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説得好“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農村老人認為三伏天為一年最熱的時候,此時天氣會十分炎熱。初伏為夏至後的第3個庚日,也就是説這之後才會迎來三伏天,今年的3伏天為40天,也就是從7月16日到8月24日,共計為40天。之所以如此,還因二伏天時多出了10天,畢竟今年的二伏為四庚日、五庚日。
8月22日為處暑節氣,而8月25日是出伏的第一天,這也意味着最熱的暑天已經遠離,接下來的氣温會緩慢下滑,天氣顯得更清涼,特別是北方地區降得更快一些。而在南方地區,温濕度的變化不是太大,依舊會感覺到天熱,秋老虎的威力依舊在,副熱帶高壓還會帶來更多的高温天氣。
不過話雖如此,可很多人依舊感受到天氣很炎熱,就算是北方地區,個別地方的高温還在35℃以上,出門依舊不是太適應。其實每年的小暑、大暑節氣都不是最熱的時候,到了入伏時氣温才會逐步升高,此時受副熱帶高壓的影響,氣流下沉,天氣比較炎熱,本身白天的時間就比較長,吸收了大量光熱,到了夜間後沒有及時的散發出去,如此一來地表熱量儲存起來,氣温自然是一天高過一天。
那麼是不是出伏過後,天氣就會降温了呢?其實民間有“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的説法,這個俗語理解很簡單,在處暑到來後,依舊會熱上18天,此時還可以在院子裏洗上涼水澡,可見在處暑時天氣還會很熱,唯有到了白露節氣後,天氣才會逐步的變涼,無法在院子裏洗澡。
在農村還有“三伏帶1秋,24只秋老虎”的説法,也就是處暑之後,還要再熱上24天,儘管很是誇張,但也意味着需要繼續熱上一段時間。可能有人認為“處暑”是“出暑”的意思,此時天氣就會變得涼爽,其實此時北方早晚涼爽,中午依舊有33℃以上的高温,晝夜温差大。
北方地區到了白露節氣後,就會感覺到秋高氣爽,蟲蚊會逐步變少,此時早晚出門就要注意穿上外套,別將自己的身體露出來,注意好保暖才最重要,這樣算上來,到了9月7日白露節氣,按照俗語來説熱上18天,9月10日後才會下降。
不過南方地區就不同了,可能到了9月底10月初天氣才會轉涼,華南地區更是需要等上10月底才能變涼。可以説南北的差異是非常大的,因此大家需要根據各地所處的地方,判斷啥時降温。
從筆者所在的省份來看,大部分地區依舊在33℃以上,但到了早晚天氣要涼快一些,才不過27℃,可見晝夜温差是很大的,這就是典型的秋天天氣。而根據後面幾天的天氣來看,今年的“秋老虎”不能忽視,它在氣象學上是出伏後,温度短時間內再次上升到35℃以上的高温,其特點是早晚涼快,中午暴曬。
北方地區的秋老虎時間短,9月份就能感受降温,南方地區還需要等到寒露節氣才行,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