸往海外。數十年來,在海外工作已成為許多受過教育的菲律賓人的主要發展意向,家屬或鄰居甚至會嘲笑那些辭去國外工作回家或放棄“離開機會”的人。

  為什麼那麼多菲律賓人選擇赴海外工作?伊曼紐爾·格斯拉尼對《環球時報》記者説,讓家庭擺脱貧困是主要原因。“這裏(國內)真的沒有太多就業機會,尤其是對於高中畢業生和女性來説。”據瞭解,菲律賓人也願意出國工作,因為無論是家政、護理還是工程師、會計師,與國外同職位的薪酬相比,菲律賓當地僱主提供的平均工資和福利都要少。

  有統計稱,菲律賓10%的GDP來自於菲勞匯款。菲勞做出的犧牲,為他們贏得了“國家英雄”的稱號。但這樣的稱號背後是菲傭等勞工,背井離鄉甚至遭受不當對待的心酸生活。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菲律賓一直在向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新加坡派遣菲傭,但直到20世紀90年代,大家才關注到她們的工作境況,主要是因為一些菲傭遭受虐待的事件被爆出來。

  在香港,菲傭與僱主的關係一直是焦點話題。香港有超過35萬名外傭,其中菲傭最多。雖然香港引入外傭的制度比較完善,但家庭對外傭的不信任,外傭遭中介或僱主剝削的消息不絕於耳。“香港有超過30萬外籍家庭傭工,但主流討論中,往往是‘麻煩的外傭’或‘刻薄的僱主’”,2015年香港出版的《外傭——住在家裏的陌生人》一書寫道。

  菲傭的地位在香港影視作品中也有體現——菲傭通常皮膚黝黑,中等偏胖身材,名字基本都叫“Maria”;一些作品中,菲傭常有盜竊、虐待小孩等行為,有時則是被僱主虐待的對象。美國《時代》週刊曾稱“外傭是香港的現代奴隸”。

  香港雖然存在問題,但它仍是菲傭最想選擇的工作地之一。只是菲傭與僱主的關係是一道難解的題。《環球時報》記者的香港朋友方女士,曾請過一名菲傭,是朋友僱的菲傭的女兒。方女士提到最近香港有機構做了個調查,訪問了幾百名菲傭,在與僱主的關係問題上,菲傭們説最可笑的是僱主説跟自己是一家人。“她們覺得明明是勞資關係,怎麼可能是一家人?”

  240多門課程供選修

  在菲律賓國內,菲傭很普遍,在海外,菲傭更是久負盛名。菲傭的專業水準在國際家政服務行業是一流的。有菲律賓人對《環球時報》記者説,“菲傭的技能與生俱來。”

  “菲律賓人非常有耐心。即使在工作中掙扎,也不會迷失自己的工作態度。即使遭受虐待,仍然耐心地工作。”菲移民問題專家伊曼紐爾·格斯拉尼對《環球時報》記者説,“這是我們身上所擁有的一個好品質。”除了勤勞和誠實,許多地區,特別是中東、香港,絕大多數僱主都想僱會説英文的菲傭。

  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副所長代帆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菲傭每年寄回國的匯款對於菲國家財政十分重要。很多菲律賓家庭依靠家人做菲傭養家餬口。菲律賓政府也十分重視菲傭,在很多場合都要感謝菲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電視台在一些節日也會請菲傭代表發言。

  在菲律賓,家政教育很受重視,在中學和大學都有相關課程,菲國內更是有系統化的家傭專業培訓。代帆表示,菲律賓從社會到國家都非常重視菲傭,因此有很完善的菲傭出國培訓政策,有完善的配套政策,比如幫助菲傭將寄回來的錢進行投資,在機場為菲傭設置專門通道等。

  培訓是菲傭等菲律賓勞工走向海外的環節之一。菲律賓勞工部在數十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菲律賓外勞辦事處,每日源源不斷地收集各地“訂單”,審核後匯聚到菲律賓海外就業署(POEA),與此同時,菲勞可以在 POEA 登記個人信息。

  “匹配”面試的過程往往由中介完成,等最終結果敲定,再向 POEA 報備。《環球時報》記者曾專程赴馬尼拉Malate 區採訪,那裏是馬尼拉中介最集中的區域,也是菲傭走出國門的第一站。當地最知名的一條街道上,寫着“Manpower”(人力資源)的廣告牌掩映在各種招牌中,它們規模龐大,被加粗強調的“香港”“韓國”“中東”等字眼,配上簡單的招工需求,貼滿路邊的電線杆。

  面試一旦成功,便是一系列繁忙的“新生培訓”。不論目的地和行業,所有菲勞都需參與“行前座談會”——瞭解辦理手續的流程、出國線路、搭乘交通等各個方面。對於從事家政服務的人,要另行參加所在國語言和文化的基礎培訓。

  由菲律賓教育和技能發展局(TESDA)提供的培訓最負盛名。爐灶、廚具一應俱全的家庭廚房,洗滌、烘乾、熨燙一體的洗衣房……幾十間教室,提供包括烹飪、酒店、服裝設計、語言、半自動化在內的240多門課程。每個課程需要花費一個月到半年不等的時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41 字。

轉載請註明: 菲傭 菲律賓“國家英雄”的背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