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9月14日電 (記者 張曉曦)“新選舉制度下,選委會的1500人來自香港的各界別、各行業,如果大家能夠凝聚起來、同心協力,我相信社會一定會穩定,可以聚焦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在新一屆香港特區選舉委員會(選委會)界別分組一般選舉即將舉行之際,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秘書長譚耀宗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如是説。
9月19日,香港將迎來完善選舉制度後的首場選舉——選委會界別分組一般選舉。上週末,來自選委會多個界別分組的近千名當然選委和自動當選的選委在全港各區參與街站的活動,既宣傳政治綱領,亦傾聽市民心聲。
“希望通過街站的活動,增進香港市民對新選舉制度的瞭解,加深對‘愛國者治港’原則的認識,也希望選委們履職盡責,選出愛國愛港、有管治能力的人。”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友好協進會會長唐英年在參與街站活動時對中新社記者説。
近年來,香港社會陷入“泛政治化”的泥潭,難以凝聚共識,極端的情況甚至包括拒絕國家支持,人為製造政治摩擦。至2019年發生“修例風波”,香港的法治與社會秩序受到嚴重衝擊,“一國兩制”的原則底線受到嚴重挑戰,國家安全面臨嚴重威脅。
“香港不少領域都存在‘泛政治化’、立場先行的問題。”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工會聯合會理事長黃國對中新社記者表示,這不僅影響了香港特區政府的有效施政,也使香港貽誤發展時機。
在黃國看來,完善後的選舉制度,將為香港帶來兩個重要影響:一是劃出愛國愛港的底線,扭轉一味反對特區政府、抗拒中央的歪風;二是讓專業迴歸專業,法律、教育、傳媒等迴歸其原本的社會功能。
“在與市民交流的過程中,很多市民都反映,期望在完善選舉制度後,香港可以聚焦解決經濟民生問題,包括房屋、教育、環境衞生等,很多人亦持續關注香港與內地恢復免隔離通關。”黃國表示。
在新選舉制度下,選委會被重構和賦權,選委會的人數由1200人增至1500人,界別亦有所調整,新增的第五屆別納入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及有關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的代表,原38個界別分組也調整為40個,增設中小企業界、基層社團、同鄉社團及內地港人團體的代表等。
“作為愛國愛港人士及選委會的當然委員,本身亦是律師,我一直都非常關心香港的經濟發展與法治等。”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友好協進會副會長陳清霞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出,多年來,她始終致力於促進香港與內地的交流合作,希望發揮“橋樑”作用,為香港以至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
陳清霞表示,在新選舉制度下,她相信新一屆的選委會能夠團結香港社會各方面,選出真正有能力且愛國愛港的人才進入香港的管治團隊,致力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她還提到,香港未來要不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由既熟悉香港情況、又瞭解內地發展的人士擔任選委,負責把關及選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及部分立法會議員,將有助於維護香港社會的整體利益,亦有助於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