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拜登結束沙特之行後剛剛返回美國,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就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比起此前與拜登會談時的“劍拔弩張”,沙特王儲與普京的通話明顯“氣氛友好”。
據“今日俄羅斯”(RT)當地時間7月21日報道,普京當天在與沙特王儲的通話中,討論了國際石油市場情況等議題。克里姆林宮方面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兩位領導人讚揚了兩國之間高水平的“友好雙邊關係”,以及在“歐佩克+”(OPEC+)組織內的合作,並強調“擴大經貿關係”。
此前,拜登完成了其任內的首次中東之行,沙特是其中最後一站。在沙特訪問期間,拜登不僅在石油增產這一議題上沒有獲得什麼實質進展,還在同沙特王儲會談期間提及“卡舒吉遇害案”時,被對方“反戈一擊”,讓人看出了當前美沙關係存在的“裂痕”。
RT報道截圖
21日,克里姆林宮網站發佈一份聲明,介紹了普京與沙特王儲通話的有關內容和情況。據介紹,雙方高度評價了俄沙兩國的友好關係,並討論了雙邊合作的熱點問題,重點是“擴大互利的貿易和經濟關係”。早在今年5月,沙特方面就曾表示,俄烏衝突不會影響沙特與俄羅斯或烏克蘭的關係,因為沙特尋求維持與這兩國的廣泛貿易關係。
此外,這兩位領導人還研究談論了全球石油市場的發展情況,強調在“歐佩克+”內部進一步協調的重要性。兩人表示,很高興看到“歐佩克+”各成員國正“持續履行其義務”,以維護全球能源市場所必要的平衡和穩定。
克里姆林宮網站聲明截圖
“歐佩克+”組織,由包括沙特所在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和以俄羅斯為首的10個非歐佩克產油國組成,在8月3日將召開的會議上,該組織將討論今年9月的生產政策。此前,“歐佩克+”已決定在7、8月份增產64.8萬桶/天。
對於拜登政府而言,在今年11月關鍵的中期選舉之前,提高石油產量可能有助於降低油價,緩解美國的通貨膨脹。但在有關是否增產石油的問題上,沙特在拜登前來訪問前就已“潑冷水”。
7月12日,《華爾街日報》曾援引沙特官員的話稱,如今沙特與俄羅斯的關係已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密切,沙特既不打算中斷與俄羅斯的聯繫,也沒有開採更多原油幫助美國政府應對能源危機的計劃。
據塔斯社消息,對於拜登訪問沙特時請求其為全球市場提供充足的石油供應,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7月19日表示,全球市場並不缺石油,問題是缺乏煉油能力來滿足需求。
費薩爾在評論全球能源資源供應情況時還指出,沙特正致力於穩定能源市場,但“沒有‘歐佩克+’國家的集體合作,就不可能有充足且穩定的石油供應”,並強調“俄羅斯是‘歐佩克+’不可分割的部分”。
7月19日,普京訪問伊朗期間,參加了俄土伊“阿斯塔納進程”三國首腦會議,會上討論了敍利亞問題。據克里姆林宮網站消息,普京和沙特王儲在21日的通話中,也就敍利亞局勢交換了意見,兩人還同意保持兩國之間的各級接觸。
資料圖:沙特王儲與普京曾在2018年G20領導人峯會上相談甚歡 圖自美媒
值得注意的是,RT在報道俄沙兩國領導人通話消息時,還提到了美沙兩國關係。報道援引美媒《華爾街日報》的説法稱,華盛頓和利雅得之間的關係已跌至歷史低點,而拜登與沙特王儲之間存在的“個人恩怨”是導致兩國關係緊張的一個重要因素。
7月15日,訪問沙特的拜登,同沙特王儲舉行會談。會談後拜登表示,自己就“卡舒吉遇害案”已告訴沙特王儲,“我認為你要對此事件負責”。沙特外交國務大臣阿德爾·朱拜爾(Adel al-Jubeir)則反駁了拜登的説法,表示沒有聽到拜登對王儲説過這句話,兩位領導人當天只是簡單交流了一些人權問題,並未詳細談論卡舒吉遇害事件。
而另據路透社7月16日報道,一名沙特官員透露,針對拜登提及卡舒吉一案,沙特王儲會談中予以了反擊,稱該國已採取行動,防止卡舒吉遇害等錯誤事件重演;美國也在包括伊拉克等地犯下了諸如虐囚等許多錯誤,以色列軍隊今年還曾槍殺半島電視台知名女記者。
7月15日,拜登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會談。圖自澎湃影像
此外,拜登這次出訪中東地區之前以及過程中,多次提及中俄,聲稱“美國不會離開中東”,此行目的是為了防止中俄“填補中東真空”。
但《紐約時報》分析指出,拜登宣稱中國和俄羅斯試圖取代由美國主導的全球秩序,對抗中俄比繼續引發中東戰爭和宗派衝突更為重要。對於長期依賴美國安全保障的這些阿拉伯國家而言,美國將對抗中俄作為優先事項的這一轉變,反而又令他們感到了不安。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劉中民告訴觀察者網,拜登把中俄拉進來,一方面是出於大國競爭戰略的需要,另外一方面是因為中俄跟美國在中東的存在態勢形成反差,中俄的作用在增強,而美國的作用在衰退。
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主任孫德剛也認為,美國以大國競爭的視角來看待中東,體現出的是其實力的下降,表現出的一種焦慮和不自信。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