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種植基地的“女掌門”成了創業扶貧的“冠軍”

贏了?直到拿到沉甸甸的冠軍獎盃,楊慧琦還是有些恍惚。創業種葡萄多年,收購貧困户的葡萄也做了好幾年,做着做着,居然做到了創業扶貧的“冠軍”。

葡萄種植基地的“女掌門”成了創業扶貧的“冠軍”

今年8月,在第三屆“創業北京”創業創新大賽上,楊慧琦的“電子商務助力精準扶貧”項目在13個扶貧創業項目中一舉奪魁,獲得了代表北京參加“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全國大賽的資格。

“其實我是來‘拜師’的。”説到參賽初衷,1990年出生的楊慧琦十分坦誠。楊慧琦在延慶區沈家營鎮河東村創業種葡萄,是一個葡萄種植基地的“女掌門”。她帶來的扶貧創業項目,也和種葡萄有關。

葡萄種植基地的“女掌門”成了創業扶貧的“冠軍”

楊慧琦的“葡語農莊”,在延慶小有名氣。它以鮮食葡萄採摘、果蔬種植、電子商務售賣為主,採用科學化、標準化種植,直接帶動106户周邊村民增收,帶動低收入户年人均增收8000元。隨着市場認可度越來越高,葡語農莊的帶貧效應開始向外擴展。

延慶區對口幫扶的河北省懷來縣,很快便進入了楊慧琦的視野。在她看來,懷來不光是與延慶山水相連,還有着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潛質。“延慶和懷來都地處延懷河谷,這是盛產葡萄的地方。”

楊慧琦到懷來實地考察,着實讓她驚喜了一下子。她發現,懷來種植葡萄的基礎好,一些農户雖然是建檔立卡貧困户,種植葡萄的技術卻不差。而且,本地員工晚上都要回家,而設施大棚又離不開人,如果把懷來的貧困户請到延慶上班,既能讓他們就業增收,又能保證農莊的運營。於是,她從懷來“挖人”到延慶工作,最多的時候,農莊裏有90多名工人都是來自貧困地區。

葡萄種植基地的“女掌門”成了創業扶貧的“冠軍”

在採購貧困户的葡萄時,楊慧琦發現,同樣是延懷河谷的葡萄,懷來葡萄的售價卻只能賣到葡語農莊的一半。“我們是無公害認證的有機葡萄,而他們卻是普通葡萄。”而且,懷來市面上不少葡萄都沒有套袋,導致葡萄表面佈滿了斑點,影響了葡萄的品質。於是,楊慧琦在收購當地葡萄的同時,也派出技術人員給農户上課,幫助他們真正把葡萄做成產業。

同樣的地理區位,同樣的葡萄,為什麼市場接受度不一樣呢?幾年創業下來,楊慧琦愈發覺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她決定把葡語農莊的經驗推廣出去,為貧困地區提供一套可複製的成功模式。

楊慧琦的葡語農莊在去往龍慶峽景區的必經之路上,每年葡萄成熟的季節,1500畝的園區裏就會變得格外熱鬧。楊慧琦還搭建了一個線上線下聯動的平台,通過給聯盟商户分成的方式吸引客流,不但吸引“回頭客”,還吸引了許多新顧客。“比如説有一位顧客在我們這裏買了一隻雞,如果他覺得好,他可能會帶來更多的顧客。”此外,她還開網店,開直播,利用電子商務為農產品“引流”。

“這套模式貧困地區也可以成功複製。”楊慧琦説,有了電子商務的加持,農業也可以實現“輕資產”運營。貧困地區即便沒有葡語農莊這麼大規模的園區,但如果和當地旅遊資源有機結合,開網店賣產品,採用分銷的方式鎖住客户,一樣可以幫助貧困户脱貧增收。貧困户可以採取土地入股的形式獲得分紅,也可以當客服掙工資,實現就近就地就業。

葡萄種植基地的“女掌門”成了創業扶貧的“冠軍”

楊慧琦的這套模式,是她和團隊在農村創業的實踐中一點一點摸索出來的。她的團隊全是由“80後”“90後”組成,有研究葡萄種植的高級工程師,有名校畢業的軟件工程師,也有負責市場推廣的農村實用人才。而她自己,不但是工商管理專業出身,還在創業的摸爬滾打中掌握了不少葡萄種植知識。

2012年,大學剛畢業的楊慧琦從父親手中接過了經營不善的葡萄種植園,也讓她從一個精緻的城市白領變成了一個紮根農村的“創二代”。她一邊跟着農户在田間地頭勞動,一邊把自己的知識運用在園區管理中,大力發展電子商務,迅速成長為團隊的“靈魂人物”。

“我負責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楊慧琦年紀輕輕,卻表現出超出年齡的沉穩。一次,因為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出現損壞,農莊遇到了“職業差評”,換貨、退款都無濟於事。面對對方的“獅子大開口”,楊慧琦想辦法加上了對方的個人微信,堅持不懈地溝通,居然把對方變成了忠實客户。

今年疫情期間,員工因為在家隔離無法按時復工。楊慧琦吃住在園區,每天穿梭在設施大棚中間,確保果蔬的品質不受影響。“守家”的日子特別辛苦,她卻發來信息鼓勵大家:“服從管控,安心在家。待雨過天晴,咱們農莊見。”在團隊的齊心努力下,“十一”前,園區的葡萄已經基本銷售完畢。

在“創業北京”創業創新大賽上,前來“攢經驗”的楊慧琦打動了評委。專家一致認為,把小小的葡萄做成扶貧產業,不僅需要成熟的模式,也需要大大的情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68 字。

轉載請註明: 葡萄種植基地的“女掌門”成了創業扶貧的“冠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