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貞良(右)向同事學習電腦知識。(受訪者供圖)
27年裏,紅廟嶺的一切都深深印刻在鄭貞良的記憶裏,“現在一切似乎都要重新開始,我也好像要再活一次”。
如今,不在垃圾填埋場上做機械操作手的鄭貞良依舊忙碌。作為紅廟嶺垃圾綜合處理中心監管服務一科科長,16日他剛剛巡查完5處邊坡安全情況,又忙不迭地趕往4個垃圾焚燒廠挨個檢查安全生產情況,一直忙活到晚上7點。
有時好幾天連軸轉,晚上他索性就在山上的宿舍睡覺。對比以前,他打趣説:“現在至少不會全身臭到毛孔裏。”
1995年,福州城區第一座垃圾綜合處理場在紅廟嶺上建成,鄭貞良從紅廟嶺村的農民變成了處理場裏的機械操作工人,每天凌晨三四點開始負責推運、填埋城區運來的生活垃圾。這一干就是25年。
紅廟嶺垃圾填埋場地處海拔400多米的山上,夏季烈日炎炎,車廂如蒸籠;冬季冷風刺骨,坐在車廂裏渾身僵硬。最讓人難受的是始終瀰漫在空氣中的惡臭。
有時寬厚的履帶被垃圾塞滿無法前行,需要人員下車用鐵耙清理,即使戴着厚厚的口罩,依然能聞到撲鼻而來的濃烈臭味。沒耙幾下,鄭貞良就被燻得噁心嘔吐,常常吐了再耙、耙了再吐,導致倒胃口吃不下飯。
鄭貞良自然動搖過,但是父親告訴他:“工作一定要認真做,這活確實累點臭點,但是總要有人去做。”較真的鄭貞良決定幹出個樣來。25年裏,眼見着工人走了又來、來了又走,換了很多,而他一直在狹小的機械剷車上默默耕耘,用“一人髒”換來了“萬家潔”。
在“3820”戰略工程指引下,福州積極開展垃圾分類工作。2017年起,紅廟嶺提升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陸續建成廚餘垃圾處理廠等垃圾分類處理項目。2020年底,福州在全國省會城市中率先實現生活垃圾“零填埋”,機械操作工種由此退出舞台。
對於53歲的鄭貞良而言,脱離做了20多年的“老本行”,有時心裏還是會有些空蕩蕩的,但是他看得坦然:“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我的‘離開’實屬正常。”如今,紅廟嶺上不見如山的垃圾堆,在覆土覆綠工作開展之下,再次呈現綠意滿山頭的景象。
在一線工作了幾十年的鄭貞良閒不住,從監管覆土覆綠、採購飛灰填埋庫區機械用油,到開展各類廠區檢查、擔任生態環保志願者,他一直在路上,“新崗位和以往的工作性質不同,很多東西需要從頭學習,我的心理壓力不小”。
最近,工作之餘,鄭貞良忙着向年輕同事學習電腦知識。“這麼多年習慣了手寫,但是現在要適應新崗位,電腦技術必須掌握。”較真的鄭貞良又決定把曾經落下的“功課”補上,繼續守護這座城市的美麗。(記者 沐方婷)
(福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