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業翻身仗”如何打?農業專家:關鍵問題在大豆等飼料用糧

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開局之際,為中國經濟把脈定調的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了2021年的八項重點任務。其中,“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引人注目。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首次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層面提到解決種子問題。該項任務具體提到了“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要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等。

如何理解種源“卡脖子”?種業翻身仗如何打?如何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紅星新聞記者就上述問題採訪了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常務副主任、四川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水稻專委會主任彭甦。彭甦以水稻和大豆為例,對上述問題進行了分析。

“種業翻身仗”如何打?農業專家:關鍵問題在大豆等飼料用糧

大豆基本靠進口

“卡脖子”主要是指飼料用糧

“主糧存在被‘卡脖子’風險的,主要是飼料用糧。”彭甦介紹説,我國的主糧包括口糧和飼料用糧兩大類,其中口糧以水稻、小麥為主,主要用來滿足居民的糧食需求。飼料用糧以大豆、玉米為主,是畜禽所需植物蛋白和能量的主要來源。其中口糧方面,國內可以自給自足;飼料用糧則更多依賴進口。“這裏的進口指的是商品大豆。有限的耕地基本用於種植糧食,大豆基本靠進口,大豆進口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出現飼料用糧被‘卡脖子’的情況。”

彭甦解釋説,目前從水稻、小麥到玉米大豆,再到蔬菜水果,幾乎所有的種子都是一次性的。不像以前的常規品種,當年種完可以留種,第二年可以再繼續再種,所以種植者每年都需要購買新的種子。國內也有大豆種子,但在抗病性、產量、出油率等多方面,都與進口種子有不小的差距,導致國內的大豆種植基本都被進口種子壟斷了。所以我國東北地區現在基本不再種植大豆,大量依賴進口。有限的耕地大多都用於種植水稻和小麥,保證口糧。

想要研發出同等或接近進口品質的種子,短時間是不可能完成的。同時,國外的種子都申請了專利。所以種源“卡脖子”的直接原因是沒有好種,根本原因在於種子的研發水平,而這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持續的投入。所以,需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

“水稻的情況和大豆剛好相反。”彭甦表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我國的雜交水稻育種技術,在全球都處於領先地位。各種雜交水稻的優良品種,都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裏。國外相關企業花錢找我們購買部分雜交水稻育種專利使用權。而大豆則相反,到現在因為沒有自主研發的品種可以替代,面對漲價缺少議價權,主動權完全交給了對方。“要解決‘卡脖子’的難題,現在大豆要走的路,就是之前水稻曾經走過的路。”

“中國化工集團花費四百多億美元收購瑞士農化巨頭先正達,其實買的就是育種等前沿核心技術。”彭甦表示,農業早已在不知不覺間進入了高科技時代,科技水平已成為行業核心競爭力,誰手裏有更好的種子,誰就有更多的話語權。目前農業的最尖端的科技,主要體現在育種技術,分子水平的基因育種技術已經很普遍了。培育一個水稻新品種,大概需要8到10年時間。所以對於大豆而言,還有一場“持久戰”。令人振奮的是,隨着國內農業科技的發展,加上水稻成功的先例,大家對於這場種業翻身仗充滿了信心。

“種業翻身仗”如何打?農業專家:關鍵問題在大豆等飼料用糧

四川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水稻專委會主任彭甦與袁隆平的合影

不斷追求畝產新高、研發海水稻

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在打好種業翻身仗的同時,該任務中還提到了要解決耕地問題,要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的紅線。這塊18億畝的“陣地”對於糧食生產意味着什麼?彭甦表示,光有好種子,沒有土地種也不行。有足夠的耕地,才能實現糧食持續穩定供給。所以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才是長久之計。在努力追趕先進水平,提高大豆育種水平的同時,國內還有人在不斷尋找新的“陣地”,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袁隆平院士。

