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江鎮一封控小區內,來自德國的居民Lothar Sysk,第一次穿上了防護服,化身為“大白”;浦東高橋鎮一家菜場裏,一名90後法律工作者宣磊在現場擺起諮詢攤,為隔離中的阿姨爺叔們提供免費法律幫助;新場鎮退役消防員沈鵬,在得知他居住的區域需要臨時採取封閉管控時,火速收拾行裝趕回居住地,穿上隔離服,加入抗疫志願者隊伍……
疫情當前,一個個不同行業、不同背景的人都選擇加入志願者隊伍,為築牢疫情防控防線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的故事……
外國友人化身“大白”
3月19日一早,在張江鎮某封控小區內,來自德國的居民Lothar Sysk,第一次穿上了防護服,化身為“大白”,在現場幫助維持核酸檢測秩序。Lothar Sysk是一家德國公司駐上海辦事處的首席代表,在張江工作和生活了十幾年時間。鑼塔組建了一個國際化家庭,太太喻玲來自武漢,夫婦兩人經常投身於公益志願服務。
2020年初,留在上海的Lothar Sysk是一名防疫志願者,為居民測量體温,發放出入證,為小區守好一道防線,以實際行動支持抗疫工作。此外,夫婦倆還自制了地道的德式肉丸,慰問一線抗疫人員。當年年末, 鑼塔家庭入圍了2020年度浦東新區“十大最美家庭”評選。
2年過去了,鑼塔成為了一名“大白”,這是他的全新志願服務體驗。“穿上防護服,才體會到醫護人員多麼不容易!”鑼塔説,他中間也曾想過上衞生間,但最終還是忍住了,不僅因為穿脱不便,還因為防護服是一次性的,不能浪費防疫物資。
Lothar Sysk還是張江鎮Ifor外籍人士志願服務隊的一員。服務隊成員來自不同國家,在河道治理、垃圾分類、文明創城、樓道改造、幫扶困境兒童等行動中,都留下了身影。2021年,Ifor被評為2019—2020年度浦東新區十佳志願服務集體。
律師小夥被“封”菜場 做起義務諮詢
近日,上海一名90後法律工作者宣磊在浦東高橋鎮一家菜場買菜時,和其他47人被就地隔離,進行48小時封閉管理。隔離期間,他利用自己的專業法律知識現場擺起諮詢攤,為隔離中的阿姨爺叔們提供免費法律幫助。
27歲的宣磊是上海萬眾律師事務所的一名律師助理,他已通過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即將成為一名實習律師。當天,宣磊來到位於母親家附近的一家綜合性菜市場。沒想到,宣磊剛到菜場五分鐘就接到通知,菜場將實行48小時封閉管理。
確定被隔離後,宣磊打了兩通電話。一是告知母親,然後就是打電話給董炤熠律師,宣磊是其助理。宣磊安頓好後,就在小菜場入口處的手機維修店邊上支了一個小攤。然後在電腦上面做了PPT封面,寫上“法律諮詢”四個大字。
剛擺好就引來一羣阿姨。她們表示好奇,宣磊告訴大家,自己是律師事務所的,大家有什麼想諮詢的法律方面的問題都可以提問,不收費。於是,叔叔阿姨們都向宣磊訴説起了自己的煩惱,宣磊耐心聽完每個人的訴求,儘可能為他們提供詳細的建議。
告別時,第一天向他諮詢的阿姨和爺叔離開前再次向他道謝,他覺得這一刻自己也想感謝很多人:貢獻了大概有10箱方便麪、水果被消滅掉一半的超市“老闆和老闆娘”;無償提供充電用具的手機維修店老闆;給老人送衣服和拖鞋的服裝店老闆,還有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宣磊説:“這兩天,我更明顯感覺到了大家的精神力量,那是很打動人的。我也想為更多人做些什麼,讓他們擁有更幸福的生活。”
退役消防員成為志願者
“身為一名退役軍人,遇到困難永遠衝鋒在前。”這是一名基層社工,同時也是一名退役軍人樸實而又真誠的內心語言。
沈鵬2008年入伍,成為一名消防員,2010年退伍。一個看似普通的工作日晚上,正在崗位上的他接到消息,因為疫情防控需要,他居住的區域需要臨時採取封閉管控。他火速收拾行裝趕回居住地,聯繫新場村工作人員,上報了自己的身份信息,提交了自己的核酸檢測等相關情況,立馬穿上隔離服變身“大白”,加入抗疫志願者隊伍,承擔起了志願者隊長的職責,同村委會工作人員一起有序平穩安排好各個志願者點位。
封控區域核酸檢測,前期通知、現場維護都耗時耗力。沈鵬一站就是五六個小時,天已經矇矇亮,但他絲毫沒有懈怠,他説:“作為退役軍人,這不算什麼。”
除了沈鵬以外,以李錦敏、姚潔、朱慧為代表的一批退役軍人也都參加了志願者隊伍,充實到了戰“疫”第一線,他們表示:作為一名黨員或者一名退役軍人,只是做到了應盡的義務,僅此而已。
為廣大志願者們的辛苦付出點贊!
曹之光 沈坤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