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前一任總理執政期間,中德之間的關係一直十分密切,在各個領域,特別是經濟方面交往頗多,中國在連續五年時間裏,都是德國在全球國家中最大的貿易伙伴;
不過自從朔爾茨成為新一任總理之後,中德雙方的關係就出現變化信號,由他執政的德國在今後與中國的關係會走到什麼樣的境地呢,從現階段德國推行的政策就可以做出初步的推斷。
朔爾茨上任後政策大變?中德關係走向如何
其實在默克爾上任期間,因為其推行開明務實的外交政策,所以中德兩國的各方面關係都在穩步發展,特別是兩國之間的貿易交往尤為頻繁,據相關數據統計,在2021年前11個月的交易額就已經超過了前一年整年的交易額,突破了兩千兩百億歐元。
而朔爾茨還未上任時,就一直髮出對中國強硬的態度,在競選拉票時還試圖通過表示自己出自己的強硬措施來拉攏民心,這讓人對兩國未來的貿易走向擔心不已。
不過他上任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宣佈,德國將會成立一個足以連接起歐洲與中國貨運交易的公司,一旦成立也就意味着中國與德國乃至歐洲各國的貿易交往都會更加便利,貨物在運輸時也能更加快捷。而此舉也側面標明德國新一屆的政府對中國的基本政策中心不會變,還是將中德兩國的貿易交往放在了第一位。
稱中國為競爭對手,德國此舉意在何為?
但這一舉動並不能代表朔爾茨的全部想法,之後不久他便又宣佈了多條重要決定,其一是關於德方對華外交政策,稱在未來德國將會把中國視為是合作伙伴、競爭對手、系統性競爭對手,這意味着中德兩國之間可能出現一些競爭與對立,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兩國關係。同時朔爾茨的訪問亞太國家計劃是率先訪問了日本和印度,而沒有把中國放在首位,這也表明對德國現政府來説,中德的外交關係並不是那麼重要了。
其二則是德國政府出台的一份文件,文件中提到了所謂中國人權問題的事項,還聲稱之後與中國的交往合作需要小心謹慎。這兩點即説明未來德國的態度肯定不會像前政府那樣開明,雖然德國在歐洲可以算是發展得較為快速的一個國家,但若是沒有中國與其的持續建立的貿易交往,那可能他在歐洲的地位也會受到影響。
部分信息參考來源:七號觀察室