“在業內人士看來,袁院士不僅僅是農業科學家,更是戰略家。”彭甦表示,袁院士及其團隊不斷嘗試突破雜交水稻畝產1200公斤和研發海水稻等耐鹽鹼品種,在外人看來可能是錦上添花,但在某些情況下,這些都可能會變成雪中送炭。其實就收益而言,雜交水稻畝產超過800公斤,投入收效比都會逐漸降低。對於絕大多數雜交水稻品種來説,畝產800公斤都是一個臨界值。就像一條拋物線,在這個臨界點之前,收效會隨着投入不斷提高,但一旦過了這個點,投入繼續增加,收效卻會逐漸降低。

為什麼袁院士等相關人士還在不斷追求更高的畝產呢?彭甦解釋説,隨着城市化的發展,每一畝耕地都會顯得彌足珍貴。某些情況下,糧食的重要性遠不止其經濟價值。那個時候考慮的就不是收益了,而是確保有足夠的產量,而能達到更高畝產的技術就會變得至關重要。提高耕地畝產,等同於增大了耕地面積。類似地,研發海水稻等耐鹽鹼品種也是相同的考慮。根據目前的估算,將現有能改造的鹽鹼地都種上海水稻,稻穀總產量相當於一億畝耕地的水稻產量。

“種業翻身仗”如何打?農業專家:關鍵問題在大豆等飼料用糧

稻田立體生態種養模式

水旱輪作糧經複合型模式

成熟日期精確到天,温度陽光都不浪費

努力提高大豆育種水平,實現藏糧於技;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的同時,尋找新的“陣地”,實現藏糧於地,除了上游企業以及專家團隊的努力,科技成果產業化同樣至關重要。“通俗地説,產業化就是要讓種地的人能掙到錢,這樣才會有更多人投身其中,形成良性循環。”彭甦介紹説,他相信“種稻致富”很快能實現。

“用袁院士的話説就是‘曲線致富’。”彭甦介紹説,目前比較成熟的方式包括水旱輪作糧經複合型模式和稻田立體生態種養模式。其中,水旱輪作糧經複合型模式,就是利用水稻收穫後的田地空檔期,種植包括草莓、大蒜、食用菌、川芎等經濟作物。採用這種模式,每畝地的經濟效益比之前平均多出上萬元。每種經濟作物的種植時間有所區別,為此他們專門對水稻品種進行了改良,使水稻的成熟時間精確到天,基本頭天水稻收完,第二天剛好就是適合經濟作物播種的時間,温度陽光都不浪費。而這也是基於成熟的育種技術之上。

相對水旱輪作糧經複合型模式,稻田立體生態種養模式中的稻蝦共養模式,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根據《2020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9年我國小龍蝦產業總產值達4110億元,其中,小龍蝦養殖業產值約710億元,以加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產值約440億元,以餐飲為主的第三產業產值約2960億元。小龍蝦產業是由消費主導的漁業融合型產業。2019年,我國小龍蝦養殖總產量達208.96萬噸,養殖總面積達1929萬畝。按養殖模式分,小龍蝦稻田養殖佔比最大,產量為177.25萬噸,稻田養殖面積1658萬畝,分別佔小龍蝦養殖總產量和總面積的84.82%和85.96%,佔全國稻漁綜合種養總產量和總面積的60.46%和47.71%。

“稻漁種養的水稻都有專門的品種。”彭甦表示,上述兩種模式都是在確保糧食產量的前提下,通過水稻品種的改良,幫助農户實現了增收。其中稻田立體生態種養模式,因為要養魚蝦,農户自然就不會使用農藥化肥。同時魚蝦的糞便增加了田地的肥力,使這種模式更加綠色環保。而最令人興奮的是,這樣的改變,讓更多的農户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當農民的錢包越來越鼓,中國的農業自然就發展起來了。

紅星新聞記者 林聰

編輯 官莉

受訪者供圖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35 字。

轉載請註明: “種業翻身仗”如何打?農業專家:關鍵問題在大豆等飼料用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