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確原因為參照物以及可視範圍的影響。
2、網傳原因為減速玻璃(謊言重複次數過多成為“真理”)。
首先説明很多人理解的減速玻璃為什麼不可能存在!
減速玻璃顧名思義等於延遲了時間,在這一秒看到的場景經過“減速”後實際為前兩秒甚至3秒看到的場景,如果哪個車企敢於使用這種車窗則一定有“反人類的目的”。
假設車輛在高速公路以時速120km駕駛,在行駛過程中發現前方有障礙物,安全距離保證100米,開始計算。
車輛每秒中行駛33.33米,減速玻璃假設延遲2秒。
在發現障礙物的瞬間之前車輛已經行駛過兩秒,為66.66米。
兩秒定律指駕駛人從發現障礙物到反應剎車需要2秒時間,車輛再次行駛66.66米。
汽車在新車狀態下送檢車輛(以小微型載客汽車為例),理想的剎車距離假設為45米。
那麼通過“減速玻璃”從發現到開始剎車共計駛過133.32米,從開始全力剎車至停車共計駛過178.32米,這是理想情況下得出的結果,通過“減速延遲玻璃”會造成什麼場景呢?
似乎是在安全距離內發現障礙物之前,駕駛人在什麼都沒看到的情況下硬撞上障礙物,在撞擊發生後通過“減速玻璃”才看到前一瞬間撞到了什麼?這就是如果有減速玻璃駕車人要面對的場景,道路上是不是會亂成一鍋粥?
城市道路限速50km/h、國道省道限速80km/h、高速公路限速120km/h,在不同的道路中絕大部分車輛都會按照最高限速駕駛;那麼車流以同樣的速度行駛,其他車輛作為己方車輛的參照物等於沒有移動,兩車之間的橫向縱向距離始終是相同的,這種狀並不會感覺到慢而是會感覺到靜止。
但實際視覺反饋是慢而不是靜止,其原因在於不可能所有的車輛都在“定速巡航”,其中必然會有些車輛以低於或高於己方車輛的車速駕駛,低於己方車速則會認為自己的速度過快其他車輛過慢,高於己方車速則會感覺自己的車速太慢了。
這就是參照物對意識的影響,駕駛車輛時關注的道路上的車輛所以會有這種感受,而如果把視線轉移至兩側速度很慢的非機動車或行人亦或者是靜止的綠化帶,持續的看着這些場景一閃而過則會感覺車速非常快。
如果乘坐過高鐵的話可以嘗試兩種觀察方式,第一種為坐在座椅上觀察兩側一閃而過的景象,外界景象幾乎一成不變則等於相對靜止,此時不會感覺車速很快;第二種是走到車窗前觀察與高鐵並行的高速公路,看着一台台以120km/h時速駕駛的車輛會瞬間超速,換一個參照物對比後會感覺300km/h+的車速令人心慌,這也是參照物對車速的影響。(感受一下高鐵速度的正面效果)
其次可視範圍也有很大影響,駕駛SUV或轎車等長頭車式可視範圍很遠,看着遠方的景物緩緩的接近車頭不會感覺車速快;而駕駛平頭車能看到與車頭位置很近的路面,尤其是通過照地鏡可以看到道路欻欻的經過腳下。
可視範圍內遠方景象與車速形成固定的公式,看得遠則車輛駛過的時間長,看的近則車輛瞬間駛過,長頭車與平頭車在同一車速時對速度的感覺總會有差異,其實想明白了還是選擇參照物的不同,只是這一靜態參照物只能以距離衡量車速罷了。
以上駕駛汽車會感覺速度慢的原因,當然作為乘車人如關注點不同的話也會是感覺車速快的原因;一切交給時速表,數據才是最真實的信息反饋。
(上文由天和Auto原創首發,禁止站外轉載,平台內歡迎轉發留言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