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説養兒子與養女兒是不一樣的,男孩子要窮養,而女孩子則要富養。不過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即使在物質上面可以保證不匱乏,可精神方面的教育卻一點也不能鬆懈,而且最關鍵的是,父母就對孩子教育與培養方面的觀點要一致,不能出現嚴重的分歧,否則孩子是非常容易仗着某一方的寵愛而有恃無恐,或又因為父母不同的教育方法弄得無所適從,使得從學校裏學來的正確觀念也變得前功盡棄。
婷婷是個13歲的女孩子,她爸爸啓明是個十足的女兒奴,他從女生出生之時起,就對女兒百依百順,只要女兒用軟軟的童音向他提出要求,不管是什麼,他都會想辦法儘量達成。本來婷婷小的時候非常依賴爸爸,可是隨着年齡增長,她看爸爸始終用一種沒有底線的姿態在仰視着她,於是性格變得越來越驕縱,對待父親的態度也越來越隨便,一點也不尊重。她心情好的就會對爸爸撒嬌,心情不好的時候開口就罵爸爸。
婷婷的媽媽詠梅個性恰恰又相反,她從小是在女兒面前唱紅臉的那一個,平時和女兒零交流,可對女兒一直以來都很嚴。不過婷婷因為仗着爸爸的寵愛,不怎麼把媽媽的態度放在眼裏,很小的時候開始,她就已經學會了,要是媽媽責備了她,她就會第一時間跑去爸爸那裏哭訴並尋求安慰。而每一次只要是這種時候,父親基本都是以哄為主,然後再加上糖果禮物攻勢,婷婷一看只要媽媽責備幾句,就能從爸爸這裏得到補償,從此更加不把媽媽的話放在心裏了。
因為一直有爸爸撐腰,再加上補償頗豐,所以婷婷經常亂花錢,越來越沒節制了,而爸爸卻什麼都滿足孩子。詠梅由於看不慣自己丈夫對女兒的這種教育模式,再加上女兒對父親也不尊重,於是便想自己出面教育女兒,讓她對長輩最起碼有個正確的態度。於是她便跟婷婷説以後關於零用錢方面要與女兒的習慣掛鈎:也就是假如她對長輩不禮貌,或者父母親批評教育她她不聽或者不接受之時,都不能得到零用錢,就算是她爸爸給了自己也會沒收。沒想到婷婷聽了之後馬上衝口而出對她説:“我又沒用你的錢,我用我爸的錢關你什麼事?”
孩子的性格不是一天就形成的,這是一種長期受父母及周圍環境因素影響而產生的作用,因此,教育孩子家長們最好從一開始就養成一種統一的態度,當孩子犯錯時,面對的是父母一樣的批評與教育,而不是所謂的“打一巴掌給個甜棗”,“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這樣兩種自相矛盾的教育方法不能使孩子非常清晰地明白自己究竟做錯了事情沒有,錯在了哪裏?因此當家庭教育出現分歧時,父母要及時處理並形成共識,不要給孩子帶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