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公益頻道記者 文雯】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大對生態文明的建設,但有關生態破壞、環境污染、自然資源侵佔案件仍有發生。例如:重慶市嘉陵江右岸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行政公益訴訟案,湖北省宜昌市長江碼頭船舶污染治理行政公益訴訟案,沽源破獲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等。案件頻發的原因背後,除了侵權者因一時眼前經濟利益驅動之外,還有公民對生態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不夠深入,甚至是對當代人、後代人享有美好生活權利的侵犯,更甚會對我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深遠影響。
生態文明強調人面對生態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既追求人與生態的和諧,也追求人與人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前提。鑑此,環球網公益頻道特邀請西南政法大學的張震教授,為大家從生態文明入憲的“基本內涵”、“對法律體系發展的影響”、“對立法執法司法的影響”以及“對發展與法治關係的新探討”四個方面,全方位剖析“生態文明入憲對法治發展的影響”。
生態文明入憲基本內涵
2018年3月,生態文明正式寫入憲法,使生態文明這一政治概念兼具了法律概念的內涵。生態文明入憲,不僅僅是面向解決中國自身的環境問題,也意味着佔全球人口約1/5的中國人向世界作出了環保承諾。
首先,憲法上的生態文明是對人的權利的彰顯與保障。正如十九大報告指出——環境屬於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主要構成要素和具體表現之一。自二戰以來,人們在憲法中關注環境正是為了破解國家乃至人類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難題。保障人的權利是現代憲法的核心價值,自然環境是人權保障的必備物質條件。近5年來,我國新增世界自然遺產4項,世界地質公園8處,新增濕地面積300多萬畝,濕地保護率超過50%。
其次,憲法上的生態文明是對國家發展目標的描述與提升。生態環境被認為是建成現代化強國,實現國家永續發展的基本條件和標誌之一,正所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通過國家可持續性發展與建設,促進人民對美好生活環境的追求;通過調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理念,實現與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目標。
生態文明入憲對法律體系發展的影響
憲法既是根本法律規範,具有對所有法律規範的依據與規制功能,也具有政治整合、確認與詮釋的功能。生態文明寫入憲法體現了黨、人民與國家對於生態文明認識的高度統一,有利於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
生態文明寫入憲法,應以憲法為依據,有效完善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制度體系。生態文明成為憲法規範,會對法律體系的概念以及內容產生深刻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該條是對民事主體的民事活動提出原則性的規範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典》第六章第六節專設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一條明確將“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本法立法目的。
生態文明入憲對立法執法司法的影響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於生態法治層面,“生態文明”入憲不應僅停留在憲法文本或政策口號層面,而是應以生態憲法為統合,構建生態環境立法、執法、司法三者協同實施法律的機制,以規範指引“人-人”、“人-自然”之間的永續發展關係。
生態環境保護立法是執法、司法的基礎前提;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司法對立法具有實踐檢驗的反射效果,促進立法的科學理論性的迴歸,使立法行為更貼近社會生活,增進立法的合法性、合理性。
生態文明寫入憲法,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紛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立法,為公民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提供立法支撐。生態環境執法也進行了制度創新,併產生了不少典型事例案件。在司法領域,最高人民法院發佈的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系列典型案件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發佈的公益訴訟系列典型案件是生態文明入憲以來司法領域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的生動體現。此外,生態文明建設還需要公民廣泛的參與。
生態文明入憲對發展與法治關係的新探討
發展是第一要務,法治是根本保障。環境治理最終也還是為了發展,不能為了經濟發展而犧牲環境,但也不意味着環境保護和治理就要影響發展。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是可以調和的。綠色發展,正是在對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進行實質理念融合的基礎上所提出的新的發展模式。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推進發展,使立法規範與發展決策相銜接。法治不僅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佈局,要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各個方面的協調發展。
張震教授在採訪中表示,生態文明入憲是符合國家發展與法治發展的需要的。黨的十九大,提出生態文明建設是千年大計,而生態文明入憲必將使憲法及法治理念產生根本性變化,必將推進法律制度體系發生根本性變化。
對此次環球網公益頻道“826全國律師諮詢日公益普法”活動,張震教授給予了高度認可。作為一名法學教授,結合自身的育人經歷,張震向記者強調:“普法工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通過普法和法治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養,與時俱進,務實推行。要為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法治貢獻。”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